电连接器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321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护套,被数个阶梯形隔板1分隔成数个矩形孔2,阶梯形隔板1台阶处且位于矩形孔2内侧面有阻挡凸缘5,阻挡凸缘5上方有铰链盖7,铰链盖7两侧壁上有孔9,所述电连接器护套外壁有与孔9相配合的凸台11,铰链盖7上有与阶梯形隔板1相配合的分隔板8,分隔板8靠近铰链处有端面6;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二次定位功能,可延长电连接器的使用寿命。(*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器护套本技术涉及导电元件之间的电连接装置。电连接器护套有各种各样,但均不具备二次定位功能。无二次定位功能的电连接器,一旦一次定位功能失效,装入其护套内的金属接触件就容易滑出而失去电连接作用。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具有二次定位功能的电连接器护套。本技术的内容是,一种电连接器护套,被数个阶梯形隔板1分隔成数个矩形孔2,矩形孔2的上口端为开口,下口端两侧有挡块3、4,阶梯形隔板1台阶处且位于矩形孔2内侧面有阻凸缘5,其特征在于:阻挡凸缘5上方有铰链盖7,铰链盖7两侧壁上有孔9,所述电连接器护套外壁有与孔9相配合的凸台11,铰链盖7上有与阶梯形隔板1相配合的分隔板8,分隔板8靠近铰链处有端面6。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本技术采用了铰链盖7,且铰链盖7上有数个分隔板8,当铰链盖7合到位时,分隔板8靠近铰链处的端面6,处在的阻挡凸缘5的位置,压住金属接触件10的端面12,达到二次定位的目的。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描述:图1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图1的B-B剖视图;图4是图1的C向视图;图5是金属接触件装入本技术后的示意图;图6是金属接触件的示意图;如图所示,一种电连接器护套,被数个阶梯形隔板1分隔成数个矩形孔2,矩形孔2的上口端为开口,下口端两侧有挡块3、挡块4,阶梯形隔板1台阶处且位于矩形孔2内侧面有阻挡凸缘5,金属接触件10从矩形孔2的上口端处装入,金属接触件10的面13在阻挡凸缘5作用下弹性变形,当金属接触件10装到位后,金属接触件10弹性恢复,将金属接触件10限制在挡块3、挡块4、阻挡凸缘5确定的范围内,实现了金属接触件10在电连接器护套中的一次定位。阻挡凸缘5上方有铰链盖7,铰链盖7两侧壁上有孔9,所述电连接器护套外壁有与孔9相配合的凸台11,铰链盖7上有与阶梯形隔板1相配合的分隔板8,分隔板-->8靠近铰链处有端面6。合上铰链盖7,铰链盖7两侧壁上的孔9扣住电连接器护套外壁上对应的凸台11,分隔板8靠近铰链处的端面6处在阻挡凸缘5的位置,端面6压住金属接触件10上端面12,即可实现二次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连接器护套,被数个阶梯形隔板(1)分隔成数个矩形孔(2),矩形孔(2)的上口端为开口,下口端两侧有挡块(3、4),阶梯形隔板(1)台阶处且位于矩形孔(2)内侧面有阻挡凸缘(5),其特征在于:阻挡凸缘(5)上方有铰链盖(7),铰链盖(7)两侧壁上有孔(9),所述电连接器护套外壁有与孔(9)相配合的凸台(11),铰链盖(7)上有与阶梯形隔板(1)相配合的分隔板(8),分隔板(8)靠近铰链处有端面(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器护套,被数个阶梯形隔板(1)分隔成数个矩形孔(2),矩形孔(2)的上口端为开口,下口端两侧有挡块(3、4),阶梯形隔板(1)台阶处且位于矩形孔(2)内侧面有阻挡凸缘(5),其特征在于:阻挡凸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自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华丰企业集团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51[中国|四川]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