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聚丙烯酸酯基球及其胺盐改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724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2:0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聚丙烯酸酯基球的胺盐改性方法,包括对活化处理后的聚丙烯酸酯基球进行键合反应,以及多次清洗和溶液洗涤处理步骤,最终得到聚丙烯酸酯乳液,该胺盐改性方法在水相系中进行反应、其反应温度温和、压力接近常压从而容易实现反应条件控制,得到的乳液粒径为15μm~90μm,孔径为该聚丙烯酸酯乳液具有更好的亲水性,最大程度地避免了与生物类样品的非特异性吸附,相比于其他疏水填料孔径更大,更适用于有较大分子量的生物类样品分离和纯化;同时该胺盐改性方法流程简单、使用的原料容易得到从而生产成本较低。低。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聚丙烯酸酯基球及其胺盐改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载体用聚丙烯酸酯基球材料的胺盐改性
,特别涉及一种聚丙烯酸酯基球,以及该聚丙烯酸酯基球的胺盐改性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在液相色谱填料材料广泛应用在药物开发、物质分析分离等
,其中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是一种最常用的分析分离手段,主要应用于化学化工、食品卫生、药物检测、环保监测等诸多领域。而液相色谱填料(即液相色谱层析介质)则是高效液相色谱技术赖以建立和发展的关键性基础。而液相色谱层析介质中,聚酯类、聚氨基酸类、聚丙烯酸酯等是较为常用的液相色谱层析介质材料,此类液相色谱层析介质材料具有两亲性的特点,由于液相色谱层析介质材料分子中同时具有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疏水基团构建成液相色谱层析介质的母体决定其机械强度、耐压性和化学耐受性;亲水基团有不同的化学官能团可选择,由其决定液相色谱的分离模式和上样量。随着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和药物液相色谱层析介质技术的发展,需要对微球的粒径大小和孔径结构进行精确地控制,且粒径大小要求控制在均匀的范围内,同时孔表面需要有一定的疏水性和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聚丙烯酸酯基球的胺盐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胺盐改性剂混合,将预先准备好的胺盐输送进入装有一定量纯水的搅拌器中混合形成胺盐溶液,所述搅拌器的搅拌速度为250rpm~350rpm,时间为60min~120min;S2键合反应,将活化处理后的聚丙烯酸酯基球分散在步骤S1所述胺盐溶液中进行键合反应,反应温度为60℃~70℃,反应压力为0.1MPa~0.2MPa,反应时间为14h~18h;使聚丙烯酸酯基球进行表面修饰形成功能基团乳液,得到聚丙烯酸酯乳液粗品;S3第一次离心清洗,将步骤S2得到的所述聚丙烯酸酯乳液粗品放入离心机并加入纯水进行第一次离心分离清洗,所述离心机的转速度为500rpm~800rpm,时间为50min~60min;S4洗涤,将所述聚丙烯酸酯乳液粗品加入乙醇溶液进行洗涤,时间为60min~120min,循环次数为6~8次,乙醇溶液的浓度为5%~6%;S5第二次离心清洗,将洗涤后的所述聚丙烯酸酯乳液粗品再次放入离心机并加入纯水进行第二次离心分离清洗,所述离心机的转速度为500rpm~800rpm,时间为50min~60min;S6浸泡处理,将清洗后的所述聚丙烯酸酯乳液运用乙醇水溶液进行浸泡定型,得到胺盐改性聚丙烯酸酯乳液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酸酯基球的胺盐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所述胺盐自三甲基胺、三乙胺、二乙醇胺、二甲胺一种或混合。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聚丙烯酸酯基球的胺盐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胺盐浓度为45%~5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聚丙烯酸酯基球的胺盐改性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所述聚丙烯酸酯基球选自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基球、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基球、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

聚二甲基丙烯酸乙二醇酯共聚基球、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德君徐新东董成贺陈峰王群行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赛分科技扬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