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703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涉及混凝土技术领域;设置有罐体、T形搅拌杆、清洁装置、干燥装置和输料装置等。可对待搅拌的混凝土进行充分搅拌;还可在混凝土搅拌结束后,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洁,使罐体内部保持洁净,避免罐体内部因聚集过多的结块混凝土而使罐体的使用面积降低;还可对清洁后的搅拌装置内部进行干燥,避免罐体内部因长时间残留水分导致金属部件生锈而降低使用寿命,影响搅拌装置的工作效率。影响搅拌装置的工作效率。影响搅拌装置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凝土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简称为砼,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0003]申请号为CN202021182742.8的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环保型混凝土搅拌站,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端焊接有支撑脚,且罐体的顶端贯穿伸出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伸出罐体的顶端嵌入联轴器的输出端,且联轴器的输入端嵌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入端电性连接外部电源,所述传动轴嵌入罐体的轴身外侧焊接有T形搅拌杆,在进料管的上方焊接金属架,外界的输料管从金属架和海绵套的顶端中孔向下嵌入进料管内,然后金属架与海绵套之间的销孔嵌入卡销进行固定,输料管送料前将海绵套浇透清水,当进料管内的灰尘向上扬起时会被滴水的海绵套拦截,不易向上飞起,在海绵套损坏后可以拔出卡销和输料管,进行海绵套的拆卸更换。
[0004]上述装置对于混凝土的搅拌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搅拌结束后,因未设置清洁装置,会使得上述装置内的金属部件在长期潮湿的作用下生锈,影响其使用性能;同时,残留的混凝土会在罐体内壁结块,再次使用时,部分结块的混凝土会在搅拌作用想下混入新的混凝土中,但是因结块的混凝土质硬,其混入新的混凝土中后,会影响其在建筑方面的使用效率;另外,随着搅拌次数增多,罐体内壁集聚的结块饲料会原来越厚,直接导致罐体内部的使用面积越来越低,进而导致混凝土在搅拌时需分多次搅拌,且使搅拌时间延长,搅拌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其在混凝土搅拌结束后,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洁,使罐体内部保持洁净,避免罐体内部的金属部件因生锈而降低其使用寿命;还可避免罐体内部因聚集过多的结块混凝土而使罐体的使用面积降低。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7]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包括罐体,所述罐体的底端焊接有支撑脚,所述罐体的内部同轴竖直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的顶端贯穿所述罐体顶端并与设置在所述罐体顶端的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位于罐体的轴身外侧焊接有T形搅拌杆,所述T形搅拌杆的杆壁处焊接有斧形搅拌桨,所述传动轴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螺旋输送桨;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所述进料管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盖,所述罐体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所述出料管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盖;所述罐体的顶部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
装置包括第一支管、环形主管、第一喷头、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和水箱,所述环形主管环设在所述罐体的顶端,所述环形主管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进料管外侧,所述环形主管底端连通有若干第一支管,若干所述第一支管远离所述环形主管的一端贯穿所述罐体顶部,并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罐体内顶部的第一喷头连通;所述环形主管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二水管连通;还包括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环形风箱,所述环形风箱设置在所述罐体顶端,所述环形风箱同轴设置在所述环形主管的外侧,所述环形风箱呈底端开口的空心立方体设置,所述环形风箱的底端竖直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罐体顶端的风孔,所述环形风箱通过风管与设置在所述罐体外壁的风机连通。
[0008]进一步的,所述环形主管还连通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远离所述环形主管的一端贯穿所述进料盖的顶端并与设置在所述进料盖内顶部的第二喷头连通。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管为伸缩软管,所述第二支管设置有阀门。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内部设置有输料装置,所述输料装置包括中心轴,所述中心轴同轴竖直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内部,所述中心轴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啮合有第二锥齿轮,所述第二锥齿轮固定连接有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远离所述第二锥齿轮一端贯穿所述进料管侧壁,并与设置在所述进料管外壁的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中心轴外部同轴设置有螺旋叶片,所述中心轴上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远离所述中心轴一端与所述进料管内部固定连接;所述固定杆设置在所述螺旋叶片和所述第一锥齿轮支架。
[0011]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桨的半径从上到下依次降低。
[0012]进一步的,所述螺旋输送桨与所述出料盖呈间隙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的顶端呈锥形设置。
[0014]进一步的,风管内部设置有电阻丝。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6]1.设置有包括第一支管、环形主管、第一喷头、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和水箱的清洁装置。可在混凝土搅拌工作结束后,通过清洁装置对罐体内部进行清洁,使罐体内部保持洁净,避免罐体内部的金属部件因生锈而降低其使用寿命;还可避免罐体内部因聚集过多的结块混凝土而使罐体的使用面积降低。
[0017]2.设置有第二支管和第二喷头。可在搅拌工作结束后,及时将进料管中残留的混凝土冲洗掉,确保搅拌装置内部无混凝土残留,提高搅拌装置的使用性能以及工作效率。
[0018]3.设置有包括环形风箱、风孔、风管和风机的干燥装置。待搅拌装置清洁后,可通过干燥装置对搅拌装置内部进行干燥,加速搅拌装置内部水的蒸发,防止搅拌装置内部的金属部件因清洁后不及时干燥而吸潮腐蚀,进而影响金属部件的使用寿命,进而影响搅拌装置的使用性能以及工作效率。
[0019]4.进料管中设置有中心轴、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连接轴、螺旋叶片和第一电机等的输料装置。通过输送装置对待搅拌的混凝土进行输料,可使待搅拌的混凝土顺利沿着进料管进入罐体内部,防止其堵塞在进料管导致进料失败,进而影响搅拌效率。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正视方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俯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中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100

罐体、110

支撑脚、120

传动轴、130

第一电机、140

T形搅拌杆、150

螺旋输送桨、210

进料管、220

进料盖、230

出料管、240

出料盖、310

第一支管、320

环形主管、330

第一喷头、340

第二支管、341

阀门、350

第二喷头、410

环形风箱、420

风孔、430

风管、44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环保的建筑混凝土搅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罐体(100),所述罐体(100)的底端焊接有支撑脚(110),所述罐体(100)的内部同轴竖直设置有传动轴(120),所述传动轴(120)的顶端贯穿所述罐体(100)顶端并与设置在所述罐体(100)顶端的第一电机(130)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120)位于罐体(100)的轴身外侧焊接有T形搅拌杆(140),所述T形搅拌杆(140)的杆壁处焊接有斧形搅拌桨,所述传动轴(120)的底部一体成型有螺旋输送桨(150);所述罐体(10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管(210),所述进料管(210)的顶部设置有进料盖(220),所述罐体(100)的底部设置有出料管(230),所述出料管(230)的底端设置有出料盖(240);所述罐体(100)的顶部设置有清洁装置,所述清洁装置包括第一支管(310)、环形主管(320)、第一喷头(330)、第一水管、水泵、第二水管和水箱,所述环形主管(320)环设在所述罐体(100)的顶端,所述环形主管(320)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机(130)和所述进料管(210)外侧,所述环形主管(320)底端连通有若干第一支管(310),若干所述第一支管(310)远离所述环形主管(320)的一端贯穿所述罐体(100)顶部,并分别与设置在所述罐体(100)内顶部的第一喷头(330)连通;所述环形主管(320)通过第一水管连通有所述水泵,所述水泵与所述水箱通过第二水管连通;还包括干燥装置,所述干燥装置包括环形风箱(410),所述环形风箱(410)设置在所述罐体(100)顶端,所述环形风箱(410)同轴设置在所述环形主管(320)的外侧,所述环形风箱(410)呈底端开口的空心立方体设置,所述环形风箱(410)的底端竖直设置有若干贯穿所述罐体(100)顶端的风孔(420),所述环形风箱(410)通过风管(430)与设置在所述罐体(100)外壁的风机(440)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健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智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