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及带端子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70211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9
一种端子(12),与电线(11)在延伸方向上的前方端部连接,具备:端子主体(15),具有夹持电线(11)的夹持部;和滑动部(16),能沿着电线(11)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端子主体(15)滑动,滑动部(16)具有将所述夹持部朝向电线(11)加压的加压部,端子主体(15)由折弯状态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夹持部具有朝向电线(11)突出并与电线(11)接触的保持突部,所述保持突部通过将所述夹持部的顶端部折回,并在所述夹持部的重叠部(18B 1)重叠所述顶端部而形成,重叠部(18B 1)的第1对置面(60)和所述顶端部的第2对置面(61)对置地重叠,设置于第1对置面(60)的第1嵌合部(62)和设置于第2对置面(61)的第2嵌合部(63)凹凸嵌合。(63)凹凸嵌合。(63)凹凸嵌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0001]本公开涉及端子及带端子电线。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在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连接有端子的带端子电线。作为这样的端子,例如有具备与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从外侧压接的压接部的端子。
[0003]为了将上述的端子压接于电线,例如进行如下。首先,通过对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将预定形状的端子成形。接着,在能向上下方向相对移动的一对模具中位于下侧的下模的载置部载置端子。接着,将从电线的末端露出的芯线重叠地载置于端子的压接部。然后,使一对模具的一方或者双方向相互接近的方向移动,通过在上模的压接部与下模的载置部之间夹持压接部,从而将压接部压接于电线的芯线。通过以上,在电线的末端连接端子(参照专利文献1)。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5

5073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5]但是,根据上述的技术,需要用于将端子的压接部压接于电线的芯线的模具、治具等规模比较大的设备,所以需要设备投资,有制造成本上升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考虑到以下端子。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具备能沿着电线的延伸方向变形的夹持部;和滑动部,能沿着电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端子主体移动。滑动部具有加压部,该加压部在电线配置于夹持部的状态下将夹持部按压到所述电线。
[0006]在这样的端子中的端子主体的夹持部,作为假想的技术,考虑到设置通过从夹持部的侧缘突出的部分折叠到夹持部而形成的保持突部。保持突部从夹持部朝向电线突出。电线被保持突部按压而保持于夹持部。
[0007]例如,通过电线被拉拽,从而保持突部与电线滑动,当保持突部在电线的延伸方向的后方受到力时,有可能折叠的保持突部卷翘,在该情况下,有可能端子和电线的电连接可靠性降低。
[0008]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是基于如上述的情况而完成的,以提供将端子和电线的连接可靠性提高的端子为目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0009]本公开是与电线在延伸方向上的前方端部连接的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和滑动部,能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滑动,所述滑动部具有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加压的加压部,所述端子主体由折弯状态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夹持部具有朝向所述电线突出并与所述电线接触的保持突部,所述保持突部
通过将所述夹持部的顶端部折回,并在所述夹持部的重叠部重叠所述顶端部而形成,所述重叠部的第1对置面和所述顶端部的第2对置面对置地重叠,设置于所述第1对置面的第1嵌合部和设置于所述第2对置面的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专利技术效果
[0010]根据本公开,能够提高端子和电线的连接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带端子电线的侧视图。图2是示出带端子电线的侧视剖视图。图3是示出端子主体的立体图。图4是示出端子主体的立体图。图5是示出将相对于端子主体配置于临时卡止位置的滑动部用治具向前方推压的工序的侧视图。图6是说明端子主体中的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前的状态的图。图7是说明端子主体中的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后的状态的图。图8是说明实施方式2的端子主体中的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前的状态的图。图9是说明端子主体中的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后的状态的图。图10是说明实施方式3的端子主体中的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前的状态的图。图11是说明端子主体中的第1嵌合部和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后的状态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
[0013](1)本公开是与电线在延伸方向上的前方端部连接的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和滑动部,能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滑动,所述滑动部具有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加压的加压部,所述端子主体由折弯状态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夹持部具有朝向所述电线突出并与所述电线接触的保持突部,所述保持突部通过将所述夹持部的顶端部折回,并在所述夹持部的重叠部重叠所述顶端部而形成,所述重叠部的第1对置面和所述顶端部的第2对置面对置地重叠,设置于所述第1对置面的第1嵌合部和设置于所述第2对置面的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
[0014]通过设为上述结构,保持突部例如在电线被拉拽时,保持突部与电线滑动,即使将要向电线的延伸方向移位,但通过保持突部的第2嵌合部和夹持部的第1嵌合部凹凸嵌合,也能够抑制折叠地形成的保持突部卷翘。由此,能够提高端子和电线的连接可靠性。
[0015](2)优选的是,所述夹持部的所述顶端部在与所述第2对置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与所述电线接触的接触面,在所述接触面形成有凹部,在所述顶端部中与所述凹部对应的部分形成有从所述第2对置面突出的所述第2嵌合部。
[0016]通过在接触面形成凹部,从而凹部实现锯齿的功能。即,压力集中于凹部的开口缘
和电线的芯线的接触部分,能够容易破坏在芯线的表面形成的氧化覆膜。由此,电线和保持突部的电连接可靠性提高。在形成该凹部时,有时形成从第2对置面突出的结构。通过将该突出结构作为第2嵌合部,能够有效地形成第2嵌合部。由此,能够有助于端子的成本减少。
[0017](3)优选的是,所述夹持部的所述顶端部在与所述第2对置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与所述电线接触的接触面,在所述顶端部设置有将所述接触面和所述第2对置面贯穿的贯穿孔,所述贯穿孔中的所述第2对置面侧的开口形成为所述第2嵌合部,所述第1嵌合部形成在与所述第2嵌合部对应的位置从所述第1对置面朝向所述第2嵌合部突出的形状。
[0018]贯穿孔的接触面侧的开口实现锯齿的功能,能够提高电线和保持突部的电连接可靠性。另外,通过将贯穿孔中的第2对置面侧的开口作为第2嵌合部,能够有效地形成第2嵌合部。由此,能够有助于端子的成本减少。
[0019](4)优选的是,所述第1嵌合部及所述第2嵌合部在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
[0020]通过将第1嵌合部及第2嵌合部在电线的延伸方向设置多个,能够使第2嵌合部向第1嵌合部的卡止更牢固。
[0021](5)本公开的带端子电线具备上述(1)至(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端子和与所述端子连接的电线。
[0022][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详情]以下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这些例示,而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意欲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0023]<实施方式1>一边参照图1至图7一边说明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实施方式1的带端子电线10具备电线11和与电线11连接的端子12。在以下说明中,将箭头线Z所示的方向作为上下方向中的上方,将箭头线Y所示的方向作为前后方向中的前方,将箭头线X所示的方向作为左右方向中的左方进行说明。另外,关于多个相同构件,有时仅对一部分构件标注附图标记,省略其他构件的附图标记。
[0024][电线11]如图1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端子,与电线在延伸方向上的前方端部连接,所述端子具备:端子主体,具有夹持所述电线的夹持部;和滑动部,能沿着所述电线的延伸方向相对于所述端子主体滑动,所述滑动部具有将所述夹持部朝向所述电线加压的加压部,所述端子主体由折弯状态的金属板材形成,所述夹持部具有朝向所述电线突出并与所述电线接触的保持突部,所述保持突部通过将所述夹持部的顶端部折回并在所述夹持部的重叠部重叠所述顶端部而形成,所述重叠部的第1对置面和所述顶端部的第2对置面对置地重叠,设置于所述第1对置面的第1嵌合部和设置于所述第2对置面的第2嵌合部凹凸嵌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其中,所述夹持部的所述顶端部在与所述第2对置面相反的一侧的面具有与所述电线接触的接触面,在所述接触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竹内竣哉田端正明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