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90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钢以质量%计含有C:0.100~0.700%、Si:0.05~1.00%、Mn:20.0~40.0%、P:≤0.030%、S:≤0.0050%、Al:0.01~5.00%、Cr:0.5~7.0%、N:0.0050~0.0500%、O:≤0.0050%、Ti:≤0.005%和Nb:≤0.005%以及选自Ca:0.0005~0.0100%、Mg:0.0005~0.0100%和REM:0.0010~0.0200%中的1种以上,具有以奥氏体作为基底相、平均晶体粒径为50μm以下且硫化物系夹杂物的清洁度小于1.0%的微观组织,屈服强度为400MPa以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钢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适合供于例如以储存液氢的罐为代表的在液氦、液化气等极低温的环境下使用的结构用钢的钢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液氢、液氦、液化气储罐用结构物中使用热轧钢板的情况下,钢板为高强度,并且使用环境为极低温,因此也要求极低温下的韧性优异。例如液氦的储罐使用热轧钢板的情况下,需要在作为氦沸点的

269℃以下的温度下确保优异的韧性。如果钢材的极低温韧性劣化,则可能无法维持作为极低温储罐用结构物的安全性,因此强烈要求提高供于该用途的钢材的极低温韧性。
[0003]对于该需求,以往使用在极低温下不显示脆性的奥氏体作为钢板的组织的奥氏体系不锈钢。然而,由于合金成本、制造成本高,因此迫切期望便宜且极低温韧性优异的钢材。
[0004]因此,作为代替以往的低温用钢的新的钢材,例如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将大量添加了作为奥氏体稳定化元素的Ni的高Ni钢用作

253℃环境的结构用钢的方案。该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通过控制原奥氏体的粒径和形态等来确保极低温韧性的技术。...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钢,具有如下的成分组成,以质量%计含有C:0.100%~0.700%、Si:0.05%~1.00%、Mn:20.0%~40.0%、P:0.030%以下、S:0.0050%以下、Al:0.01%~5.00%、Cr:0.5%~7.0%、N:0.0050%~0.0500%、O:0.0050%以下、Ti:0.005%以下以及Nb:0.005%以下,以质量%计进一步含有选自Ca:0.0005%~0.0100%、Mg:0.0005%~0.0100%和REM:0.0010%~0.0200%中的1种以上,剩余部分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具有以奥氏体为基底相的微观组织,该微观组织中平均晶体粒径为50μm以下且硫化物系夹杂物的清洁度小于1.0%,屈服强度为400MPa以上,

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泉大地中岛孝一植田圭治
申请(专利权)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