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722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包括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之间连接联动机构,所述铰链设置单独的端盖,并且所述端盖的边沿分别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端盖的边沿还被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设置与作为限位的边沿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轴向上减少转动角度限位结构以及轴的转动支撑所占用的长度,减小铰链的轴向尺寸,从而减小对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约束,有利于便携电子终端的窄边框设计,可以应用于双屏移动终端、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等便携电子终端。端。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


[0001]本技术涉及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所述便携电子终端可以是手机、笔记本电脑等。

技术介绍

[0002]便携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翻盖手机(如柔性屏翻盖手机)等,由核心组件

铰链来提供两侧结构的连接,出于美观考虑,一般要求铰链占用的宽度越窄越好。对于两侧结构,铰链会设置转动支撑结构以及相应的限位,但分别会占据轴向的一段空间,约束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能够对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约束更小,有利于便携电子终端的窄边框设计。为此,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包括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之间连接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设置单独的端盖,并且所述端盖的边沿分别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端盖的边沿还被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设置与作为限位的边沿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
[0005]在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采用以下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或对这些进一步的技术方案组合使用:
[0006]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外侧,并与端盖一起作为外观结构。
[0007]所述联动机构为同步反向传动机构。
[0008]所述同步反向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的内侧设置转轴,所述转轴设置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所述转轴在齿轮和转动臂之间设置所述限位配合结构。
[0009]所述端盖的侧边设置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作为与转轴配合的所述一侧转动支撑结构。
[0010]所述端盖下部两端边沿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
[0011]所述同步反向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处于两端的齿轮和中间齿轮,中间齿轮的轴与所述端盖连接,所述两端齿轮分别设置在左侧转动臂转轴和右侧转动臂转轴上,所述铰链设置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
[0012]所述支架设置为支架环,所述支架环为分体于便携电子终端中部外壳的部件,端盖连接在所述支架环的轴向外侧;支架环上的所述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和端盖上的所述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构成在轴向处于不同位置但对转轴形成两侧转动支撑的组合转动支撑结
构。
[0013]所述转轴上设置转动块,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圆弧面而与支架环上的所述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配合,齿轮传动机构中位于两端的齿轮分别设置在左侧转动臂转轴上的转动块的另一侧和右侧转动臂转轴上的转动块的另一侧。
[0014]所述铰链设置有阻尼机构,所述支架环同时固定所述阻尼机构的阻尼板,所述阻尼板设置一侧开口的包夹孔。
[0015]由于采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本技术能够在轴向上减少转动角度限位结构以及轴的转动支撑所占用的长度,减小铰链的轴向尺寸,从而减小对便携电子终端的边框宽度约束,有利于便携电子终端的窄边框设计,可以应用于双屏移动终端、内折柔性屏移动终端等便携电子终端。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爆炸图之一。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从另一个角度观察的结构爆炸图。
[0019]图4、5分别为本技术实施例在对应便携电子终端展平和折拢时的限位配合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参照附图。本技术提供的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包括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便携电子终端的左侧机壳和右侧机壳分别与所述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连接,而能够进行相应的展平打开和折拢操作。
[0021]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之间连接联动机构,而能够得到需要的转动控制,该转动控制可以是同步反向转动或不同步反向转动。本实施例中,所述联动机构为同步反向传动机构,并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所述齿轮传动机构包括四个依次啮合的齿轮,自左至右依次为齿轮41、42、43、44。
[0022]所述铰链设置单独的端盖3,其为分体于便携电子终端中部外壳的部件,为呈片状的部件,并且所述端盖3的边沿分别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端盖3的边沿还被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所述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设置与作为限位的边沿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
[0023]所述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的相互邻近的一端的内侧分别设置转轴10、20,所述转轴10、20同时也作为齿轮轴,设置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41、44,所述转轴10、20在齿轮和转动臂之间设置限位配合结构,该限位配合结构可以是设置在转轴上的凸块11、21,所述端盖下部两端边沿31、32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在本实施例中该极限位对应便携电子终端打开到展平状态。
[0024]所述端盖3的两侧边设置圆弧凹槽33,两侧的所述圆弧凹槽33分别作为转轴10、20的所述一侧转动支撑结构。
[0025]此外,端盖3还被配置安装联动机构的功能,齿轮42、43的轴420、430插入安装于所述端盖3上的孔34、35。
[0026]所述铰链设置支架,所述支架的两侧内壁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的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支架优选设置为支架环5,所述支架环5为分体于便携电子终端中部外壳的部件,端盖3连接在所述支架环5的轴向外侧,所述支架环5和端盖3通过焊接等方式连接。
[0027]支架环5上的所述另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比如半圆弧面50)和端盖上的转动支撑结构(圆弧凹槽33)构成在轴向处于不同位置但对转轴10或20形成两侧转动支撑的组合转动支撑结构。
[0028]所述转轴10、20上设置转动块4,所述转动块的一侧设置圆弧面40而与支架环上的转动支撑结构(半圆弧面50)配合,齿轮传动机构中位于两端的齿轮41、44分别设置在左侧转动臂转轴10上的转动块4的另一侧和右侧转动臂转轴20上的转动块4的另一侧。
[0029]此外,所述支架也可采用是中部壳体整体部件的一部分的实施方式。
[0030]采用上述支架环5的实施方式,是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用支架环5配合端盖3,和左侧转动臂1和右侧转动臂2一起,构成一个封闭结构,组成铰链基本形态,并可在此基础上配合组装同步齿轮和下述的阻尼结构。
[0031]采用上述支架环5的实施方式,可以有助于铰链阻尼机构的减薄设置,所述支架环5的上部和下部上可设置轴向向内伸出的连接臂51,利用连接臂51固定(比如夹住、焊接、胶黏)所述阻尼机构中设置包夹孔60的部件,该部件能采用阻尼板6的形式,从而大大减小铰链的轴向尺寸。包夹孔60为一侧开口的孔,附图标号7为固定并包在转轴10、20外的与包夹孔60的孔壁配合的摩擦轴套。
[0032]所述阻尼板6上还设置中间齿轮的轴4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包括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之间连接联动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铰链设置单独的端盖,并且所述端盖的边沿分别设置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一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端盖的边沿还被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限位,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设置与作为限位的边沿配合的限位配合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端盖的外侧,并与端盖一起作为外观结构。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机构为同步反向传动机构。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同步反向传动机构采用齿轮传动机构,所述左侧转动臂和右侧转动臂的相互邻近的一端的内侧设置转轴,所述转轴设置齿轮传动机构中的齿轮,所述转轴在齿轮和转动臂之间设置所述限位配合结构。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的侧边设置圆弧凹槽,所述圆弧凹槽作为与转轴配合的所述一侧转动支撑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电子终端的铰链,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下部两端边沿作为铰链打开到极限位时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立峰
申请(专利权)人:安费诺飞凤安吉通信部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