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鸿祺专利>正文

接线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638 阅读:14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盒,它包括有一下座、一上盖及设置其中的导片,该下座身部两侧设有主线口,形成电源线的通路,而在该下座内部及电源线通路下方设有数个导片座,另外在该下座底侧设有两引线口,并与内部相通;藉此,当导片夹于引线的线端而置于下座的导片座内后,将电源线置于其中,而在上盖与下座相盖合时,导片即能刺破电源线的绝缘层而与内部金属线相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组装方便,使用安全、可靠而具有实用性。(*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接线盒本技术属于电线接转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利用铜片刺破电线的方式,使电源线的电源能顺利传递至另一组引线的装置。以圣诞灯泡的灯饰品而言,目前市场上有一种垂帘灯串组,其主要是从插座处接出至少三条以上的电源线,其中一条为地线,其他则为火线,再将以每一第火线为主线,以串联方式连接着许多小灯泡,而使整个的灯串组形成如窗帘般的造型,以增加使用上的美感。然而这类灯饰品在制造上有一些缺点,如图1所示的灯饰,在电源线的引线连接处K(此引线是指由电源线的火线延伸出,用以串联灯泡组L的线段),是以人工打结方式固定,但由于一般为增加美观,线丛本身会再卷成麻花状,此引线连接处K即会造成加工时的困扰,因此另有人将该处设计成接头式,但使用上容易脱落,也不符合实际要求。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由下座、上盖和导片所组成的接线盒,它转接不仅牢固,而且安全,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包括:一下座,为一盒体,它在一侧设有数引线口,另在下座身部两侧设有主线口,形成电源线的通路,而在该通路下方在下座内设有导片座,该导片座上设有导片槽,而在槽中段位置突出一弧槽;一上盖,对应该下座的线沟槽所成的通路处设有压线座,而在该主线口的通路设有线座;一导片,设置于下座的导片座内,为一金属导片,一端向上设有尖端,而在其身部另突设有一圆弧部,末端设有夹部,可固定连接于引线的金属线端;藉此,当电线需外接引线时,将导片与引线的线端相结合而置入下座的导片座内,再将电源线置入下座的主线口内,并将上盖与它相卡紧,使导片刺破电源线外层的绝缘层而与内层的金属线相接,以使引线以串联或并联与引线相接。图1为常规窗帘式灯串组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引线与导片相接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导线另一实施例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际应用的示意图。现在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接线盒1可设置于一电源线的任何位置,用以将电源线5的电源分接至另一组引线6处,具有牢固、安全及方便等优点。-->如图2和图3所示,本技术中,其中一组实施例,是将三线的电源线5的线A以串联方式连接一组引线6,其结构主要包括一上盖2、一下座3及数个导片4,组装时该导片4是结合于引线6的线端处,该下座3为一盒体,中间设有一隔片31,并将内部空间一分为二,一为左空间32,一为右空间33,而在下座3一侧设有二引线口34,它分别与左、右空间32、33相通,而在下座3上半部两侧设有主线口35,它由数个圆弧线构成,在本实施例中因电源线5为三线,故该主线口35则由三个半圆弧所构成,藉此形成电源线5的通路;而在下座3另设有数个导片座36、37,它分别设置于左空间32及右空间33内,其位置是对应电源线通路下方,即对应该电源线A的位置;其中该导片座的数目及位置是对应欲连接的电源线(如线A)的位置,假设本技术另一实施例是以串联方式连接于线B时,导电片的位置即需要改为对应线B的下方位置,由于每一导片座结构都相同,故本实施新型仅介绍导片座37,在其上设有导片槽371,用以使导片4能放置其中,而在导片槽371的中段位置突出一弧槽372,用以配合导片4一侧外突的圆弧部41,使导片放置其中时,不会因引线6拉动而松脱掉落,而在导片槽371内也形成卡块(图中未示),配合导片4底端的尺寸,也为了防止导片4松脱。另外在下座3一侧设有挂孔30,用以方便使用者将其固定于墙上,另在该下座3的四角隅设有卡掣孔39,以利上盖2盖合时两者能固定。该上盖2主体较小,用以盖合于下座3顶部,一方面防止外物进入内部,一方面压迫电源线5使导片4则刺破其外层的绝缘层,使引线6能够导通;该上盖2身部设有压线座21,它为数圆弧面构成,是对应下座3的主线口35所形成的电源线通路,藉以固定电源线,而两侧部22较突,用以配合主线口35的壁厚,使盖合后能紧贴于电源线,以利防水、防外物进入的目的;另在上盖2一侧(即图的左下方)设有一线座23,它是对应下座3的引线口34,形成该引线6进入的通路,而在两线座23之间设有沟槽24,藉此在盖合后,隔片31能插置其中,配合线座23紧压引线在引线口34处,即可防止外物及水进入;另在该上盖2四角隅向下设有沟臂25,它具有弹性,能在上盖2下压于下座3时先内缩,至完全下压时再卡掣于卡掣孔39内。该导片4为一金属片,如图4所示,它为长条状,一端向上设有尖端42,藉以刺破电源线5的绝缘层,而在其身部另突设有一圆弧41,一方面能增加强度,一方面在组装时能防止松脱,极具实用价值,另在导片4末端设有夹部43,其目的是提供最方便的方法将它与引线6的端部61相结合固定。如图5所示,它为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导片4′的形状,其上尖端42′设有二个,使本导片4′能同时与电源线5其中二线相通,以配合不同的设计使用。另在该下座3的隔片31中间设有线口311,它是由二个圆弧所构成,藉此遮蔽了电源线的线A通路,以利引线6以串联方式连接电源线5。以下就电源线5与引线6的连接方式作一说明:当以串联方式时,如图3所示,该导片4已结合于引线6的线端,再将导片4分别置入下座3的导片-->座36、37内,而此时电源线5的线A已被剪断,并分别置入导片座36、37上方,利用上盖2下压与下座3相结合,使导片4刺破线A外层的绝缘层,而与内部的金属线相接触,即完成串联的方式。如图6所示的为本技术使用时的线路示意图,以图中的虚线H为分界,两边各构成一完整的回路,如此一来,如果右边的灯泡组9不亮短路时,左边的各灯泡组9仍能发亮,已避免发生如常规结构只有一灯泡组短路时,其余因线路中断也无法发亮的缺点,此外,可发现图中的接线盒的结构有一些不同,主要改变之处是将下座3内的导片座位置改变,对应欲连接的电源线的下方位置;如图中的电源线5所示,其两侧一端为插头7,另一端为尾插8,最上方为地线即线C,下方两线为火线(线A、线B),其中接线盒10、11、12、13为引线6与线A采用串联方式,即结构与图2、图3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串联灯泡组9数目的不同;而接线盒14则为使前面几组线路构成一完整的回路,引线的一端同时与线A、线C相连接,再者,接线盒15、16、17、18为引线6与电源线B串联,再利用接线盒19构成一完整的回路。以上所说的,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而已,并非企图来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即凡依本技术权利要求范围所作的变化及修饰,均应仍属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下座,为一盒体,它在一侧设有数引线口,另在下座身部两侧设有主线口,形成电源线的通路,而在该通路下方在下座内设有导片座,该导片座上设有导片槽,而在槽中段位置突出一弧槽;一上盖,对应该下座的线沟槽所成的 通路处设有压线座,而在该主线口的通路设有线座;一导片,设置于下座的导片座内,为一金属导片,一端向上设有尖端,而在其身部另突设有一圆弧部,末端设有夹部,可固定连接于引线的金属线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接线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一下座,为一盒体,它在一侧设有数引线口,另在下座身部两侧设有主线口,形成电源线的通路,而在该通路下方在下座内设有导片座,该导片座上设有导片槽,而在槽中段位置突出一弧槽;一上盖,对应该下座的线沟槽所成的通路处设有压线座,而在该主线口的通路设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鸿祺
申请(专利权)人:蔡鸿祺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