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钟国瑞专利>正文

电源转接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630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涉及一种导电连接装置。由壳体、嵌针组成,壳体为一上部呈中空并设有嵌接槽,下部设数只自嵌接槽至另端相互贯穿的贯穿孔的矩形体。嵌针为一端呈圆柱状的公针,另端呈中空管体状的母针,并于公、母针两侧端设卡钩片。在壳体一侧的下部设2只与贯穿孔相连通的长沟槽,并于长沟槽近壳体边缘处延设一可紧密盖合于二长沟槽开口面的盖体。其固接紧密,使用方便、安全,美观,成本低。(*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源转接头本技术涉及一种导电连接装置。已有的连贯各元件间的排线接头采用复数嵌针接头式的连接方式,且发展到适用于各种场合的各式接头,如嵌针多的,嵌针少的,带护罩的,未带护罩的,等等,完全视应用的需要而于其外形上作一简单的变化。然而,对此类型结构的接头,排线接头的输出端皆仅为相对应的作一对一的输出,对于设备中有复数个同样的需求时,则往往需自设备结构的电路板内分设多组并联的输出端接头。因此,造成设备内部接头数量骤增及多余重复的线路一再地交织于设备内部,此一现象不但造成成本的额外负担,于视觉感观及设备维护与检修上也相对地增加其难度及成本。因此,如何缩减设备中的接头数量、大小及多余线路的配置,已成为当今各界所极力追求的产质目标之一。为此,已有一种并接式的接线方式(如图1所示),它于电路板10输出端母座接头11之外设一组公、母接头12、13,并于该公、母接头12、13间由排线14予以相互连贯。因此,电路板10自母座接头11处所作的输出即可透过公、母接头12、13及排线14的传输而令此一输出可藉由母接头13的连接而到达所需的元件处,而为了适应他处设备的相同需求,则自与母座接头11相接合的公接头12内嵌针的排线14处,并接一组独立输出线15以适应设备中其它元件之所需。然而,于此结构中为求达到独立输出线15的设置目的,而必需另设一母接头13及排线14以供应其它元件之所需,对于生产成本及使用效益上可谓不甚理想。另有一种双接式接头(如图2所示),于此一结构中无需另设母接头及排线,而仅为一单一的双接式接头20,它将其内的嵌针21一端设为圆柱状的公针211,另端设为中空管体状之母针212。因此,该接头即可成为母座接头22与其他元件接头间的一转换接头,而为求达到分支输出线23的设置目的,则于双接式接头20相对应于其内二嵌针21的壳体处设以二出线槽口24,并以导线25分别焊固于嵌针21中段的焊孔26处。于此,则该结构即可藉由其嵌针21的公针211端作一输入并自母针212端作一输出的转换,且同时自焊孔26处焊设一导线25并自槽口24处引出,该结构即可同时达到电源转换及并接导线25的功效。然而,将导线25内的铜线251直接焊固于焊孔26中,再将导线25自槽口24处引出,在如此并联结构下虽对输出入的动作并无不妥,然而就使用效能、-->安全因素及坚固耐久性考虑,则此结构在使用上将不免因作业需求上的移动摇晃而造成导线25于槽口24中晃动,而焊接点以外裸露的铜线251势必将因裸露摇晃而产生断裂或误触短路的现象。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支导线与嵌针的固接采用压接方式,使其连接良好、牢固、美观、实用的电源转接头。本技术包括壳体和嵌针,壳体为一上部呈中空并设有嵌接槽,下部设有2只或2只以上自嵌接槽至另端相互贯穿的贯穿孔的矩形体,且于该贯穿孔的二端近孔口处的径值稍大于贯穿孔内部的径值。嵌针为一端呈圆柱状的公针,另端呈中空管体状的母针,并于公针、母针二侧端适当处分别折设有一组向嵌针中央处翘起的卡钩片。在壳体一侧适当处的下部开设2只与贯穿孔相连通的长沟槽,并于长沟槽近壳体边缘的适当处延设一可紧密盖合与二长沟槽开口面的盖体。在盖体的下段二侧缘处可分别设有一斜角状卡钩,以利于当盖体在盖合时可藉卡钩的设置而与长沟槽的缘侧紧密卡固。在嵌针中段二侧缘适当处可设有2组对应的夹固片,以便分别将分支导线的胶皮及铜线夹固定位于夹固片处。由此可见,本电源转接头是将转接头内嵌针的二端分别设为呈圆柱状的公针及呈中空管体状的母针,并于公针及母针的二侧适当位置处分别设有一组向嵌针中央处翘起的卡钩片;另于嵌针中段的二侧端处则设有2组相互对应的夹固片。因此,嵌针可藉由卡钩片而与壳体紧密嵌固,藉由夹固片而可将分支导线紧密夹固,进而达到紧密固接的功效,且分支导线的线体自出线孔36处自然引出。显然,本技术除可达到降低制作成本、增进使用效益的优点外,在分支导线以嵌针的结合上,藉由夹固片而将铜线夹固并导通电能,并利用另组夹固片央固于胶皮处,而使得分支导线得以达到坚固、安全使用的功效。图1为已有的并接式电源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2为已有的双接式电源转接头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实施图。图5为本技术的结构仰视动作图。以下实施侧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如图3~5,本技术包括壳体30和嵌针40两部分。其中壳体30为一上部呈中空并设有嵌接槽31,下部设有2只以上自嵌接槽31至另端相互贯穿的贯穿孔32的的矩-->形体,且于该贯穿孔32的二端近孔口321处的径值稍大于贯穿孔32内部的径值。另于壳体30一侧的适当处则自下部开设二条与贯穿孔32相连通的长沟槽33,并于长沟槽33近壳体30边缘适当处延设有一可紧密盖合于二长沟槽33开口面的盖体34,且于该盖体34的下段二侧缘处分别设有斜角状卡钩35,以利于盖体34在盖合时可藉卡钩35而与长槽33之缘侧紧密卡固。嵌针40为一端呈圆柱状的公针41,另端呈中空管状的母针42,并于公针41、母针42二侧端适当处分别折设有一组向嵌针40中央处翘起的卡钩片43;另于嵌针40中段的二侧缘处则设有2组相互对应的夹固片44。实施时,将未连接有分支导线45的嵌针40直接嵌入未设有长沟槽33的贯穿孔32中,则当嵌针40嵌入贯穿孔32并达到适当位置时,其公针41及母针42端的卡钩片43将恰卡固于贯穿孔32细径段的二端,并达到稳固定位之功效;于另2只嵌针40的夹固片44处,则分别将分支导线45未端的胶皮451拨高后,分别以其胶皮451及铜线452置于2组夹固片44的相对位置处(铜线端朝母针42开口的方向),并以嵌针40上的2组夹固片44分别将胶皮451及铜线452予以紧密夹固,再将嵌针40以公针41朝上的方向,自壳体30的长沟槽33处嵌入相对应的贯穿孔32中,待嵌针40达到一定的定位位置后,其卡钩片43将卡固于贯穿孔32较细径段的二端侧。且分支导线45亦将自壳体30长沟槽33的顶端处向外引出,并当盖体34盖合于长沟槽33处时,缘于盖体34并未完全含盖长沟槽33的顶端。因此当盖体34盖合于长沟槽33后,分支导线45将自长沟槽33顶端与盖体34间所形成的出线孔36中引出。因此,嵌针40可视分支导线45的安装夹固与否,而可采用一弹性化的变换使用,且当分支导线45固定于嵌针40时藉由夹固片44的紧密夹置,而可将分支导线45中的胶皮451及铜线452分别夹固定位于夹固片44处。且分支导线45以包括有胶皮451的部分而与壳体30中的嵌针40达到稳当固定,并自出线孔36处自然引出,而可达到制造简便、成本低廉及使用便捷等功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源转接头,由壳体及嵌针二部分组成,其中,壳体为一上部呈中空并设有嵌接槽,下部则设有2只或2只以上自嵌接槽至另端相互贯穿的贯穿孔的矩形体,且于该贯穿孔的二端近孔口处的径值稍大于贯穿孔内部的径值;嵌针为一端呈圆柱状的公针,另端呈中空管体状的母针,并于公针、母针二侧端分别折设有一组向嵌针中央处翘起的卡钩片,其特征在于壳体一侧的下部开设有2只与贯穿孔相连通的长沟槽,并于长沟槽近壳体边缘处延设有一可紧密盖合与二长沟槽开口面的盖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源转接头,由壳体及嵌针二部分组成,其中,壳体为一上部呈中空并设有嵌接槽,下部则设有2只或2只以上自嵌接槽至另端相互贯穿的贯穿孔的矩形体,且于该贯穿孔的二端近孔口处的径值稍大于贯穿孔内部的径值;嵌针为一端呈圆柱状的公针,另端呈中空管体状的母针,并于公针、母针二侧端分别折设有一组向嵌针中央处翘起的卡钩片,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国瑞
申请(专利权)人:钟国瑞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