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5234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地梁模板脱模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包括多个梁区域依序对接封闭围合形成围合区域,梁区域设有多个梁侧模板并围合形成梁空间,梁空间灌注混凝土后形成地梁;梁空间内铺设有膜体,梁侧模板具有内侧模板,围合区域具有板底面,板底面与内侧模板的顶部平齐;板底面上设有顶模板,顶模板的外端围合形成环形状;围合区域还具有板空间,板空间灌注混凝土后形成地板。这样,通过在梁空间内铺设膜体以及调整顶模板的大小,使得混凝土浆液无法渗出或少量渗出,从而模板与混凝土之间无法粘连或者粘连得少,混凝土凝固后,挖掉地梁及地板下方的土体,人们就可以很容易地将梁侧模板与顶模板拆除,利于后续安全生产。于后续安全生产。于后续安全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


[0001]本技术专利涉及地梁模板脱模的
,具体而言,涉及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地梁俗称为地圈梁,圈起来有闭合的特征,与构造柱共成抗震限裂体系,减缓不均匀沉降的负作用。
[0003]现代化建筑施工中,凡涉及钢筋混凝土的工程,必然都会涉及混凝土模板工程,常规地梁模板多采用木模板。当地梁与地板相连于梁的上部时,传统的做法是将地面整体开挖,待梁钢筋绑扎完成后,安装地梁间的梁侧模板和地板模板,形成填充空间,再在这个填充空间内填充混凝土或其它材料形成地梁和地板。
[0004]目前常用的地板模板一般为一整块且与地板完全粘连在一起,另外,地梁的内侧模板与地板的顶模板相接处会存在缝隙,使得后面浇筑混凝土的时候,混凝土浆液通过这个缝隙渗透进来,导致内侧模板和顶模板跟混凝土粘连在一起,从而内侧模板和顶模板无法脱开或脱开十分困难。
[0005]因此,当施工人员把地梁下方的土体挖除后,如果不能及时拆除内侧模板和顶模板,会使得在下方作业的施工人员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
专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梁区域,多个所述梁区域之间依序对接封闭围合形成围合区域,所述梁区域设有多个梁侧模板,多个所述梁侧模板围合形成梁空间,所述梁空间灌注混凝土后形成地梁;所述梁空间的两端布置在支护桩上,所述梁空间内铺设有防止混凝土与梁侧模板直接接触的膜体,所述梁侧模板具有位于梁空间周边的内侧模板,所述围合区域具有用土填实的板底面,所述板底面与所述内侧模板的顶部平齐布置;所述板底面上设有顶模板,所述顶模板的外端与所述内侧模板对接,所述顶模板的外端沿着内侧模板的长度方向延伸布置,所述顶模板围合形成环形状;所述围合区域具有位于板底面上方的板空间,所述板空间灌注混凝土后形成地板,所述地板的外周与所述地梁的上部连接为一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梁空间内布置梁钢筋架,所述梁钢筋架中具有水平布置的梁主筋,所述支护桩上延伸有桩主筋,所述梁钢筋架两端的梁主筋分别与桩主筋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板空间内布置有钢筋网,所述钢筋网具有板主筋,所述板主筋延伸至梁空间内,与所述梁钢筋架连接。4.如权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便于地梁与地板脱模的施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板与所述内侧模板的顶部平齐布置,所述梁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国温皓刘乃博王硕吴文杰李诚柳书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