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5124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盒体和上盖体,下盒体内设置有卡块和导航仪安装箱,卡块发设置在导航仪安装箱的两侧,卡块与导航仪安装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减震机构,导航仪安装箱与下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减震机构,导航仪安装箱的下侧壁与下盒体之间设置有竖直减震机构;导航仪安装箱内设置有安装槽,导航仪安装箱上设置有压紧机构;通过第一水平减震机构、第二水平减震机构、竖直减震机构,使得安装槽内的导航仪被很好的保护,有效避免由于外部震动造成导航仪损坏;利用压紧机构对导航仪进行固定,避免导航仪掉出,具有减震效果好、安装稳固性好和便于携带的特点。的特点。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导航仪
,具体涉及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改善,人们除了工作学习之外,对出行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使用的交通工具也越来越多样化;对于就在家附近的目的地,人们也许可以轻易地到达,但对于一些遥远而又陌生的目的地,人们就必须依靠导航仪的帮助了;导航仪通过GPS,即全球定位系统,能够快捷地对人们当前的位置进行定位,再结合地图,能够帮助人们到达想要前往的地方;
[0003]目前广泛应用于老百姓的导航仪主要分为车载导航仪和便携式导航仪,相比车载导航仪只能应用于汽车上,便携式导航仪拥有体积小、携带方便等优点;便携式导航仪主要分为手持型导航仪、穿戴型导航仪、智能手表型导航仪和智能眼镜型导航仪;其中,手持型导航仪是目前最流行的一种便携式导航仪,人们可通过手持,也可以配合支架放置在自行车上,在人们进行户外徒步、骑自行车、坐船的时候,均可以使用手持式导航仪对自己的所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
[0004]但是,由于传统的手持型导航仪是通过人们手持或是放置在自行车支架上的,如果人们不小心、或是自行车抖动猛烈,可能会导致手持型导航仪坠落至地上,造成手持型导航仪的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通过第一水平减震机构、第二水平减震机构、竖直减震机构的设置,能够使得被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导航仪得到很好的保护,在使用时,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外部震动造成导航仪损坏;同时利用压紧机构对导航仪进行固定,来防止导航仪的移动,避免导航仪掉出,具有减震效果好、安装稳固性好和便于携带的特点。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盒体和上盖体,所述下盒体内设置有卡块和导航仪安装箱,所述卡块对称设置在导航仪安装箱的两侧,且在卡块与导航仪安装箱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减震机构,所述导航仪安装箱与下盒体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减震机构,导航仪安装箱的下侧壁与下盒体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减震机构;所述导航仪安装箱内设置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与导航仪配合使用,且在导航仪安装箱上还设置有若干压紧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的第一水平减震机构对称设置在卡块的卡块空腔内,包括压紧块和滑块,所述压紧块活动设置在卡块空腔内,在压紧块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压块,所述橡胶压块与设置在导航仪安装箱外侧的活动槽配合使用,且所述压紧块的两侧对撑设置有腿杆,所
述腿杆的末端设置有滚轮,其中压紧块外侧的滚轮与卡块空腔内壁接触,内侧的滚轮与滑块接触;所述压紧块的尾端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
[0009]优选的,所述的滑块与滚轮接触的一侧端面为斜面,且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块之间设置有复位减震组件,所述复位减震组件包括套筒、插杆和第二复位弹簧,所述插杆活动插设在套筒内,所述第二复位弹簧套设在插杆上,所述套筒和插杆均设置在滑块上。
[0010]优选的,所述的第二水平减震机构包括弧形压板、铰接杆和导块,所述弧形压板活动设置在下盒体的内部卡槽内,且其弧面与导航仪安装箱的外侧壁接触,所述铰接杆的一端与弧形压板铰接连接,另一端卡合在导块内的伸缩槽内,且设置在铰接杆端部的压球与设置在伸缩槽内的第三复位弹簧配合使用。
[0011]优选的,所述的竖直减震机构包括导向套筒、第四复位弹簧和压块,所述第四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导航仪安装箱的外侧壁连接,另一端与压块连接,所述压块与导向套筒配合使用,所述导向套筒设置在下盒体的内部底壁上。
[0012]优选的,所述的压紧机构安装在导航仪安装箱的上侧边上,包括压紧支座和转动底座,所述转动底座通过紧固螺栓安装在导航仪安装箱上侧边的卡槽内,压紧支座与转动底座转动连接,且在压紧支座与转动底座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五复位弹簧,所述压紧支座的外内端部铰接安装有压紧盘,所述压紧盘的底部设置有橡胶垫与导航仪配合使用。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改进之处在于:
[0014](1)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包括第一水平减震机构、第二水平减震机构、竖直减震机构,通过上述减震机构的设计,使得导航仪安装箱在水平和纵向方向上均能发生一定程度的位移,来减少外部振动和掉落对于导航仪安装箱的影响,当导航仪安装在安装槽内后,能够使得导航仪得到很好的保护,在使用时,可以有效避免由于外部震动造成导航仪损坏,造成手持型导航仪的损坏;
[0015](2)同时,为对安装在安装槽内的导航仪进行保护,避免导航仪掉出,本装置在导航仪安装箱上还设置有若干压紧机构,使用时,通过转动转动底座将导航仪卡入到安装槽内,利用压紧支座的压紧盘将导航仪压紧,避免导航仪在安装槽内移动和掉出,且通过第五复位弹簧的设置使得压紧支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对铰接点转动,从而适用于不同大小的导航仪,具有减震效果、安装稳固性好和便于携带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下盒体的俯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水平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二水平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第二水平减震机构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导块的侧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便携式导航装置的剖视图
[0022]图7为本技术便携式导航装置A处的局部放大图。
[0023]其中:1.下盒体,11.卡槽,12.导向套筒,2.卡块,21.卡块空腔,3.第一水平减震机构,31.压紧块,32.橡胶压块,33.套筒,34.第一复位弹簧,35.腿杆,36.滚轮,37.滑块,38.
插杆,39.第二复位弹簧,4.第二水平减震机构,41.弧形压板,42.铰接杆,43.导块,44.第三复位弹簧,5.导航仪安装箱,51.安装槽,52.活动槽,53.第四复位弹簧,54.压块,6.压紧机构,61.压紧支座,62.第五复位弹簧,63.转动底座,64.紧固螺栓,65.压紧盘,7.导航仪,8.上盖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了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更好的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5]参照附图1

7所示的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盒体1和上盖体8,所述上盖体8铰接安装在下盒体1上侧,且在上盖体8上设置有透明观察版,所述下盒体1内设置有卡块2和导航仪安装箱5,所述卡块2对称设置在导航仪安装箱5的两侧,且在卡块2与导航仪安装箱5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减震机构3,对导航仪安装箱5在水平方向上的左、右运动进行减震,所述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便携式导航装置,包括相互配合使用的下盒体(1)和上盖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1)内设置有卡块(2)和导航仪安装箱(5),所述卡块(2)对称设置在导航仪安装箱(5)的两侧,且在卡块(2)与导航仪安装箱(5)之间设置有第一水平减震机构(3),所述导航仪安装箱(5)与下盒体(1)的内侧壁之间设置有第二水平减震机构(4),导航仪安装箱(5)的下侧壁与下盒体(1)之间还设置有竖直减震机构;所述导航仪安装箱(5)内设置有安装槽(51),所述安装槽(51)与导航仪(7)配合使用,且在导航仪安装箱(5)上还设置有若干压紧机构(6);所述的第一水平减震机构(3)对称设置在卡块(2)的卡块空腔(21)内,包括压紧块(31)和滑块(37),所述压紧块(31)活动设置在卡块空腔(21)内,在压紧块(31)的端部设置有橡胶压块(32),所述橡胶压块(32)与设置在导航仪安装箱(5)外侧的活动槽(52)配合使用,且所述压紧块(31)的两侧对撑设置有腿杆(35),所述腿杆(35)的末端设置有滚轮(36),其中压紧块(31)外侧的滚轮(36)与卡块空腔(21)内壁接触,内侧的滚轮(36)与滑块(37)接触;所述压紧块(31)的尾端还设置有第一复位弹簧(34);所述的滑块(37)与滚轮(36)接触的一侧端面为斜面,且在对称设置的两个滑块(37)之间设置有复位减震组件,所述复位减震组件包括套筒(33)、插杆(38)和第二复位弹簧(39),所述插杆(38)活动插设在套筒(33)内,所述第二复位弹簧(39)套设在插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岩韦道知吴建峰罗瑞宁张振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工程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