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509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夜航救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包括:头盔;夜视镜,该夜视镜可拆卸连接在头盔前端;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头盔一侧;红外照明装置,该红外照明装置可拆卸连接在调节装置上,且红外照明装置照射方向为头盔前方;控制盒,该控制盒一侧可拆卸连接在头盔后端;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拆卸连接控制盒内,且控制单元分别与夜视镜和红外照明装置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红外照明装置,在使用夜视镜的情况下,通过红外照明装置对所视方向照射,满足了微光夜视镜的光谱敏感性,使所成影像清晰度显著提高,使医护人员能够对伤病员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施必要的干预措施。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夜航救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夜间的紧急救治,需要医护人员在院前急救的各个环节,具备对处于微光环境下的伤病员进行检查,对可能发生的伤病情变化密切观察的能力;具备对一系列紧急的拯救生命的干预措施进行操作的能力,需要实施的具体操作包括:静脉通道建立、气管插管术、环甲膜切开术、胸部造口术等。
[0003]为有效缩短边远地区急诊伤病员转运的宝贵时间,且不需考虑救援的地点,采用直升机进行转运是目前已采用的最好方式。在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保障方面,英国肯特、萨里及萨塞克斯郡空中救护基金(Kent, Surrey & Sussex Air Ambulance Trust;KSSAAT)于2010年开展了夜间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通过该项工作,使KSSAAT成为了全英国首个能提供24h/7d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的机构;丹麦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Helicopter 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 ;HEMS)也于2014年也开展了相同的工作。通过10余年的发展,目前,夜间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已在多国家多地区广泛开展,该过程是通过机组人员及医护人员常规佩戴微光夜视镜实现的。我国是个人口众多、幅员辽阔、地域类型多样的国家,对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目前部分地区虽已开展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多年(如西京医院直升机救援服务),但尚不具备夜间空中救护服务的能力,缺少专用的夜视相关装备是主要原因,建立全时段、全地域的直升机急救医疗服务是大势所趋。
[0004]夜航直升机飞行,需要机组人员全员使用微光夜视镜,为保证飞行安全,舱内不能采用额外的照明,而医护人员在夜航转运环节,微光环境下的紧急救治操作仅仅依靠自然光将很难满足,需要可靠的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提供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解决了夜视镜在微光下伤员伤口的轮廓模糊的问题,实现了通过红外照明装置可以显著提高夜视镜的清晰度,使医护人员能够对伤病员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
[0006]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包括:
[0008]头盔;
[0009]夜视镜,该夜视镜可拆卸连接在头盔前端;
[0010]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头盔一侧;
[0011]红外照明装置,该红外照明装置可拆卸连接在调节装置上,且红外照明装置照射方向为头盔前方;
[0012]控制盒,该控制盒一侧可拆卸连接在头盔后端;
[0013]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拆卸连接控制盒内,且控制单元分别与夜视镜和红外照
明装置电性连接;
[0014]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可拆卸连接在控制盒内,且位于控制单元上方,且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
[0015]进一步,所述头盔前端开有快接卡口,所述夜视镜连接端卡接在快接卡口内。
[0016]进一步,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底座、挡板、锁紧部、铰接座和螺栓,所述底座固定在头盔一侧,且底座长度方向具有与头盔侧面相同的弧度,所述底座上开有滑槽,所述挡板上开有滑口,所述底座上固定挡板,所述挡板的滑口宽度小于底座的滑槽,所述锁紧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铰接座一端穿过滑口与锁紧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铰接座铰接处通过螺栓连接,所述铰接座另一端与红外照明装置可拆卸连接。
[0017]进一步,所述锁紧部包括:上滑座、下滑座、转板、导筒、导柱和弹簧,所述下滑座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下滑座一侧与滑槽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导筒一端垂直固定在下滑座另一侧中心点,所述弹簧套在导筒外,所述上滑座中心开有插孔,所述导柱一端垂直固定在转板一侧,所述导柱另一端穿过插孔插入导筒另一端,所述弹簧两端作用于上滑座和下滑座相对面,所述转板一侧与上滑座接触,所述转板另一侧与挡板接触,所述铰接座可拆卸连接在转板另一侧。
[0018]进一步,所述转板另一侧开有齿纹,所述挡板位于滑槽的一侧覆盖防滑层,所述齿纹与防滑层接触。
[0019]进一步,所述控制盒顶端开有开口,所述控制盒另一侧开有豁口,所述控制盒内固定有隔板,所述隔板位于控制单元和供电单元之间,所述供电单元位于控制盒具有开口的一端,所述控制盒外内嵌有按钮,所述按钮用于控制单元启动。
[0020]进一步,所述供电单元包括蓄电池和两对金属条,所述蓄电池插入控制盒内,两对所述金属条内嵌在蓄电池的壳体两侧,两对所述金属条分别位于蓄电池两侧面的同侧,两对所述金属条均与蓄电池两极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盒内壁面固定有一对触点,一对所述触点与控制单元电性连接,一对所述触点与其中一对金属条电性连接。
[0021]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内内嵌有弹簧板,所述弹簧板作用于蓄电池。
[002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上滑座、下滑座、转板、导筒、导柱和弹簧,有效解决了红外照明装置移动和旋转的调节问题,进而实现了红外照明装置通过上滑座和下滑座前后移动和通过转板进行角度调节,同时通过按压在移动和旋转方便了使用者调节红外照明装置。
[0023]由于采用了蓄电池可拆卸,在电池故障时可及时更换备用电池,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同时采用蓄电池侧面为接触点,两侧的接触点使蓄电池不需要考虑反正的问题即可供电。
[0024]由于采用了红外照明装置,在使用夜视镜的情况下,通过红外照明装置对所视方向照射,满足了微光夜视镜的光谱敏感性,使所成影像提高了清晰度,使医护人员可以方便处理伤口。
附图说明
[0025]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本技术的前视图。
[0028]图3是本技术的控制盒侧视剖面图。
[0029]图4是本技术的蓄电池与金属片示意图。
[0030]图5是本技术的锁紧部结构示意图。
[0031]图6是本技术的控制盒透视图。
[0032]图中:1

头盔;2

夜视镜;3

红外照明装置;4

控制盒;5

控制单元;6

快接卡口;7

底座;8

挡板;9

铰接座;10

螺栓;11

上滑座;12

下滑座;13

转板;14

导筒;15

导柱;16

弹簧;17

防滑层;18

隔板;19

按钮;20

蓄电池;21

金属条;22

触点;23

弹簧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头盔(1);夜视镜(2),该夜视镜(2)可拆卸连接在头盔(1)前端;调节装置,该调节装置可拆卸连接在头盔(1)一侧;红外照明装置(3),该红外照明装置(3)可拆卸连接在调节装置上,且红外照明装置(3)照射方向为头盔(1)前方;控制盒(4),该控制盒(4)一侧可拆卸连接在头盔(1)后端;控制单元(5),该控制单元(5)可拆卸连接控制盒(4)内,且控制单元(5)分别与夜视镜(2)和红外照明装置(3)电性连接;供电单元,该供电单元可拆卸连接在控制盒(4)内,且位于控制单元(5)上方,且供电单元与控制单元(5)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头盔(1)前端开有快接卡口(6),所述夜视镜(2)连接端卡接在快接卡口(6)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装置包括:底座(7)、挡板(8)、锁紧部、铰接座(9)和螺栓(10),所述底座(7)固定在头盔(1)一侧,且底座(7)长度方向具有与头盔(1)侧面相同的弧度,所述底座(7)上开有滑槽,所述挡板(8)上开有滑口,所述底座(7)上固定挡板(8),所述挡板(8)的滑口宽度小于底座(7)的滑槽,所述锁紧部滑动连接在滑槽内,所述铰接座(9)一端穿过滑口与锁紧部可拆卸连接,所述铰接座(9)铰接处通过螺栓(10)连接,所述铰接座(9)另一端与红外照明装置(3)可拆卸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夜航直升机医护人员头戴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紧部包括:上滑座(11)、下滑座(12)、转板(13)、导筒(14)、导柱(15)和弹簧(16),所述下滑座(12)滑动连接在滑槽内,且下滑座(12)一侧与滑槽底部滑动连接,所述导筒(14)一端垂直固定在下滑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瑞丹穆玉雪陈涛张作明张萌陈道云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