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香菇出菇筐、出菇单元及出菇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用菌栽培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香菇出菇筐、出菇单元及出菇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食用菌产品逐渐成为当前安全食品的消费主流,大规模工厂化生产的需求日益迫切,食用菌的生产栽培在各地区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香菇作为食用菌的一种,也是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目前,香菇的生产栽培大多采用的是香菇定向出菇架进行种植。如中国专利CN207911583U公开了一种新型简易可移动式香菇定向出菇架,定向出菇架可分4—5层,并且定向出菇架底部装有滚轮,方便整体移动。但是这类的定向出菇架都是整体结构,并且尺寸较大,占用空间较大,所以对使用场所有一定的限制,并且在香菇培养出菇过程中,有些操作不够灵活,且只能进行不定向出菇种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克服现有的香菇定向出菇架占用空间较大,场地适应性差、出菇过程中有些操作不够灵活,且只能进行不定向出菇种植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香菇出菇筐、出菇单元及出菇系统。本专利技术的出菇系统可以实现出菇筐和出菇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香菇出菇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有若干并列排布且用于放置香菇菌棒的置棒槽(101)的筐底(1)和围设于所述筐底(1)四周的筐侧壁(2),以及用于连接相邻两个置棒槽(101)槽口边缘或者用于连接置棒槽(101)槽口边缘与筐侧壁(2)的连接板(3),所述筐侧壁(2)的四角均设有筐立柱(4),所述筐立柱(4)底端端面设有第一连接限位凹槽(401),所述筐立柱(4)顶端端面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限位凹槽(401)尺寸相匹配的第一连接限位凸台(40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出菇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置棒槽(101)的深度为香菇菌棒粗度的1/5
‑
1/2,所述置棒槽(101)内表面的形状与香菇菌棒外表面的形状相匹配。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香菇出菇筐,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置棒槽(101)两端连接的筐侧壁(2)上设有注水孔(5),所述置棒槽(101)槽口两侧设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上设有溢水孔(6),所述注水孔(5)最底端与所述筐侧壁(2)顶端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连接板(3)与所述筐侧壁(2)顶端之间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出菇筐,其特征在于,所述筐底(1)的底面上沿所述置棒槽(101)的轴线方向间隔一定距离并列排布设置有若干筐底肋条(7)。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香菇出菇筐,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置棒槽(101)两端连接的筐侧壁(2)顶端设有筐侧凸沿(8)。6.一种香菇出菇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出菇筐(9)和盖设于所述出菇筐(9)顶面上的定向出菇架(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冉,高攀宏,何世强,张博,单亚东,周同庆,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茸丽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