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219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02 11: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生产技术领域,涉及一种中药制剂香芎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制备方法:首先将中药饮片按比例配好,加入60%乙醇提取,合并提取液浓缩成浸膏备用。取中药浸膏与酒石酸混合组成水相,适量NP700与AL(OH)3混匀后加入甘油中组成油相,将水相加入油相中在一定的温度下、以适当的转速搅拌规定的时间得到香芎凝胶贴膏。本发明专利技术专利优点:1)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物剂型相结合,研发出了一种经皮给药的中药复方制剂香芎凝胶贴膏。2)载药量大,有良好的粘附性,贴敷时皮肤追随性佳。3)避免了橡胶膏剂中松香等成分的致敏作用,减少了皮肤刺激性。4)贴敷舒适,无皮肤残留,使用方便,可反复揭贴。揭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生产
,涉及一种中药制剂香芎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越来越注重生活的质量。同时随着中医内病外治理论的广泛应用,经络学为基础的穴位贴敷法,使凝胶膏剂的应用范围日益扩大。香芎凝胶贴膏主要功能:能显著改善肝郁气滞、气滞血瘀所致的冠心病、心脏神经官能症、高血压、高血脂等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存期。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中药制剂香芎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它包括以下步骤:(1)浸膏提取:将除冰片外其他中药饮片按比例配好,加入适量60%乙醇,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后浓缩至要求的相对密度的浸膏备用。
[0005](2)将步骤(1)的浸膏与处方量酒石酸搅拌均匀为水相。
[0006](3)取处方量 NP700、交联剂AL(OH)3混合均匀后加入甘油搅拌均匀作为油相。
[0007](4)将(2)中得到的水相均匀加入(3)中得到的油相中搅拌。
[0008](5)将处方量冰片用适量95%乙醇溶解后加入(4)中搅拌均匀。
[0009](6)将(5)得到的凝胶膏涂布到无纺布上,加盖压花膜,室温静置,即得香芎凝胶贴膏。
[0010]本专利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是:香芎凝胶贴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香附30份、川芎30份、薤白30份、石菖蒲30份、降香20份、王不留行20份、蒲黄20份、五灵脂20份、皂刺3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冰片1份。
[0011]本专利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是:香芎凝胶贴膏的基质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制成:NP700 10份、AL(OH)
3 0.5份、酒石酸0.8份,甘油45份、浸膏30份。
[0012]本专利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1)中,加入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合并提取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1(80-85℃)的浸膏备用。
[0013]本专利技术较好的技术方案是:所述的步骤(4)中,搅拌温度45℃,搅拌时间20min,搅拌速度为100 r/min。
[0014]本专利技术专利具有以下优点:(1)将传统中医药与现代药物剂型相结合,研发出了一种经皮给药的中药复方制剂香芎凝胶贴膏。
[0015](2)载药量大,具有良好的粘附性和粘弹性,保证贴敷时皮肤追随性佳,不会出现脱膏及脱落等问题。
[0016](3)避免了橡胶膏剂中松香等成分的致敏作用,减少了皮肤刺激性。
[0017](4)贴敷舒适,透气性好,无刺痛感,无皮肤残留,不污染衣物,使用方便,耐老化,可反复揭贴。
具体实施方案
[0018]实施例1取原料中药饮片香附30份、川芎30份、薤白30份、石菖蒲30份、降香20份、王不留行20份、蒲黄20份、五灵脂20份、皂刺3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加入8倍量60%乙醇,提取2次,每次1.5 h,合并提取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1(80-85℃)的浸膏A备用。
[0019]取浸膏A(30份)与酒石酸(0.8份)搅拌均匀为水相B。
[0020]取NP700(10份)、交联剂AL(OH)3(0.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甘油(45份)搅拌均匀作为油相C。
[0021]将水相B均匀加入油相中C搅拌, 搅拌温度45℃,搅拌时间20min,搅拌速度为100 r/min。得到混合物D。
[0022]将一份冰片用95%乙醇溶解后加入D中搅拌均匀。
[0023]将得到的凝胶膏涂布到无纺布上,加盖压花膜,室温静置,即得香芎凝胶贴膏。实施例2取原料中药饮片香附30份、川芎30份、薤白30份、石菖蒲30份、降香20份、王不留行20份、蒲黄20份、五灵脂20份、皂刺3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加入8倍量70%乙醇,提取3次,每次1.5 h,合并提取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1(80-85℃)的浸膏A备用。取浸膏A(30份)与酒石酸(0.8份)搅拌均匀为水相B。
[0024]取NP700(10份)、交联剂AL(OH)3(0.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甘油(45份)搅拌均匀作为油相C。
[0025]将水相B均匀加入油相中C搅拌, 搅拌温度45℃,搅拌时间25min,搅拌速度为100 r/min。得到混合物D。
[0026]将一份冰片用95%乙醇溶解后加入D中搅拌均匀。
[0027]将得到的凝胶膏涂布到无纺布上,加盖压花膜,室温静置,即得香芎凝胶贴膏。实施例3取原料中药饮片香附30份、川芎30份、薤白30份、石菖蒲30份、降香20份、王不留行20份、蒲黄20份、五灵脂20份、皂刺30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加入7倍量65%乙醇,提取2次,每次1 h,合并提取液后浓缩至相对密度1.1(80-85℃)的浸膏A备用。
[0028]取浸膏A(30份)与酒石酸(0.8份)搅拌均匀为水相B。
[0029]取NP700(10份)、交联剂AL(OH)3(0.5份)混合均匀后加入甘油(45份)搅拌均匀作为油相C。
[0030]将水相B均匀加入油相中C搅拌, 搅拌温度45℃,搅拌时间30min,搅拌速度为100 r/min。得到混合物D。
[0031]将一份冰片用95%乙醇溶解后加入D中搅拌均匀。
[0032]将得到的凝胶膏涂布到无纺布上,加盖压花膜,室温静置,即得香芎凝胶贴膏。以上实施例只是为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药制剂香芎凝胶贴膏的制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浸膏提取:将除冰片外其他中药饮片按比例配好,加入适量60%乙醇,提取2次,合并提取液后浓缩至要求的相对密度的浸膏备用;(2)将步骤(1)的浸膏与处方量酒石酸搅拌均匀为水相;(3)取处方量 NP700、交联剂AL(OH)3混合均匀后加入甘油搅拌均匀作为油相;(4)将(2)中得到的水相均匀加入(3)中得到的油相中搅拌;(5)将处方量冰片用适量95%乙醇溶解后加入(4)中搅拌均匀;(6)将(5)得到的凝胶膏涂布到无纺布上,加盖压花膜,室温静置,即得香芎凝胶贴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制剂香芎凝胶贴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香芎凝胶贴膏由以下重量份的药材制成:香附30份、川芎30份、薤白30份、石菖蒲30份、降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晓日李咏梅张俊生马洁德徐灵香
申请(专利权)人:李咏梅张俊生马洁德徐灵香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