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133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包括:多功能储槽,为设置在坡道入口挡墙之间的地下槽,其底面一端为置物平台,另一端下沉构成集水槽,置物平台和集水槽之间为横向设置的溢流导排坡面,集水槽内设置有抽排水泵;雨水篦子板,为设置在多功能储槽顶部的钢板,雨水篦子板的一端与多功能储槽远离地下空间一侧铰接相连,另一端沿横向并排设置有多个雨水透孔;其中,雨水篦子板具有盖合在多功能储槽顶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多功能储槽顶部打开与地面相垂直的第二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兼具防洪物资储存、应急抽排积水和地下空间防倒灌功能,能够大幅降低城市地下空间被淹没的概率,提高地下空间的安全系数,减少市民的财产损失。少市民的财产损失。少市民的财产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市政排水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态环境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天气发生的频率逐渐增高,极端暴雨天气就是其中一种。近年来短历时强降雨频现,远远超过城市常规的防洪排涝设防标准,城市内涝随之发生,首先受到危害的就是城市地下空间。虽然地下空间出入口已经按照标准设防,提高入口地面标高,但是面对超标雨水引起的严重内涝,涝水一旦超过地下空间出入口地面标高,将会直接倒灌进入地下空间,对市政基础设施及人民的财产造成巨大损失,严重时直接威胁到市民的生命安全。据统计,内涝造成的人员伤亡大部分都发生在城市地下空间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具体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适用于具有坡道入口的地下空间,包括多功能储槽,为设置在坡道入口挡墙之间的地下槽,所述多功能储槽的底面一端为置物平台,另一端下沉构成集水槽,所述置物平台和集水槽之间为横向设置的溢流导排坡面,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抽排水泵;雨水篦子板,为设置在多功能储槽顶部的钢板,所述雨水篦子板的一端与多功能储槽远离地下空间一侧铰接相连,另一端沿横向并排设置有多个雨水透孔;其中,雨水篦子板具有盖合在多功能储槽顶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多功能储槽顶部打开与地面相垂直的第二位置。
[0004]所述雨水篦子板处于第二位置时,雨水篦子板的迎水面设置有防汛沙袋,雨水篦子板的背水面与多功能储槽顶部之间设置有斜向撑杆,雨水篦子板与多功能储槽的接触面之间设置有柔性密封填料层。
[0005]所述雨水透孔上设置有活动扣板。
[0006]所述防汛沙袋、斜向撑杆和活动扣板位于所述置物平台上。
[0007]所述多功能储槽的顶面和雨水篦子板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所述斜向撑杆相适配的安装件。
[0008]所述雨水篦子板沿横向设置有多块,相邻雨水篦子板之间设置有密封橡胶条。
[0009]所述的出口端延伸至地面以上的低洼处或城市排水系统。
[001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兼具防洪物资储存、应急抽排积水和地下空间防倒灌功能,能够大幅降低城市地下空间被淹没的概率,提高
地下空间的安全系数,减少市民的财产损失。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具体如下:1、充分利用出入口地下空间,将防汛物资就近储存,便于利用;2、将不透水挡水板和雨水篦子进行结合,增加单侧翻转功能和挡水功能。平时通过小型雨水篦子可以截流初期雨水,暴雨天气时,打开翻转式挡水装置,增加约50

70cm高度的挡水水位,显著改善地下空间的防淹没性能;3、集成抽排设施,设置集水坑和抽排水泵。节流的初雨和中强雨水抽排至地下空间出入口外,降雨强度持续增大,用活动扣板封盖雨水篦子,进一步增大挡水高度,同时启动抽排水泵系统,将雨水排至室外低洼处,为地下空间安全提供双保险。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图1的A

A剖面图。
[0014]图3是图2的B

B剖面图。
[0015]图4是图3中雨水篦子板处于打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和具体的操作过程,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0017]如图1

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适用于具有坡道入口的地下空间(如地下车库等),由多功能储槽1和雨水篦子板2构成。具体地,多功能储槽1为设置在坡道入口挡墙M之间的地下槽,其底面一端为置物平台101,另一端下沉构成集水槽102,且置物平台101和集水槽102之间为横向设置的溢流导排坡面103(坡度通常为1%),集水槽102内安装有抽排水泵104,其出口端延伸至地面以上的低洼处或城市排水系统。
[0018]雨水篦子板2为设置在多功能储槽1顶部的钢板,其一端通过铰轴201与多功能储槽1远离地下空间的一侧铰接相连,另一端沿横向并排设置有多个雨水透孔202。
[0019]上述雨水篦子板2具有盖合在多功能储槽1顶部的第一位置(见图3),以及在多功能储槽1顶部打开与地面相垂直的第二位置(见图4)。通常情况下,晴天或小雨时,雨水篦子板2处于第一位置,小流量地面径流、汽车轮胎携带的雨水均可以通过雨水透孔202进入多功能储槽1。在大雨、暴雨天气,当地面出现积水,且水位线逐渐超过地下空间入口高程时,打开雨水篦子板2,并在其迎水面堆放防汛沙袋3,在背水面与多功能储槽顶部之间安装斜向撑杆4,使其保持与地面垂直的第二位置,此时,最高挡水水位为雨水篦子板2的雨水透孔202下沿(其挡水高度通常在地面以上60cm处);为了防止雨水篦子板2和多功能储槽1顶面的接合处发生雨水泄漏,在两者的接触面之间安装有柔性密封填料层5;同时,为了牢固安装斜向撑杆4,在多功能储槽1的顶面和雨水篦子板2的内表面上分别设置有与斜向撑杆4相适配的安装件,如卡槽等。进一步地,如果遇到特大暴雨天气,地面积水水位进一步升高时,可以在雨水透孔202上安装活动扣板6,使最高挡水水位到达雨水篦子板2的上沿处(此时的挡水高度通常在地面以上80cm处)。上述活动扣板6可以采用从上到下扣合在雨水篦子板2
上的帽式结构(见图4),也可以采用由迎水面向背水面方向水平向雨水透孔202内插装的活塞式结构。若室外水位继续增高,为了避免其漫过雨水篦子板2上沿的最高挡水位,可启动抽排水泵104将雨水排至地面以上的低洼处或城市排水系统中,防止地下空间灌入雨水,实现双保险防涝排水。
[0020]在晴天或小雨时,可将上述防汛沙袋3、斜向撑杆4和活动扣板6放置在多功能储槽1内的置物平台101上,当雨量增大时,可随时取用。
[0021]上述雨水篦子板2可以为整块,也可沿多功能储槽1横向设置有多块,此时,相邻雨水篦子板2之间应安装密封橡胶条203。
[0022]由于溢流导排坡面103上的雨水流量 Q=m0*b*H*(2gH)^0.5,其中,H——堰顶水深,m;b——堰宽,mg——重力加速度,9.8m/s^2m0——流量系数,通常取0.45在本实施例中,溢流导排坡面103的宽度为6.4m(即堰宽b),集水槽102的尺寸为0.73m*0.73m*1.0m,抽排水泵104(单泵)的最大排洪能力为200 m3/h左右,因此,集水槽102的最大堰顶水深H约为3cm。
[0023]此时,根据矩形堰计算公式,求得溢流流量和溢流面面积,从而得出流速,然后根据重力加速度公式求得下落时间,最后求得水平位移,结果如下表所示:由于集水槽102的沟槽宽度为0.73m,因此溢流的水流不会越过沟槽。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诸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适用于具有坡道入口的地下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多功能储槽,为设置在坡道入口挡墙之间的地下槽,所述多功能储槽的底面一端为置物平台,另一端下沉构成集水槽,所述置物平台和集水槽之间为横向设置的溢流导排坡面,所述集水槽内设置有抽排水泵;雨水篦子板,为设置在多功能储槽顶部的钢板,所述雨水篦子板的一端与多功能储槽远离地下空间一侧铰接相连,另一端沿横向并排设置有多个雨水透孔;其中,雨水篦子板具有盖合在多功能储槽顶部的第一位置,以及在多功能储槽顶部打开与地面相垂直的第二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翻转式挡排防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雨水篦子板处于第二位置时,雨水篦子板的迎水面设置有防汛沙袋,雨水篦子板的背水面与多功能储槽顶部之间设置有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小涛马浩程拥马玉涛郭东茹刘远哲李豆豆王亚绮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