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及其涂布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6054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及其涂布方法,准备质量分数为70~95份的水性聚氨酯环境,以35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震荡搅拌,随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5~0.8份的纳米二氧化钛,升温至45℃并持续震荡搅拌,再取质量分数0.2~4份的光扩散粒子,加入质量分数为0.6~9份的乙醇凝胶中,并200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震荡搅拌15min,最后充分混合并降温获得成品,涂布时,阵列设置挤出头,配置有对应的独立超声搅拌组件和加热组件并辅以旋转刮片机构和平板刮片机构,并在烘干前增加阴干步骤,完成完整的成膜涂布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可以有效缩短配液时间,并提高了涂布成膜的质量。并提高了涂布成膜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及其涂布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复合膜制备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及其涂布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背光模组中具有增亮作用和扩散作用的光学薄膜一般包括增亮膜、微透镜膜、扩散膜三种。随着液晶显示近年来朝着“大尺寸”,“轻薄化”的趋势发展,高性能光学膜的需求将大量增加,在目前光学显示器超薄化趋势下,如何设计合适的产品将背光模组进一步减薄是各组件厂开始考虑的课题。因此将增光膜,微透镜膜,扩散膜等进行光学复合化,则因为其可以适应目前超薄化和大尺寸化的趋势,成为了一个新的研究焦点。
[0003]光学复合膜作为一种新型的光学膜升级品种,凭着较高的组装良率、较低的综合成本、良好的抗翘曲效果、更多的薄型化空间,已经成为光学膜的另一个新的制高点。
[0004]增亮膜因其具有较高的亮度,常被用来作为复合膜的其中一层或者多层材料的选择,增亮膜主要通过在基材上微复制一层微棱镜结构,把光学收集到有效视角范围内,可以提升液晶显示器的亮度,但是其结构规则,特别是棱镜结构作为最上层使用时容易产生干涉。微透镜膜兼具光学增亮膜和光学扩散膜的功能,用于增强发光面的亮度以及扩宽光学视角,因此,微透镜膜不仅可以提高液晶显示器的光学增益,同时具有一定的散射光线的雾化效果,可以提升遮盖性,常常被用来设计为复合膜的上层材质;但常规的微透镜膜多为规则的透镜结构,也存在较为严重的干涉问题。扩散膜是在基材表面涂布大小不同的粒子而成的无规排布的扩散结构,因而具有较高的遮盖性和光散射性,作为复合膜上层使用时较不容易产生干涉,但是亮度不高。另外,以上产品存在以下一种或几种缺点:(1)微透镜膜一般是雕刻成大小一样的规则的微透镜结构,易产生干涉;(2)扩散膜的扩散面一般是由胶水和粒子组成,由于折射率的差异产生多次折射和散射亮度降低;(3)扩散膜由于粒子较多,在裁切、运输和组装的过程中易产生掉粒子等问题。
[0005]为解决这一问题,我们应当尝试改变复合膜的基础构型,即在PET膜背面背涂扩散膜涂料,为减少生产环境可能对环境造成的污染,需将使用水性体系取代溶剂体系来降低有机溶剂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但不易分散的光扩散粒子在水性环境中分散度受限,若添加大量的乳化剂则会增加有机物的排放,与环保的要求背道而驰。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及其涂布方法。
[0007]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准备质量分数为70~95份的水性聚氨酯环境,将水性聚氨酯环境置入超声搅拌设备,以35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震荡搅拌;
[0009]S2、水性聚氨酯环境震荡搅拌5min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5~0.8份的纳米二氧化
钛,升温至45℃并持续震荡搅拌15min;
[0010]S3、取质量分数0.2~4份的光扩散粒子,加入质量分数为0.6~9份的乙醇凝胶中,并200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震荡搅拌15min;
[0011]S4、将S3中获得的混合物加入S2中的混合物中,升温至79℃,以35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震荡搅拌40min,随后对搅拌完成的混合物降温至25℃。并加入功能性助剂,继续搅拌10min,制得水性扩散膜涂料的成品。
[0012]作为优选的,所述功能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和成膜助剂。
[0013]作为优选的,所述润湿分散剂包括改性聚酯分散剂,所述改性聚酯分散剂的添加量按质量分数计为1~15份。
[0014]作为优选的,所述成膜助剂包括丙二醇。
[0015]作为优选的,S4中成品出品前调节pH值至7.5~8。
[0016]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涂布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7]S1、将制得的水性扩散膜涂料成品置于料筒中,维持40℃的温度并持续搅拌,并在料筒下方连接阵列设置的挤出头,挤出头上配置有对应的独立超声搅拌组件和加热组件;
[0018]S2、以100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对挤出头部分持续震荡搅拌并保持挤出温度为60℃;
[0019]S3、每个独立的挤出头的行进方向后方设置有对应的旋转刮片机构,同一行的挤出头配置有对应的平板刮片机构,挤出头处挤出对应位置的水性扩散膜涂料成品,首先由旋转刮片机构对对应点位的水性扩散膜涂料成品进行旋涂,随后平板刮片机构对均匀旋涂开的水性扩散膜涂料成品进行刮片作业;
[0020]S4、对刮平的水性扩散膜涂料成品降温阴干,增加其粘结强度,随后送入烘箱,加热至85℃,最终烘干成膜。
[0021]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除了水性聚氨酯环境外无需添加额外的乳化剂,有效减少了排放污染;
[0022](2)成品配置时间仅需85min,相比于原先的5~6小时配置时间大为缩短;
[0023](3)成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涂布成膜的均匀度更高,有效避免出现结团、拉线等情况。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也可以是通讯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的间接连接,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6]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不再赘述。
[0027]实施例1: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8]S1、准备质量分数为70~95份的水性聚氨酯环境,将水性聚氨酯环境置入超声搅拌设备,以35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震荡搅拌;
[0029]S2、水性聚氨酯环境震荡搅拌5min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5~0.8份的纳米二氧化钛,升温至45℃并持续震荡搅拌15min;
[0030]S3、取质量分数0.2~4份的光扩散粒子,加入质量分数为0.6~9份的乙醇凝胶中,并200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震荡搅拌15min;
[0031]S4、将S3中获得的混合物加入S2中的混合物中,升温至79℃,以35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震荡搅拌40min,随后对搅拌完成的混合物降温至25℃。并加入功能性助剂,功能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和成膜助剂,润湿分散剂包括改性聚酯分散剂,改性聚酯分散剂的添加量按质量分数计为1~15份,成膜助剂包括丙二醇,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准备质量分数为70~95份的水性聚氨酯环境,将水性聚氨酯环境置入超声搅拌设备,以35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震荡搅拌;S2、水性聚氨酯环境震荡搅拌5min后加入质量分数为0.5~0.8份的纳米二氧化钛,升温至45℃并持续震荡搅拌15min;S3、取质量分数0.2~4份的光扩散粒子,加入质量分数为0.6~9份的乙醇凝胶中,并200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震荡搅拌15min;S4、将S3中获得的混合物加入S2中的混合物中,升温至79℃,以350微米波长的超声波持续震荡搅拌40min,随后对搅拌完成的混合物降温至25℃。并加入功能性助剂,继续搅拌10min,制得水性扩散膜涂料的成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助剂包括润湿分散剂和成膜助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性扩散膜涂料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湿分散剂包括改性聚酯分散剂,所述改性聚酯分散剂的添加量按质量分数计为1~15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辉常国岭徐保峰李钢锁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乐凯锦富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