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蒋林利专利>正文

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6012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池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一侧的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的一侧插接有进液管,所述第一池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池体的内部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厌氧池、好氧池和微氧池。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污水中碳污染物高效降解,最后流入微氧池内部的污水经过短程硝化和反硝化人工湿地处理,在曝气和植物根系泌氧的协同作用下,使水中的溶解有少量的氧气,为短程硝化反硝化提供了适宜的环境,使得污水中的氮污染物得到高效去除。得到高效去除。得到高效去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是涉及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工湿地是根据天然湿地净化污水的原理,通过人工建造和监督控制来强化其净化能力的污水处理技术。它是由透水性的基质、植物、水体、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种群和动物共同组成的复合系统。污水在人工湿地中经过包括生物降解、过滤、沉淀和吸附等作用处理后,污水中的有机化合物、悬浮固体、一些含氮化合物、磷和病原菌都得到了极大的削减。
[0003]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4291445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处理池,所述污水处理池包括反硝化层和土壤层;所述土壤层位于所述反硝化层上方或下方;所述污水处理池长度≥1m,并且长宽比≥3;所述污水处理池设有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土壤层上种植有植物;所述反硝化层由硫磺颗粒、植物茎叶碎段和碎石组成。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脱氮污水处理的方法。本专利技术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具有成本低、污水脱氮效果好的优点。
[0004]但是上述装置还存在以下不足之处,上述处理装置为垂直流人工湿地,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堵塞,堵塞不仅会引起湿地过水能力的降低,还会导致大量污水壅积在湿地表面并阻隔氧气向基质层内扩散,降低湿地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使出水水质达不到设计标准,此外堵塞还会缩短人工湿地的运行寿命。因此,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及污水处理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在长时间使用后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堵塞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池体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一侧的第二池体,所述第一池体的一侧插接有进液管,所述第一池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池体的内部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厌氧池、好氧池和微氧池,所述好氧池与所述微氧池的内部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厌氧池、所述好氧池和所述微氧池内部设置有疏通组件,所述第一池体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料层,所述第一填料层的密度从左至右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填料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种植层,所述第一种植层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植被层,所述第一池体的一侧插接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第一池体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池体的上方,所述第二池体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与所述第二池体围成有复氧池、反应池和养殖池,所述复氧池与所述反应池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填料层,所述复氧池的内部设置有增氧组件,所述反应池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厌氧氨氧化酶层和第二种植层,所述第二种植层的顶部种植有第二植被层,所
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槽,所述好氧池的内部设置有扰流板,所述扰流板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的底部内壁相分离。
[0007]进一步,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第一池体一侧等距离分布的曝气管,所述曝气管的一端插接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一侧插接有进气管,所述曝气管的底部外壁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气管,位于所述微氧池内的出气管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斗,所述连接斗的内径小于所述出气管的内径。
[0008]进一步,所述疏通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第一池体内部的反冲洗管,所述反冲洗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顶部插接有进水管,所述反冲洗管的顶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喷管,所述喷管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一池体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所述泵体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插接有抽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抽液槽。
[0009]进一步,所述喷管的圆周内壁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所述弯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所述橡胶塞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橡胶塞的顶部直径与所述喷管的内径相同,所述喷管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斜柱,所述斜柱远离所述喷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位于所述喷管的正上方,所述喷管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橡胶塞的圆周外壁开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块与所述限位槽相互卡接。
[0010]进一步,所述增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隔板一侧内壁的横杆,所述横杆的顶部外壁固定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板,所述第一导流板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导流板与所述第二导流板的连接处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二导流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圆槽。
[0011]进一步,另一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一侧外壁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的圆周外壁设置有等距离呈圆形分布的齿杆。
[0012]进一步,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布水板,所述布水板位于所述增氧组件的正下方,所述布水板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布水孔,所述布水孔的内径从右至左逐渐增大。
[0013]进一步,另一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挡水板,所述挡水板的顶部与所述通槽的顶部内壁位于同一水平面。
[0014]进一步,所述第二填料层的内部设置有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隔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弧形板设置于所述通槽的一侧。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方法,处理方法如下:
[0016]步骤S1:污水通过进液管进入第一池体内部的厌氧池,通过厌氧池内部的人工湿地环境中降解掉大部分难降解有机物,经过厌氧池处理后的污水再流入好氧池内部的碳氧化湿地中,工作人员通过曝气管和进气管向好氧池和微氧池中鼓入氧气,在好氧池顶部第一种植层植物根系泌氧的协同作用下,使水中的溶解有较多的氧气,从而能够对污水中碳污染物高效降解,最后流入微氧池内部的污水经过短程硝化和反硝化人工湿地处理,在微曝气和植物根系泌氧的协同作用下,使水中的溶解有少量的氧气,为短程硝化反硝化提供
了适宜的环境,使得污水中的氮污染物得到高效去除;
[0017]步骤S2:经过第一池体处理后的污水由导流管流入第二池体内部的复氧池中,由于导流管与复氧池顶部设置的第一导流板具有一定的高度差,因此可以使污水下落的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力势能并形成薄水层,随后薄水层落在第一导流板顶部,污水沿第一导流板的平滑曲面下降使得其流速加大,之后污水靠惯性流经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连接处的凹槽发生水跃,在整个过程中水流发生一次水跃,并加强了水流紊动,大大增加水流和空气接触面积,同时复氧池顶部设置有多个导流板,污水依次经过多次水跃,溶氧量逐渐增加,污水在落入反应池前会与设置在第二隔板一侧外壁的转动辊相撞击,从而能够使污水随着转动辊的转动而做圆周运动,有效的增加了污水中氧气的溶解量,最后达到复氧要求,在污水与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包括第一池体(1)和设置于所述第一池体(1)一侧的第二池体(17),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池体(1)的一侧插接有进液管(2),所述第一池体(1)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等距离分布的第一隔板(4),所述第一隔板(4)的一侧开设有开口,所述开口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溢流管(9),所述溢流管(9)的圆周外壁设置有控制阀,所述第一池体(1)的内部从左至右分别设置有厌氧池(3)、好氧池(11)和微氧池(27),所述好氧池(11)与所述微氧池(27)的内部设置有曝气组件,所述厌氧池(3)、所述好氧池(11)和所述微氧池(27)内部设置有疏通组件,所述第一池体(1)的内部填充有第一填料层(5),所述第一填料层(5)的密度从左至右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填料层(5)的顶部设置有第一种植层(12),所述第一种植层(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植被层(10),所述第一池体(1)的一侧插接有导流管(13),所述导流管(13)远离所述第一池体(1)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二池体(17)的上方,所述第二池体(17)的内部固定连接有第二隔板(14),所述第二隔板(14)与所述第二池体(17)围成有复氧池(23)、反应池(19)和养殖池(16),所述复氧池(23)与所述反应池(19)内部均设置有第二填料层(18),所述复氧池(23)的内部设置有增氧组件,所述反应池(19)的内部分别设置有厌氧氨氧化酶层(20)和第二种植层(48),所述第二种植层(48)的顶部种植有第二植被层(15),所述第二隔板(14)的一侧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通槽(21),所述好氧池(11)的内部设置有扰流板(26),所述扰流板(26)的底部与所述好氧池(11)的底部内壁相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第一池体(1)一侧等距离分布的曝气管(24),所述曝气管(24)的一端插接有布气管,所述布气管的一侧插接有进气管(25),所述曝气管(24)的底部外壁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出气管(49),位于所述微氧池(27)内的出气管(49)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斗(50),所述连接斗(50)的内径小于所述出气管(49)的内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疏通组件包括插接在所述第一池体(1)内部的反冲洗管(28),所述反冲洗管(28)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布水管,所述布水管的顶部插接有进水管,所述反冲洗管(28)的顶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喷管(30),所述喷管(30)的内部设置有密封组件,所述第一池体(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泵体(6),所述泵体(6)的顶部外壁插接有回流管,所述回流管的底部插接有等距离分布的连接管(8),所述连接管(8)的一端插接有抽液管(7),所述抽液管(7)的底部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抽液槽。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0)的圆周内壁开设有滑槽(29),所述滑槽(29)的两侧内壁均滑动连接有滑块(31),所述滑块(31)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弯杆(32),所述弯杆(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橡胶塞(35),所述橡胶塞(35)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所述橡胶塞(35)的顶部直径与所述喷管(30)的内径相同,所述喷管(30)的圆周外壁固定连接有斜柱,所述斜柱远离所述喷管(3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罩(34),所述防护罩(34)位于所述喷管(30)的正上方,所述喷管(30)的圆周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块(33),所述橡胶塞(35)的圆周外壁开设有限位槽(36),所述限位块(33)与所述限位槽(36)相互卡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氧组件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隔板(14)一侧内壁的横杆(43),所述横杆(43)的顶部外壁固定连
接有支撑柱(47),所述支撑柱(47)的一端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导流板(37),所述第一导流板(37)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导流板(38),所述第一导流板(37)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第二导流板(38)的水平高度,所述第一导流板(37)与所述第二导流板(38)的连接处形成有凹槽,所述第二导流板(38)的顶部外壁开设有等距离分布的圆槽(3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湿地脱氮污水处理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亮蒋林利
申请(专利权)人:蒋林利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