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600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3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具体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磁性颗粒在污水污泥处理多次循环处理之后,依旧保持高清洁度的污水处理效果,使得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磁性颗粒可有效进行长期循环使用,污水处理稳定性佳,儿茶素对纳米四氧化三铁进行功能化处理,壳聚糖与纳米四氧化三铁形成复合纳米微球,支化聚乙烯亚胺对纳米四氧化三铁进行修饰处理,聚合氯化铝和纳米二氧化锆与纳米四氧化三铁进行球磨包覆处理,可有效加强复合磁性颗粒中原料的接触结合效果,稳定性佳;儿茶素、支化聚乙烯亚胺、纳米二氧化锆、聚合氯化铝与壳聚糖立体网络进行复合,使得复合磁性颗粒稳定性更佳,性能更加稳定。性能更加稳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生活污水是居民日常生活中排出的废水,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尿素,氨氮等)和大量病原微生物(如寄生虫卵和肠道传染病毒等)。存在于生活污水中的有机物极不稳定,容易腐化而产生恶臭。细菌和病原体以生活污水中有机物为营养而大量繁殖,可导致传染病蔓延流行。因此,生活污水排放前必须进行处理。常规混凝技术通过向污水中投加混凝剂、絮凝剂等化学药剂,使胶体和悬浮态污染物聚结成大的絮凝体,进而通过沉淀去除污泥。磁强化混凝技术通过投加可循环使用的磁性物质,形成以磁种为核心的高密度、结构紧实性的磁性絮体,具有药剂消耗量小、停留时间短、占地面积小的优势。
[0003]现有的磁性颗粒污水污泥处理中回收利用后的产品,重新使用时性能严重下降,会严重影响后续污水污泥处理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
[0005]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具体处理步骤如下:
[0006]步骤一:将待处理的污水通入到混凝池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处理10~20分钟后,再将污水通入到磁混池中;
[0007]步骤二:将复合磁性颗粒加入到磁混池中,超声处理20~30分钟后,再将污水通入到絮凝池中;
[0008]步骤三:将絮凝剂加入到絮凝池中,搅拌处理10~20分钟后,再将污水通入到沉淀池中,静置直到絮凝完全沉降,得到污泥和水液,将水液排出;
[0009]步骤四:将污泥加入到高速剪切机中进行强力搅拌分散后,通过磁鼓分离机回收复合磁性颗粒,复合磁性颗粒回投至磁混池中,实现复合磁性颗粒的循环利用,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
[0010]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搅拌转速为130~140RPM,在混凝池中所述混凝剂的加入量为130~150mg/L;在步骤二中,超声频率为1.6~1.8MHz,超声功率为300~400W,在磁混池中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加入量为500~700mg/L;在步骤三中,搅拌转速为60~80RPM,在絮凝池中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13~15mg/L;
[0011]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搅拌转速为130RPM,在混凝池中所述混凝剂的加入量为130mg/L;在步骤二中,超声频率为1.6MHz,超声功率为300W,在磁混池中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加入量为500mg/L;在步骤三中,搅拌转速为60RPM,在絮凝池中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
13mg/L;
[0012]进一步的,在步骤一中,搅拌转速为135RPM,在混凝池中所述混凝剂的加入量为140mg/L;在步骤二中,超声频率为1.7MHz,超声功率为350W,在磁混池中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加入量为600mg/L;在步骤三中,搅拌转速为70RPM,在絮凝池中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14mg/L;
[0013]所述混凝剂为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和三氯化铁中的一种;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亚胺;所述复合磁性颗粒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8~3.4%的儿茶素、9.6~10.2%的壳聚糖、2.6~3.2%的支化聚乙烯亚胺、2.6~3.2%的纳米二氧化锆、4.5~5.3%的聚合氯化铝,其余为纳米四氧化三铁;
[0014]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步骤如下:
[0015]S1: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儿茶素、壳聚糖、支化聚乙烯亚胺、纳米二氧化锆、聚合氯化铝、纳米四氧化三铁;
[0016]S2:将步骤S1中的纳米四氧化三铁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处理10~15分钟,得到混合料A;
[0017]S3:将步骤S1中的儿茶素、壳聚糖、支化聚乙烯亚胺、聚合氯化铝加入到步骤S2中制得的混合料A中,水热超声处理20~30分钟,得到混合料B;
[0018]S4:将步骤S3中制得的混合料B进行静电纺丝处理,得到复合磁性纳米纤维;
[0019]S5:将步骤S4中制得的复合磁性纳米纤维与步骤S1中的纳米二氧化锆加入到行星式球磨机中球磨处理,过筛得到粒度为5~10μm的复合磁性颗粒。
[0020]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磁性颗粒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8%的儿茶素、9.6%的壳聚糖、2.6%的支化聚乙烯亚胺、2.6%的纳米二氧化锆、4.5%的聚合氯化铝、77.9%的纳米四氧化三铁。
[0021]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磁性颗粒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4%的儿茶素、10.2%的壳聚糖、3.2%的支化聚乙烯亚胺、3.2%的纳米二氧化锆、5.3%的聚合氯化铝、74.7%的纳米四氧化三铁。
[0022]进一步的,所述复合磁性颗粒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3.1%的儿茶素、9.9%的壳聚糖、2.9%的支化聚乙烯亚胺、2.9%的纳米二氧化锆、4.9%的聚合氯化铝、76.3%的纳米四氧化三铁。
[0023]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纳米四氧化三铁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5~7,超声频率为1.2~1.4MHz,超声功率为400~500W;在步骤S3中,超声频率为21~23KHz,超声功率为900~1100W,水热温度为55~65℃;在步骤S4中,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1~13KV,接收距离12~14cm,纺丝液流速1.1~1.5ml/h;在步骤S5中,行星式球磨机的公转速度为480~540r/min;自转速度为960~1080r/min;功率28~30KW。
[0024]进一步的,在步骤S2中,纳米四氧化三铁与去离子水的重量比为:1:6,超声频率为1.3MHz,超声功率为450W;在步骤S3中,超声频率为22KHz,超声功率为1000W,水热温度为60℃;在步骤S4中,静电纺丝的电压为12KV,接收距离13cm,纺丝液流速1.3ml/h;在步骤S5中,行星式球磨机的公转速度为510r/min;自转速度为1020r/min;功率29KW。
[002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26]1、采用本专利技术的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制备的脱硫灰,磁性颗粒在污水污
泥处理多次循环处理之后,依旧保持高清洁度的污水处理效果,使得在污水处理过程中使用的磁性颗粒可有效进行长期循环使用,污水处理稳定性佳,污水处理过程中,待处理污水首先与混凝剂反应,接着在磁混池中与复合磁性颗粒碰撞形成以磁种为“核心”的微小絮体,进一步在絮凝剂的吸附架桥作用下形成大而密实的磁性絮团,最后污水裹杂着磁性絮团进入沉淀池,磁性絮团与水在重力作用下分离,进入磁种回收系统,被高剪切机打散,剩余污泥排出,复合磁性颗粒被磁鼓回收后在自控下配置成一定浓度的溶液回投至混凝反应池,实现复合磁性颗粒的循环利用;儿茶素对纳米四氧化三铁进行功能化处理,可有效加强复合磁性颗粒对污水中的重金属进行吸附去除处理;壳聚糖与纳米四氧化三铁形成复合纳米微球,可进一步加强对污水的吸附净化处理效果;支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处理步骤如下:步骤一:将待处理的污水通入到混凝池中,加入混凝剂,进行搅拌处理10~20分钟后,再将污水通入到磁混池中;步骤二:将复合磁性颗粒加入到磁混池中,超声处理20~30分钟后,再将污水通入到絮凝池中;步骤三:将絮凝剂加入到絮凝池中,搅拌处理10~20分钟后,再将污水通入到沉淀池中,静置直到絮凝完全沉降,得到污泥和水液,将水液排出;步骤四:将污泥加入到高速剪切机中进行强力搅拌分散后,通过磁鼓分离机回收复合磁性颗粒,复合磁性颗粒回投至磁混池中,实现复合磁性颗粒的循环利用,剩余污泥进入污泥处理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搅拌转速为130~140RPM,在混凝池中所述混凝剂的加入量为130~150mg/L;在步骤二中,超声频率为1.6~1.8MHz,超声功率为300~400W,在磁混池中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加入量为500~700mg/L;在步骤三中,搅拌转速为60~80RPM,在絮凝池中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13~15mg/L。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搅拌转速为130RPM,在混凝池中所述混凝剂的加入量为130mg/L;在步骤二中,超声频率为1.6MHz,超声功率为300W,在磁混池中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加入量为500mg/L;在步骤三中,搅拌转速为60RPM,在絮凝池中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13mg/L。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步骤一中,搅拌转速为135RPM,在混凝池中所述混凝剂的加入量为140mg/L;在步骤二中,超声频率为1.7MHz,超声功率为350W,在磁混池中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加入量为600mg/L;在步骤三中,搅拌转速为70RPM,在絮凝池中所述絮凝剂的加入量为14mg/L。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生活污水中污泥的处理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剂为硫酸铝、聚合硫酸铁、聚合氯化铝铁和三氯化铁中的一种;所述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或聚乙烯亚胺;所述复合磁性颗粒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包括:2.8~3.4%的儿茶素、9.6~10.2%的壳聚糖、2.6~3.2%的支化聚乙烯亚胺、2.6~3.2%的纳米二氧化锆、4.5~5.3%的聚合氯化铝,其余为纳米四氧化三铁;所述复合磁性颗粒的制备工艺,具体制备步骤如下:S1:按照上述重量百分比,称取儿茶素、壳聚糖、支化聚乙烯亚胺、纳米二氧化锆、聚合氯化铝、纳米四氧化三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灵怡郭士义龚燕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电站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