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IDEC株式会社专利>正文

致动器单元以及安全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287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不仅仅能够在与插入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上吸收相对于致动器插入孔的错位而且还能够提高耐久性的致动器单元以及安全开关。在致动器单元(3),设置有:致动器(3A),其具有能够插入于致动器插入孔(20)的前端部(30);以及基座部(3B),其将致动器(3A)的基端部(34)支撑为在与致动器(3A)相对于致动器插入孔(20)的插入方向亦即箭头(A)方向相交叉的箭头(B)方向上借助球轴承(35)而移动自如。致动器(3A)的前端部(30)与致动器插入孔(20)之间的错位是通过致动器(3A)的基端部(34)借助球轴承(35)的移动而被吸收。(34)借助球轴承(35)的移动而被吸收。(34)借助球轴承(35)的移动而被吸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致动器单元以及安全开关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致动器单元以及具备该致动器单元的安全开关。

技术介绍

[0002]在设置有机床或工业用机器人等等工业用机械的危险区域的出入口,设置有根据门的开闭状态而进行接通/断开的安全开关。
[0003]一般情况下,安全开关具备:致动器,其配置于门侧;以及开关主体,其配置在壁侧,具有致动器插入孔,且根据内部的操作杆的动作来切换接点,在门关闭时,门侧的致动器被插入于壁侧的开关主体的致动器插入孔,开关主体的内部的操作杆进行移动,来切换接点。
[0004]在这样的安全开关中,因为门的晃动或门自身的错位等原因,致动器相对于致动器插入孔而出现错位,其结果,在门关闭时,有时会发生致动器无法顺畅地插入于致动器插入孔中的情形。因此,为了防止发生这样的情形,至此采取了各种各样的对策。
[0005]例如,在日本特开2017-91877号公报所记载的致动器中,使操作钥匙(2)以能够摆动的方式支撑于基座(3),而且通过扭簧(41)的作用力,使摆动后的操作钥匙(2)恢复到基准位置,由此,即便是在门的晃动较大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钥匙(2)插入时使操作钥匙(2)进行摆动,也能够使得操作钥匙(2)插入于开关主体的钥匙插入口(103、104)(参照该公报的段落[0037]、[0038]、[0044]、图1、图13~图15)。
[0006]在日本特开平8-138500号公报所记载的钥匙开关中,将操作钥匙(3)的钥匙主体(9)以滑动自如的方式设置于保持部(8)的支轴部(12),而且通过弹性体(13)的作用力,使得钥匙主体(9)配置在滑动中立位置,由此,即便是在操作钥匙(3)与开关主体(2)出现了组装误差或错位的情况下,通过在操作钥匙(3)插入时操作钥匙(3)进行滑动移动,也能够使得操作钥匙(3)插入于开关主体(2)的钥匙孔(6)(参照该公报的段落[0009]、[0020]、图1~图3)。
[0007]在日本特开平11-317132号公报所记载的安全开关用驱动件中,能够将钥匙(2)的基部(3)安装成借助圆形的PTFE制滑动轴承(或者滚柱轴承)(9)而在保持器(1)滑动,而且通过弹簧(10)而将钥匙(2)向中心位置施力,由此使钥匙(2)的基部(3)沿着滑动轴承(9)的安装面进行位移,这样也就能够对驱动件与安全开关的插入槽之间的不匹配进行校正(参照该公报的权利要求1、段落[0011]、[0012]、图1、图3、图4)。
[0008]现有技术文献
[0009]专利文献
[0010]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7-91877号公报(参照段落[0037]、[0038]、[0044]、图1、图13~图15)
[0011]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8-138500号公报(参照段落[0009]、[0020]、图1~图3)
[0012]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11-317132号公报(参照权利要求1、段落[0011]、[0012]、图1、图3、图4)

技术实现思路

[0013]在日本特开2017-91877号公报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在操作钥匙(2)与开关主体(100)的钥匙插入口(103、104)之间出现错位时,当操作钥匙(2)向钥匙插入口(103、104)插入时,通过操作钥匙(2)进行摆动,能够吸收错位,因此,针对操作钥匙(2)的摆动方向(亦即摆动面内)的错位就能够应对,但是,针对在与摆动方向相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上的错位则无法应对。
[0014]在日本特开平8-138500号公报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在操作钥匙(3)的钥匙主体(9)与开关主体(2)的钥匙孔(6)之间出现错位时,当钥匙主体(9)向钥匙孔(6)插入时,通过钥匙主体(9)进行滑动移动,能够吸收错位,因此,针对钥匙主体(9)的滑动方向(亦即滑动面内)的错位就能够应对,但是,针对在与滑动方向相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上的错位则无法应对。
[0015]对此,在日本特开平11-317132号公报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在钥匙(2)与安全开关的插入槽之间出现错位时,当钥匙(2)向插入槽插入时,通过钥匙(2)沿着滑动轴承(9)的安装面进行移动,能够吸收错位,因此,针对任意的方向的错位都能够应对。
[0016]然而,在钥匙(2)与安全开关的插入槽之间出现错位的状态下关闭门时,伴随着门的惯性就会有过大的冲击负载作用于钥匙(2)的基部(3),这会保持不变地随即作用于PTFE制滑动轴承,因此,PTFE制滑动轴承有可能出现破损,从而耐久性会出现问题。另外,在日本特开平11-317132号公报所记载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中,虽然记载了可以替换PTFE制滑动轴承而使用滚柱轴承的描述,但在使用滚柱轴承的情况下,由于钥匙(2)的基部(3)只能在滚柱轴承的滚动方向进行位移,因此,虽然能够应对滚动方向上的错位,但无法应对与滚动方向相交叉(例如正交)的方向上的错位。
[0017]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种以往的情况而完成的,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在于,提供一种不仅仅能够在与插入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上吸收相对于致动器插入孔的错位而且还能够提高耐久性的致动器单元。
[0018]本专利技术所涉及的致动器单元具备:致动器,其具有能够插入于致动器插入孔的前端部;以及基座部,其将致动器的基端部支撑为在与致动器相对于致动器插入孔的插入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借助球轴承而移动自如,致动器的前端部与致动器插入孔之间的错位是通过致动器的基端部借助球轴承的移动而被吸收。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致动器的基端部以在与致动器的插入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借助球轴承而移动自如的方式被支撑于基座部,而且,致动器的前端部与致动器插入孔之间的错位是通过致动器的基端部借助球轴承的移动而被吸收,因此,在与插入方向相交叉的任意方向上能够吸收相对于致动器插入孔的错位。而且,根据本专利技术,由于致动器的基端部借助球轴承而被支撑,因此,在出现相对于致动器插入孔的错位时,即便是在过大的负载作用于致动器的前端部而导致过大的推力负载作用到了致动器的基端部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球轴承可靠地对致动器的基端部进行支承,据此,能够提高致动器单元的耐久性。另外,由于滚动摩擦远小于滑动摩擦,因此,通过使用球轴承,相比于使用滑动轴承的情况而言能够减小摩擦系数,据此,能够实现致动器的顺畅的移动,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耐久性。
[0020]本专利技术中,致动器的基端部具有将多个球保持成旋转自如的保持部,由各球以及保持部来构成球轴承。
[0021]本专利技术中,致动器的前端部具有凸圆弧状面或者倾斜面。这种情况下,当因为错位而导致前端部与致动器插入孔的开口缘部抵接时,致动器的基端部能够顺畅地进行移动。
[0022]本专利技术中,在基座部设置有:对致动器从其外周侧弹性地进行支撑的第1弹性支撑部件。这种情况下,利用第1弹性支撑部件的作用力能够使移动后的致动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0023]本专利技术中,致动器具有在前端部与基端部之间延伸的轴部,基座部具有以允许基端部的移动的方式而供轴部插通的开孔。
[0024]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致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单元具备:致动器,其具有能够插入于致动器插入孔的前端部;以及基座部,其将所述致动器的基端部支撑为在与所述致动器相对于所述致动器插入孔的插入方向相交叉的方向上借助球轴承而移动自如,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前端部与所述致动器插入孔之间的错位是通过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端部借助所述球轴承的移动而被吸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的所述基端部具有将多个球保持成旋转自如的保持部,由所述各球以及所述保持部来构成所述球轴承。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部具有凸圆弧状面或者倾斜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基座部设置有:对所述致动器从其外周侧弹性地进行支撑的第1弹性支撑部件。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致动器单元,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具有在所述前端部与所述基端部之间延伸的轴部,所述基座部具有以允许所述基端部的所述移动的方式而供所述轴部插通的开孔。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致动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福井孝男藤谷繁年釜谷拓次山野雅丈
申请(专利权)人:IDEC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