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51368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07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显示基板包括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弹性电极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弹性电极柱上的多个第二寻址电极和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包括寻址电路和多个第一寻址电极,所述寻址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寻址电极提供第一静电电压,并向所述第二寻址电极提供第二静电电压;所述第一静电电压和第二静电电压用于控制弹性电极柱的偏转角度。本公开通过弹性电极柱改变发光元件的偏转方向,从而实现了裸眼3D显示,并克服了现有裸眼3D显示方案观察范围小(纵向最佳观看距离比较固定、横向观察视点少),画面连续性差等诸多问题,提高了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提高了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提高了显示亮度和显示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但不限于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3D显示技术的主要原理是使观看者的左眼和右眼分别接收到不同的图像,左、右眼两种图像经过人的大脑分析并重叠,从而使观看者感知到图像画面的层次感,进而产生立体感。其中,3D裸眼显示技术是3D显示技术的的研究热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备方法、驱动方法、显示装置,能够改变发光元件的偏转方向,从而实现裸眼3D显示。
[0004]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包括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弹性电极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弹性电极柱上的多个第二寻址电极和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包括寻址电路和多个第一寻址电极,所述寻址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寻址电极提供第一静电电压,并向所述第二寻址电极提供第二静电电压;所述第一静电电压和第二静电电压用于控制弹性电极柱的偏转角度。
[000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多个所述弹性电极柱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电极柱与n个第一寻址电极相对应,所述n个第一寻址电极对称分布在对应的所述弹性电极柱的四周,n为大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
[00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相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相等。
[0007]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弹性电极柱包括第一弹性电极柱、包裹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的第一弹性绝缘层、包裹所述第一弹性绝缘层的第二弹性电极柱和包裹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的第二弹性绝缘层;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
[00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的高度。
[000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的顶端,并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的顶端,并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固定连接。
[001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寻址电极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包裹所述第二弹性绝缘层;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与所述寻址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二弹性电极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水平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层。
[0011]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和第二电极为阴极;或者,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一电极为阴极,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和第二电极为阳极。
[001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为Mini-LED芯片、Micro-LED芯片、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量子点发光二极管。
[0013]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前任一所述的显示基板。
[0014]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
[0015]形成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包括寻址电路和多个第一寻址电极;
[0016]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形成多个弹性电极柱;
[0017]在所述弹性电极柱上形成第二寻址电极的竖直部,在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电路基板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水平部;
[0018]在所述弹性电极柱上安装所述发光元件,使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水平部与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竖直部连接,所述寻址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寻址电极提供第一静电电压,并向所述第二寻址电极提供第二静电电压;所述第一静电电压和第二静电电压用于控制弹性电极柱的偏转角度。
[0019]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形成多个弹性电极柱,包括:形成第一弹性电极柱;形成包裹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的第一弹性绝缘层;形成包裹所述第一弹性绝缘层的第二弹性电极柱;形成包裹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的第二弹性绝缘层。
[0020]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在所述弹性电极柱上安装所述发光元件,包括:在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二弹性电极柱的表面分别涂覆导电胶;将所述发光元件转移至弹性电极柱上,使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水平部与第二寻址电极的竖直部连接,并使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通过所述导电胶分别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二弹性电极柱对位连接;加热所述导电胶,固定发光元件。
[0021]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基板的驱动方法,应用于如前所述的显示基板,所述驱动方法包括:
[0022]所述寻址电路向所述第一寻址电极提供第一静电电压,向所述第二寻址电极提供第二静电电压;当显示模式为2D模式时,多个所述第一寻址电极的第一静电电压与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第二静电电压的极性相同;当显示模式为3D模式时,多个所述第一寻址电极中的一部分第一寻址电极的第一静电电压与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第二静电电压的极性相同,另一部分第一寻址电极的第一静电电压与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第二静电电压的极性不同。
[0023]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当所述显示模式为2D模式时,多个所述第一寻址电极的第一静电电压与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第二静电电压均为正电压;
[0024]当所述显示模式为3D模式时,多个所述第一寻址电极中的一部分第一寻址电极的第一静电电压为正电压,另一部分第一寻址电极的第一静电电压为负电压,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第二静电电压为正电压。
[0025]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当所述显示模式为3D模式时,对于任意一组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第二发光元件和第三发光元件在空间中形成的一个视点,最佳观看距离H、3D最近观看区域到最佳观看区域的距
离H1、3D最远观看区域到最佳观看区域的距离H2通过如下方式计算:
[0026]根据所述第一寻址电极和第二寻址电极之间的静电力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的偏转角度α1、所述第二发光元件的偏转角度α2和所述第三发光元件的偏转角度α3;
[0027]分别计算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的中心位置到最佳观看区域的中心位置在水平方向上的距离L1、L2、L3,以及最佳观看距离H:
[0028]tanα1=b1/a1=L1/H;
[0029]tanα2=b2/a2=L2/H;
[0030]tanα3=b3/a3=L3/H;
[0031]L2-L1=0.5*c1+d1+0.5*c2;
[0032]L3-L2=0.5*c2+d2+0.5*c3;
[0033]其中,c1、c2、c3分别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的宽度;a1、a2、a3分别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的水平方向宽度,α1、α2、α3分别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的偏转角度;b1、b2、b3分别为所述第一发光元件至第三发光元件的垂直方向高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基板,包括电路基板、设置在所述电路基板上的多个弹性电极柱以及设置在所述多个弹性电极柱上的多个第二寻址电极和多个发光元件,其中:所述电路基板包括寻址电路和多个第一寻址电极,所述寻址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寻址电极提供第一静电电压,并向所述第二寻址电极提供第二静电电压;所述第一静电电压和第二静电电压用于控制弹性电极柱的偏转角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弹性电极柱中的至少一个所述弹性电极柱与n个第一寻址电极相对应,所述n个第一寻址电极对称分布在对应的所述弹性电极柱的四周,n为大于或等于4的自然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发光元件沿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阵列排布,所述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交叉,沿所述第一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相等,沿所述第二方向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元件之间的间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电极柱包括第一弹性电极柱、包裹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的第一弹性绝缘层、包裹所述第一弹性绝缘层的第二弹性电极柱和包裹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的第二弹性绝缘层;所述发光元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与所述第一电极连接,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与所述第二电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的高度小于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的高度。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的顶端,并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的顶端,并通过导电胶与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寻址电极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所述竖直部包裹所述第二弹性绝缘层;所述竖直部的一端与所述寻址电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水平部连接;所述水平部包括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暴露出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二弹性电极柱;所述发光元件与所述水平部之间设置有绝缘层。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一电极为阳极,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和第二电极为阴极;或者,所述第一弹性电极柱和第一电极为阴极,所述第二弹性电极柱和第二电极为阳极。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为Mini-LED芯片、Micro-LED芯片、有机发光二极管或者量子点发光二极管。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所述的显示基板。11.一种显示基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形成电路基板,所述电路基板包括寻址电路和多个第一寻址电极;在所述电路基板上形成多个弹性电极柱;在所述弹性电极柱上形成第二寻址电极的竖直部,在发光元件朝向所述电路基板的表面形成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水平部;在所述弹性电极柱上安装所述发光元件,使所述第二寻址电极的水平部与所述第二寻
址电极的竖直部连接,所述寻址电路用于向所述第一寻址电极提供第一静电电压,并向所述第二寻址电极提供第二静电电压;所述第一静电电压和第二静电电压用于控制弹性电极柱的偏转角度。1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浩伟李翔何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京东方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