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直流工具及直流工具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5074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9: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包、直流工具及直流工具组件。电池包用于向直流工具供电,电池包包括:输出组件,可拆卸地与直流工具电连接;至少两个电压输出支路;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包括:电芯组;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在所述电芯组和所述输出组件之间;电芯参数检测模块,所述电芯参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负载类型检测模块;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芯参数检测模块和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电连接;其中,所述输出组件在与第一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将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并联,在与第二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将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串联。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电池包的通用性。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电池包的通用性。发明专利技术可以提高电池包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直流工具及直流工具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直流工具及直流工具组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携带方便,动力电池包已经广泛地应用于诸如电钻、打草机、电锯、电磨头等直流工具中。现有的直流工具种类繁多,不同直流工具的性能参数不同,所需的供电电压不同,因此需要匹配不同输出电压的电池包。而且不同电压或相同电压供电的直流工具的负载有可能不同,因此形成的放电电流也不相同,因此电池包需要针对不同的负载匹配不同的保护点。
[0003]现有技术中,如果有不同电压电流需求的直流工具产品,必须准备不同输出电压和具有不同电流保护点的电池包,这样的使用方式造成了使用成本的提高。并且随着直流工具种类的增多,需准备的电池包数量也相应的增加,给存储和携带电池包带来了不便。因此,现有的电池包存在通用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直流工具及直流工具组件,以提高电池包的通用性。
[0005]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池包,用于向直流工具供电,所述电池包包括:
[0006]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可拆卸地与直流工具电连接;
[0007]至少两个电压输出支路,其中,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包括:
[0008]电芯组;
[0009]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在所述电芯组和所述输出组件之间,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来导通或关断所述电芯组和所述输出组件之间的连接;
[0010]电芯参数检测模块,所述电芯参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组的电学参数并将所述电学参数输出;
[0011]所述电池包还包括:
[0012]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的直流工具的负载并输出检测信号;
[0013]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芯参数检测模块和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学参数及所述检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关断;
[0014]其中,所述输出组件在与第一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将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并联后的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类型的直流工具,在与第二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将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串联后的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二类型的直流工具。
[0015]可选地,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保护阈值,以及判断所述电学参数是否达到所述保护阈值,并且在所述电学参数达到所述保护阈值时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关断。
[0016]可选地,当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输出第一检测信号;
[0017]当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二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输出第二检测信号;
[0018]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确定的保护阈值不同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确定的保护阈值。
[0019]可选地,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光耦合器、第一三极管和第一MOS管;
[0020]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入第一地信号,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级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极接入第二地信号,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入第一电压;
[0021]或者,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二MOS管;
[0022]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三极管的基极电连接,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二端、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二极和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二极均接入第三地信号,所述第二三极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和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二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一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二MOS管的第二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所述第六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七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入第二电压。
[0023]可选地,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包括:第十电阻和第十一电阻;
[0024]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一端用于输入电压信号;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为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直流工具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一端与所述第十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一电阻的第二端作为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0025]可选地,所述电芯参数检测模块包括:电芯管理芯片和电芯电流检测单元;
[0026]所述电芯管理芯片与所述电芯组及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电芯电流检测单元的第一端和第二端均与所述电芯管理芯片电连接;所述电芯电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组的电流;所述电学参数包括所述电芯组的电流。
[0027]可选地,所述电芯电流检测单元包括:第十二电阻、第十三电阻、第十四电阻、第十
五电阻、第一电容、第二电容和第三电容;
[0028]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十二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十三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十四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一端电连接,并作为所述电芯电流检测单元的第一端;所述第十五电阻的第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容的第二端电连接,并作为所述电芯电流检测单元的第二端;所述第一电容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容的第一端均接入第四地信号。
[0029]可选地,所述电芯组包括至少两个串联连接的电芯;
[0030]所述电芯的正极与所述电芯管理芯片的电压检测端对应电连接。
[0031]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工具,所述直流工具包括包括识别电阻、负载类型输出端和供电输入端;
[0032]所述识别电阻与所述负载类型输出端电连接,所述负载类型输出端用于与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电池包中的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供电输入端用于与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组件电连接。
[0033]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直流工具组件,所述直流工具组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提供的电池包和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直流工具;
[0034]所述直流工具中的负载类型输出端与所述电池包中的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电连接,所述直流工具中的供电输入端与所述电池包的输出组件电连接。...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用于向直流工具供电,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包括:输出组件,所述输出组件可拆卸地与直流工具电连接;至少两个电压输出支路,其中,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包括:电芯组;开关模块,所述开关模块连接在所述电芯组和所述输出组件之间,用于根据控制信号来导通或关断所述电芯组和所述输出组件之间的连接;电芯参数检测模块,所述电芯参数检测模块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用于检测所述电芯组的电学参数并将所述电学参数输出;所述电池包还包括: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用于检测与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的直流工具的负载并输出检测信号;控制模块,所述控制模块与所述电芯参数检测模块和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电学参数及所述检测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导通或关断;其中,所述输出组件在与第一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将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并联后的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一类型的直流工具,在与第二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将每个所述电压输出支路串联后的电压输出给所述第二类型的直流工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配置成根据所述检测信号确定保护阈值,以及判断所述电学参数是否达到所述保护阈值,并且在所述电学参数达到所述保护阈值时产生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开关模块关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一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输出第一检测信号;当所述输出组件与所述第二类型的直流工具电连接时,所述负载类型检测模块输出第二检测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检测信号不同于所述第二检测信号,并且根据所述第一检测信号确定的保护阈值不同于根据所述第二检测信号确定的保护阈值。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三电阻、光耦合器、第一三极管和第一MOS管;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阻的第二端与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入端电连接,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二输入端接入第一地信号,所述光耦合器的第一输出端分别与所述第一三级管的基极和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二极接入第二地信号,所述第一三极管的第一极分别与所述第一MOS管的栅极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一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二端,与所述输出组件电连接;所述第一MOS管的第二极为所述开关模块的第一端,与所述电芯组电连接;所述第二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三电阻的第一端均接入第一电压;或者,所述开关模块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和第二MOS管;
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一端为所述开关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第四电阻的第二端分别与所述第五电阻的第一端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章飞鹏陈增
申请(专利权)人:天佑电器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