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接接插件和夹持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999 阅读:1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短接接插件包括公接插壳体和母接插壳体(10,20),其中之一有短接接头(30),而另一个有一插入件(16)。在不接插在一起时,该短接接头(30)电连接一壳体中的两接头,而在接插在一起时,该插入件(16)使该短接接头(30)与两接头脱离。该插入件不直接分开两接头的接触区。该接插件的第二个方面包括一夹持器(118),该夹持器上有可啮合在短接接头室中的卡突(124,127);从而无需另设啮合凹座。(*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短接接插件和夹持器本专利技术涉及接插件,其中,当两个互相配合的接插壳体分开时,一接插壳体中的两接头短路;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接插件的夹持器。短接接插件用于比方说汽车中安全气袋的工作电路中。当为了维修等原因拆下气袋时,两接插壳体必须分开而该电路改变,从而两接插壳体中的两接头短路以防止气袋引爆或误动作。两接插件的具体构造如下,在该对具有可互连的接线接头的接插壳体中,其中的一个接插件中有一靠弹性与一接线接头接触的短接接头。另一个接插壳体中有一绝缘件,它在两接插壳体接插在一起时插入在该接线接头与该短接接头之间。当把两接插壳体分开时,该短接接头靠弹性与该接线接头接触而短接该接线接头,从而气袋电路在脱离车辆电路时短路,从而确保气袋无法因电路开路而无意中引爆。在现有短接接插件中,当把两接插壳体接插在一起时,随着该绝缘件硬性插入该短接接头与该接线接头之间,它直接紧抵短接接头而强使它发生弹性弯曲。因此绝缘件的前端会碰撞短接接头的前端,从而很难把两接插壳体顺当地接插到一起,并会造成短接接头的异常变形。而且,从该绝缘件上刮下的绝缘材料的碎粒在绝缘件抽出后会阻止电路的短路。现有接插件通常有一夹持器用来确保一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接插组件,包括:第一接插件,它包括第一接头(21)和靠弹性在接触点(37)与所述第一接头(21)电接触的短接接头(30);以及第二接插件,它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二接头和以接插方向插入在该短接接头与第一接头之间而断开其间的电接触的一插入件(16),其特征在于,该短接接头(30)有一与该接触点(37)相间距的接靠件(38)供该插入件(16)的第一部分抵靠而分开该接触点(37)和第一接头(21);而分开时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该插入件(16)的第二部分(15)可在该接触点(37)与第一接头(21)之间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JP 1995-8-8 224733/95;JP 1995-8-8 224736/951、一种电接插组件,包括:第一接插件,它包括第一接头(21)和靠弹性在接触点(37)与所述第一接头(21)电接触的短接接头(30);以及第二接插件,它包括与所述第一接头连接的第二接头和以接插方向插入在该短接接头与第一接头之间而断开其间的电接触的一插入件(16),其特征在于,该短接接头(30)有一与该接触点(37)相间距的接靠件(38)供该插入件(16)的第一部分抵靠而分开该接触点(37)和第一接头(21);而分开时由绝缘材料制成的该插入件(16)的第二部分(15)可在该接触点(37)与第一接头(21)之间移动。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短接接头(30)由弹性导电材料制成。3、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该短接接头(30)包括相间距的第一和第二腿(31,33)。4、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第一腿(31)装在第一插接件的一支撑面上;第二腿(33)上有接触点(37)和接靠件(38)。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腿(33)的中部分成两条臂,两条臂上有一接触点(37)。6、按权利要求5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腿(33)的端部包括所述接靠件(38)。7、按权利要求6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两腿(31,33)伸展在大致平行的两平面中,第二腿(33)的端部与所述两平面垂直且在第一腿与接触点之间的一平面中界定所述接靠件(38)。8、按权利要求3-7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腿(31)上有一可与所述第二腿(33)抵靠而限制第二腿(33)移向第一腿(31)的向上突起(40)。9、按权利要求3-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两-->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端正明古谷贡胜真孝年
申请(专利权)人:住友电装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