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6625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监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包括转动盘、摄像装置以及远程控制终端,所述转动盘底部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摄像装置活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壳体、摄像头、红外线光线接收器、光线传感器、处理器、设定模块、控制开关以及通信模块。该智能楼宇监控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配合处理器、通信模块以及远程控制终端,使使用者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对拍摄角度进行上下或水平调整,减少摄像头拍摄死角,降低监控局限性。降低监控局限性。降低监控局限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监控
,具体为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住宅建设的发展,人们对自己的居住环境有了更高要求;安全防范、更加人性化的高效的小区管理以及家居智能化控制等,现有的小区管理还是依靠人工管理,具有管理成本高的缺点。虽然一些大型小区配备了一些管理系统,如:通信自动化系统、楼可视对讲系统、智能家居系统、网络信息系统、综合布线系统、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动力配电监控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照明自动化控制系统等。但是,这些系统不仅各自独立运行,而且这些规模大、应用技术复杂,产生了小区运行的系统多,使用复杂,维护和保养任务重的问题,尤为重要的一点是,无法满足小区居民的越来越高生活质量要求,不能为小区与每个家庭提供安全、舒适和便利的生活环境。
[0003]现有技术公开了申请号为:CN208273133 U的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其结构包括安装固定孔、监控器固定座、监控器支撑架、监控器连接柱、固定螺栓、监控器底座、控制按钮、指示灯、监控器旋转座、螺栓固定孔、监控器、监控摄像头、感光装置,所述监控器旋转座与螺栓固定孔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监控器正表面嵌入安装有监控摄像头,所述感光装置与监控器相连接,虽然解决了摄像头夜间拍摄不清楚的问题,但是由于此结构的摄像头在运作时只能进行上下转动,无法进行水平转动,导致监控死角范围较大,监控局限性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以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在摄像头在运作时只能进行上下转动,无法进行水平转动,导致监控死角范围较大,监控局限性较大的缺点。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8]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包括转动盘、摄像装置以及远程控制终端,所述转动盘底部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板,所述摄像装置活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板之间;
[0009]所述摄像装置包括壳体、摄像头、红外线光线接收器、光线传感器、处理器、设定模块、控制开关以及通信模块,所述摄像头、红外线光线接收器以及光线传感器均安装在壳体前侧,所述处理器、设定模块、控制开关以及通信模块均固定安装在壳体的内部。
[0010]所述转动盘顶部固定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顶部活动安装固定柱,所述固定柱顶部垂直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所述固定柱侧壁水平固定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远离固定柱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
[0011]所述转动盘内开设有第一空腔,两个所述支撑板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空腔内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轴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轮,所述
壳体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两个所述转动杆远离壳体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安装腔内部,两个所述转动杆位于第二安装腔内部的一端均固定有第二传动轮,所述第一传动轮上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传动带,所述传动带的另一端依次贯穿第一空腔底壁、第二安装腔内部顶壁并与第二传动轮活动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通信模块与设定模块与处理器双向电连接,所述远程控制终端与通信模块双向无线连接,所述光线传感器的输出端与处理器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开关的输入端与处理器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摄像头、第一驱动电机、第二驱动电机以及红外线光线接收器的输入端均与控制开关的输出端电连接,通过光线传感器与红外线光线接收器的配合使摄像头在进行夜间拍摄时也能拍出较为清晰的画面。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驱动电机为步进电机,所述第二驱动电机为双轴伸电机,步进电机能够更好地控制转动角度,双轴伸电机具有两个转动轴,避免使用两个驱动电机造成资源浪费,节约成本。
[0014]进一步的,第一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为360
°
,所述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角度为210
°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远程控制终端可为手机或无线遥控器。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驱动电机外侧可拆卸安装有与其相适配的保护壳。
[0017]工作原理,该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安装时通过螺栓将固定板固定在墙上,当需要使用时,首先通过远程控制终端控制设定模块设置光感范围,处理器记录设定数值,当光线传感器感应的数值低于光感范围时,处理器通过控制开关打开红外线光线接收器的开关,当需要转动角度时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对处理器发出指令,然后处理器通过控制开关来对第一驱动电机或第二驱动电机进行控制,依次带动摄像装置的角度。
[0018]该文中出现的电器元件除远程控制终端外均与处理器电连接,处理器输入端与220V市电电连接,并且处理器可为计算机等起到控制的常规已知设备。
[0019]本申请中涉及的相关模块均为硬件系统模块或者为现有技术中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与硬件相结合的功能模块,该功能模块所涉及的计算机软件程序或协议的本身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技术,其不是本申请的改进之处;本申请的改进为各模块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或连接关系,即为对系统的整体的构造进行改进,以解决本申请所要解决的相应技术问题。
[0020](三)有益效果
[002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该智能楼宇监控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配合处理器、通信模块以及远程控制终端,使用者可通过远程控制终端控制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的转动,对拍摄角度进行上下或水平调整,减少摄像头拍摄死角,降低监控局限性。
[0023](2)、该智能楼宇监控装置,通过设置保护罩可对第一驱动电机进行保护,增加第一驱动电机使用寿命;通过设置红外线光线接收器,使摄像头在光线较暗时也能拍摄出比较清晰的画面。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智能楼宇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智能楼宇监控装置的摄像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智能楼宇监控装置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智能楼宇监控装置的系统框图。
[0028]图中:转动盘1,摄像装置2,支撑板201,摄像头202,红外线光线接收器203,光线传感器204,处理器205,控制开关206,设定模块207,第一驱动电机3,第二驱动电机4,连接块5,固定柱6,支撑板7,第一空腔8,第二安装腔9,第一传动轮10,第二传动轮11,传动带12,转动杆13,固定板14,连接杆15,通信模块16,远程控制终端17,保护壳18。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0]请参阅图1...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智能楼宇监控装置,包括转动盘(1)、摄像装置(2)以及远程控制终端(17),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盘(1)底部垂直固定有两个支撑板(7),所述摄像装置(2)活动安装在两个支撑板(7)之间;所述摄像装置(2)包括壳体(201)、摄像头(202)、红外线光线接收器(203)、光线传感器(204)、处理器(205)、设定模块(207)、控制开关(206)以及通信模块(16),所述摄像头(202)、红外线光线接收器(203)以及光线传感器(204)均安装在壳体(201)前侧,所述处理器(205)、设定模块(207)、控制开关(206)以及通信模块(16)均固定安装在壳体(201)的内部;所述转动盘(1)顶部固定有连接块(5),所述连接块(5)顶部活动安装固定柱(6),所述固定柱(6)顶部垂直固定有第一驱动电机(3),所述固定柱(6)侧壁水平固定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远离固定柱(6)的一端固定有固定板(14);所述转动盘(1)内开设有第一空腔(8),两个所述支撑板(7)内部均开设有第二安装腔(9),所述第一空腔(8)内固定有第二驱动电机(4),所述第二驱动电机(4)的转动轴上固定有第一传动轮(10),所述壳体(201)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杆(13),两个所述转动杆(13)远离壳体(201)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支撑板(7)的侧壁并延伸至第二安装腔(9)内部,两个所述转动杆(13)位于第二安装腔(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迎
申请(专利权)人:肇庆市端州区城安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