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et编织导流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251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pet编织导流网,包括第一导流线,第二导流线,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其中:第一导流线和第二导流线呈镜像的位置进行设置,且第一导流线和第二导流线采用纵向编织,该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之间留有缝隙。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第一导流线,第二导流线,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的设置,在使用时,能够有效的减少导流网中滞留较多的树脂的问题,同时具有较高的流通性,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便于市场推广和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pet编织导流网


[0001]本技术导流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pet编织导流网。

技术介绍

[0002]pet里面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热塑性聚酯中最主要的品种,英文名为 Polyethylene terephthalate简称PET或PEIT(以下或称为PET),俗称涤纶树脂。它是对苯二甲酸与乙二醇的缩聚物,与PBT一起统称为热塑性聚酯,或饱和聚酯。
[0003]Pet优点:
[0004]1.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冲击强度是其他薄膜的3到5倍,耐折性好。
[0005]2.耐油、耐脂肪、耐稀酸、稀碱,耐大多数溶剂。
[0006]在目前的材料中,复合材料因其质轻高强而被广泛应用。针对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也在不断的提高和创新。由起初的手糊,发展到机械化的喷射,拉挤,模压等工艺,到现在兴起的真空灌注工艺。
[0007]真空灌注工艺,指先在模具上铺增强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夹心材料等,有别于真空袋工艺),然后铺真空袋,并抽出体系中的空气,在模具型腔中形成一个负压,利用真空产生的压力把不饱和树脂通过预铺的管路压入纤维层中,让树脂浸润增强材料最后充满整个模具,制品固化后,揭去真空袋材料,从模具上得到所需的制品。但是现有的导流网依然存在着容易滞留较多的树脂,流通性较差的问题。
[0008]因此,专利技术一种pet编织导流网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9]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pet编织导流网,以解决现有的导流网依然存在着容易滞留较多的树脂,流通性较差的问题。一种pet编织导流网,包括第一导流线,第二导流线,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其中:第一导流线和第二导流线呈镜像的位置进行设置,且第一导流线和第二导流线采用纵向编织,该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采用横向编织,且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与第一交织导流线和第二交织导流线交叉编织在一起;所述第一导流线和第二导流线均采用圆柱状,且第一导流线和第二导流线底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槽和导流槽一。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线包括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且第一折弯和第二折弯呈交错状设置在第一导流线的表面;所述第一折弯向第一导流线表面的一侧进行折弯;所述第二折弯向第一导流线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折弯,且第二折弯和第一折弯呈镜像交错式设置。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导流线包括折弯一和折弯二,且折弯一和折弯二呈交错状设置在第二导流线的表面;所述折弯一向第二导流线表面的一侧进行折弯;所述折弯二向第二导流线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折弯,且折弯二和折弯一呈镜像交错式设置。
[0012]优选的,所述第一交织导流线包括柱体导流线,导流槽,导流槽一和隔板,且导流
槽和导流槽一呈镜像的位置设置在柱体导流线底面的两侧,该导流槽和导流槽一之间设置有隔板。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4]1.本技术在使用时,通过第一导流线配合第二导流线的设置,由于第一导流线配合第二导流线之间设置有缝隙,便于树脂进行更快的流动。
[0015]2.同时配合第一交织导流线的设置,能够使其整体稳固的交织在一起,且通过交织的方式,不会封堵第一导流线配合第二导流线之间的缝隙,在通过第一交织导流线自身导流槽的设置,便于树脂的流动。
[0016]3.由于第一交织导流线的自身结构,再配合第一导流线配合第二导流线交织方式,避免了树脂过多的残留在交织处的缝隙中。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的第一导流线和第二导流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第一交织导流线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第一导流线,11第一折弯,12第二折弯,2第二导流线,21折弯一,22 折弯二,3第一交织导流线,31柱体导流线,32导流槽,33导流槽一,34隔板, 4第二交织导流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
[0024]实施例一
[0025]参照图1

3,一种pet编织导流网,包括第一导流线1,第二导流线2,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其中: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呈镜像的位置进行设置,且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采用纵向编织,该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之间留有缝隙;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采用横向编织,且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与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交叉编织在一起;第一导流线1,第二导流线2,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均采用pet材料;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均采用圆柱状,且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底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槽32和导流槽一33;第一导流线1,第二导流线2,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带有导流槽32和导流槽一33的一侧,编织在同一面。
[0026]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导流线1包括第一折弯11和第二折弯12,且第一折弯 11和第二折弯12呈交错状设置在第一导流线1的表面;第一折弯11向第一导流线1表面的一侧进行折弯;第二折弯12向第一导流线1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折弯,且第二折弯12和第一折弯11呈镜像交错式设置;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为一组。
[0027]第二导流线2包括折弯一21和折弯二22,且折弯一21和折弯二22呈交错状设置在第二导流线2的表面;折弯一21向第二导流线2表面的一侧进行折弯;折弯二22向第二导流线2表面的另一侧进行折弯,且折弯二22和折弯一21呈镜像交错式设置;折弯一21与第一折弯11组成一个较大的缝隙,折弯二22与第二折弯12组成一个较小的缝隙。
[0028]第一交织导流线3包括柱体导流线31,导流槽32,导流槽一33和隔板34,且导流槽32和导流槽一33呈镜像的位置设置在柱体导流线31底面的两侧,该导流槽32和导流槽一33之间设置有隔板34;第一交织导流线3与第二交织导流线4组成结构相同;第一交织导流线3依次从第一导流线1的第一折弯11以及第二导流线2的折弯一21表面的上下方交织穿过,第二交织导流线4依次从折弯二22与第二折弯12组成的较小缝隙的整体表面的上下方交织穿过。
[0029]本实施例中,使用时,使其整体带有导流槽32和导流槽一33的一面,为底面,然后使其平铺在脱模布的上;当灌入树脂时,树脂便会依次从折弯一21 与第一折弯11组成的大的缝隙,折弯二22与第二折弯12组成的较小的缝隙中穿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pet编织导流网,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流线(1),第二导流线(2),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其中: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呈镜像的位置进行设置,且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采用纵向编织,该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之间留有缝隙;所述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采用横向编织,且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与第一交织导流线(3)和第二交织导流线(4)交叉编织在一起;所述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均采用圆柱状,且第一导流线(1)和第二导流线(2)底面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流槽(32)和导流槽一(3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pet编织导流网,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线(1)包括第一折弯(11)和第二折弯(12),且第一折弯(11)和第二折弯(12)呈交错状设置在第一导流线(1)的表面;所述第一折弯(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君范爱荣宋明健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佑威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