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莫列斯公司专利>正文

配有接地装置的屏蔽式电连接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240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个屏蔽的电连接装置(10)包括一个至少有一个端子接收通道(20)的非导电壳体(12)。一个开口(26)被设在与通道保持联系的壳体外壁(28)中。一个带有端子啮合部分(50)对准开口(26)的端子(18)被插入到通道(20)中。一个导电外壳(14,16)配置在壳体的至少一部分周围。外壳包括一个销爪(44)延伸通过壳体中的开口(26)与端子(18)的啮合部分(50)相啮合。(*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配有接地装置的屏蔽式电连接器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连接器,特别是涉及带有一个连接器接地端子的连接器外壳的接地技术。通常,标准的电连接器包括一个绝缘的或非传导性的有许多端子接收通道的壳体。一组导电端子被插入在通道中.端子可以终接到分散的电线上,电路跟踪在印刷电路板上或其它适当的端子导管。壳体的配合端与附加配合连接器或其它连接装置的配合端相互配合。一些电连接器包括一个屏蔽板或外壳在连接器的周围以防止端子界面受电磁干涉(EMT)和/或无线电频率干涉(RFT)的侵入或溢出。屏蔽板经常是被冲压形成一个簿金属板,并合乎要求地连接外壳接地。外壳接地的方法之一是连接地线到外壳上。这个方法的问题是需要一个分开的连接操作并且花费也相对昂贵。外壳接地的另一利方法是放置一个金属支架在连接器的周围,支架在外壳和连接器壳体后部伸出的接地裸线之间相互啮合。支架包括用于啮合连接器的插口。这样支架也是相对昂贵并且需要分开连接操作。另外,接地线必须暴露出裸露部分,并且接地线不能确保支架和电线支架良好的啮合。本专利技术用一个非常简单和非常有效的有屏蔽的电连接器直接解决上述的接地问题,其中随着外壳装配到壳体上,而连接器屏蔽板或外壳被自动接到连接器壳体中的接地端子上。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个新的改进的其装置特征已被描述的有屏蔽的电连接器。在专利技术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中,连接器装置包括一个至少有一个端子接收通道的不导电的壳体。一个开口提供在互通通道的壳体外壁上。一个端子被插入到壳体中,端子的啮合部分对准开口。一个导电外壳被安排在壳体的至少一个部分周围。外壳包括一个销爪销爪延伸通过壳体中的开口与端子的啮合部分啮合。因此,随着外壳装配到壳体上,外壳被自动地连接到端子上。正如这里的揭示,外壳是由几部分组成的结构它包括一对相同的半个外壳大体绕在连接器壳体周围。半个外壳之一包括一对销爪用于跨立在端子的啮合部-->分。连接器壳体在这里表示有一组端子接收通道,其中一个通道对准壳体中的开口用于接收接到外壳上的接地端子。端子接收通道连通有相对末端的开口。在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中,壳体中的开口被居中固定在通道的相对末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壳体的开口固定在靠近的通道一端。专利技术的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随同下列附图详细地进行描述。被认为是新颖的专利技术的特征将放在以后出现精确的权利要求中。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优点参照附图将变的很明白在附图中,相同的元件使用相同的参考数字;图1表示本含有本专利技术思想的有屏蔽的电连接器装置的一种实施例透视图;图2是没有上半壳体装配条件简化说明图1的透视图;图3是表示外壳的销爪和接地端子之间相互啮合部分的部分透视图;而图4是表示用于装配专利技术实施例一半外壳的连接器壳体的透视图。参照附图进一步详述,由图1和图2,有屏蔽的电连接器装置的第一实施例,通常表示为10,包括一个不导电壳体,表示为12,它由一个包括两半且相互啮合命名为上半外壳,表示为14和下半外壳,表示为16的外壳坚固地环绕。一组凹形端子,表示为18,被装配在外壳中的壳体中。在附图中,只有一个端子18被表示。更详细地,不导电壳体12包括一组用于接收端子的端子接收通道20。在表示的实施例中,壳体有五个通道用于接收五个端子,尽管图中只表示了一个端子插入中间通道。壳体有一个用于限制啮合界面的正面啮合端22用于连接器装配一个附加的啮合连接器装置或其它的连接装置。通道开口在壳体的背部断面24并向内端子朝着箭头“A”(图1)的方向插入。直立的固定肋板25固定在壳体的每一侧。横向的固定肋板27a和27b从壳体12的上下表面延伸。最后,壳体12在外壁(底部)28中包括一个开口26。开口与端子接收通道20的中心保持联系。因此,在这里论述接地的目的,图1至图3中所示的端子18能被认为是一个接地端子,它被终接到一个有至少五条电线终接到连接器装置10上的电缆的接地线上。随着图2参照图1,下半外壳14是一个片状的冲压成形的结构并且是由导电的金属薄片材料形成。下半外壳包括一个底层30和侧壁32以确定正面开口空腔-->34进入已被定位的壳体12。直立的固定槽33提供在每一侧壁32中以接收壳体12的直立肋片25。横向固定槽35a和35b提供在底层30中以易于接收相应的横向固定肋27a和27b。当部件被组装在一起时,这些附加的槽和肋帮助壳体12固定在下半外壳14和上半外壳之中。一个弧形部分36被提供用于包括电缆的一侧端接到连接器装置。侧边缘38有若干适当的固定孔40用于对准上半外壳16的固定孔42(图1)以将壳体夹紧在两半外壳中间。最后,下半外壳14包括一对冲压形成的啮合销爪44有效地用于延伸通过壳体12的底层28中的开口26以和接地端子18形成一个坚固的连接。在销爪44的相对内部边缘44a向外分叉以确定一向内的尖锥口用于接收端子的啮合部分。上半外壳16也是一个片状的冲压形成的金属材料导体壳,类似于下半外壳14。一半外壳的精确结构能变化适当地啮合下半外壳14并将壳体12夹在两半外壳中间。上半外壳有一个弧形部分46与下半外壳14的弧形部分36结合两者之间夹住电缆在参考实施例中,两半外壳坚固地围绕在壳体12的周围并和端子的部分相互啮合,正如附加的啮合连接器的凹形端子18和凸形端子之间的相互啮合。图2清楚地表示非导电壳体12如何装配或密封在带有固定在直立槽33中的直立肋片25的下半外壳14中。一般地端子18应该在装配壳体12到下半外壳之前朝着“A”方向插入到通道20中。电缆(没有图示)的电线19一般应被端接到端子上并被遮蔽用于通过下半外壳的弧形部分36从连接器装置向外延伸。然后上半外壳16能被固定在外壳上以密封壳体12并端接端子18在外壳中。正如壳体12被装配到下半外壳14一样,下半外壳的销爪44通过壳体的底层28中的开口26移动并且和接地端子18进入啮合。销爪的带有园锥边缘44a,一个坚固的冲压接头建立在下半外壳底层和接地端子之间在那里有良好的连接。图3表示相对于下半外壳14和啮合销爪44接地端子的绝缘情况。非导体外壳12没有表示。两个销爪跨立在由一对向内弯曲卷曲在适当的电线导体中心部分上的托架50限定的端子的一个固定啮合部分上是可以被看见的。第二对卷曲托架52提供在端子上用于卷曲在电线的绝缘覆盖层的外部上。端子的正面啮合端通常做成凹形形成一个凹形端子用于接收附加啮合连接器的凹形端子。一对悬臂关闭门从端子的相对侧面伸出用于关闭壳体的端子接收通道20中的插口58(图1)。每一个端子18是用金属簿片冲压形成的。-->在如图1至3所示的连接器装置的实施例中,下半外壳14的啮合销爪44被固定用于移动进入壳体底层28中的开口26,其开口固定在靠近或在接地端子18的中心通道的尾部末端。在图4的第二实施例中,一个分叉的开口26a被固定在壳体12的啮合末端前部中间和壳体12的端接末端的后部。固定销爪44用于当壳体在下半外壳中被装配时穿过分叉开口26a。另外,专利技术的原理同样地适用于两个实施例,并且相同的参考数字已被应用到图4中对应于描述的图1至图3中的相同的部件。在没有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或主要特征的清况下,专利技术可以体现出其它的特殊形式,这一点是清楚的。因此专利技术的样板和实施例在直观的和特定的各各方面都是考虑周到的,并且专利技术不会因这里的详细描述而受到限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个有屏蔽的电连接器装置(10),包括:一个非导电壳体(12),它至少有一个带有与通道联系的壳体的一个外壁(28)中开口(26)的端子接收通道(20);一个带有对准所说开口(26)的端子啮合部分(50)且插入在通道(20)中的端子( 18);和一个导体外壳(14,16)围绕在壳体(12)的至少一部分周围并且包括一个销爪(44)通过壳体(12)中的开口(26)和端子(18)的啮合部分(50)进入啮合。

【技术特征摘要】
US 1997-12-15 08/9906491.一个有屏蔽的电连接器装置(10),包括:一个非导电壳体(12),它至少有一个带有与通道联系的壳体的一个外壁(28)中开口(26)的端子接收通道(20);一个带有对准所说开口(26)的端子啮合部分(50)且插入在通道(20)中的端子(18);和一个导体外壳(14,16)围绕在壳体(12)的至少一部分周围并且包括一个销爪(44)通过壳体(12)中的开口(26)和端子(18)的啮合部分(50)进入啮合。2.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屏蔽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外壳(14,16)坚固地围绕在壳体(12)的周围。3.根据权利要求1的有屏蔽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外壳是一个多部分结构包括至少两个围绕在所说壳体(12)的至少一部分的相互啮合部分(14,16)。4.根据权利要求3所说的有屏蔽的电连接器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SB波吉尔MM达塔R德洛斯
申请(专利权)人:莫列斯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