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2065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CPM机主体,CPM机主体底部连接有固定杆,CPM机主体边侧设有滑槽,CPM机主体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沿着滑槽滑动,CPM机主体固定连接有气压泵,气压泵固定连接有把手,支撑组件顶端连接有小腿支撑架,小腿支撑架连接有小腿气囊袋,小腿气囊袋管接有第一输气管,第一输气管自由端与气压泵管接,小腿支撑架一端铰接有大腿支撑架,大腿支撑架上连接有大腿气囊袋,大腿气囊袋管接有第二输气管,第二输气管与气压泵管接,大腿支撑架下端与两组固定杆铰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技术无法在髋、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同时有效按摩下肢肌肉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问题,适用于下肢术后康复锻炼。下肢术后康复锻炼。下肢术后康复锻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由于术后下肢体功能障碍病患无法自主自由运动锻炼,长时间的卧病在床会使得病患会造成肢体出现静脉血栓,和关节僵直等并发症,危及病患的健康和功能康复。目前为了推广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 诊疗模式,不断提高ERAS诊疗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加速康复外科试点工作方案(2019—2020年)》,并首先选择骨科开展试点工作。在针对下肢骨折或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康复锻炼过程中,常使用CPM仪器于下肢运动康复,主要起增加膝关节、髋关节术后运动角度的作用,常使用下肢静脉泵预防术后血栓形成,促进血液循环,减少下肢血栓发生率,但目前CPM仪器与下肢静脉泵在临床上是分开进行使用的,分开使用会造成时间的浪费,无法对病患进行高效康复治疗。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CN201921808543.0公开了一种肢体功能障碍的全自动空气波动力锻炼仪,包括髋关节固定套,所述髋关节固定套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两个固定连接件,两个所述固定连接件底部相对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大腿固定板,两个所述大腿固定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小腿固定板,两个所述小腿固定板的底部设置有脚部固定板,两个所述小腿固定板顶部与底部的左右两侧均固定安装有转动连接件,两个所述小腿固定板通过八个转动连接件分别与两个大腿固定板及两个脚部固定板转动连接,两个所述大腿固定板的一侧均铰接有第一气缸推进器,两个所述第一气缸推进器的底端分别与两个小腿固定板的一侧铰接,两个所述小腿固定板的一侧均铰接有第二气缸推进器,两个所述第二气缸推进器的底端分别与两个脚部固定板的一侧铰接,两个大腿固定板的内侧均由下至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大腿空气增压气囊,两个所述小腿固定板的内侧均由下至上固定安装有三个小腿空气增压气囊,两个所述脚部固定板的内侧均固定安装有脚部空气增压气囊,两个所述小腿固定板相背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增压泵,两个所述增压泵与大腿空气增压气囊、小腿空气增压气囊和脚部空气增压气囊之间通过导管相连通。
[0004]上述方案利用大腿空气增压气囊、小腿空气增压气囊和增压泵的配合,起到促进病患下肢部位血液循环的作用,上述方案利用第一气缸推进器和第二气缸推进器,帮助病患做屈膝运动,但该气缸推进器绑于病患腿部两侧,固定性差,起到的伸缩作用有限,上述方案设备整体绑于病患下肢,未设有抬放下肢的装置,无法对病患功能锻炼所需的角度进行调节。因此需要一种在髋、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同时有效按摩下肢的锻炼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意在提供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无法在髋、膝关节功能锻炼的同时有效按摩下肢的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CPM机主体,所述CPM机主体底部两侧连接有固定杆,所述CPM机主体边侧设有滑槽,所述CPM机主体连接有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沿着所述滑槽滑动,所述CPM机主体固定连接有气压泵,所述气压泵固定连接有把手,所述支撑组件顶端连接有小腿支撑架,所述小腿支撑架连接有小腿气囊袋,所述小腿气囊袋管接有第一输气管,所述第一输气管自由端与所述气压泵管接,所述小腿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铰接有大腿支撑架,所述大腿支撑架上连接有大腿气囊袋,所述大腿气囊袋管接有第二输气管,所述第二输气管与所述气压泵管接,所述大腿支撑架远离所述第一输气管的一端与两组所述固定杆铰接。
[0008]基础技术方案的原理:
[0009]CPM机主体边侧设有滑槽,CPM机主体连接有支撑组件,支撑组件沿着滑槽滑动,将病患小腿和大腿分别固定在小腿支撑架和大腿支撑架上,开启CPM机,实现支撑组件在滑槽上反复滑动,起到带动小腿支撑架转动的作用,由于小腿支撑架与大腿支撑架铰接,小腿支撑架的转动可带动大腿支撑架进行转动,达到对病患髋、膝关节功能锻炼的效果;CPM机主体固定连接有气压泵,且气压泵管接第一输气管与第二输气管分别与小腿气囊袋和大腿气囊袋实现连接,通过CPM 机主体启动气压泵,实现两个气囊袋内气体的充放,实现两个气囊袋对腿部的按摩。
[0010]基础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0011]同时开启CPM机和气压泵,实现对病患髋、膝关节功能锻炼和对下肢肌肉进行按摩的同步性,高效促进血液循环,达到高效康复锻炼的目的。
[0012]优选的,所述CPM机主体和所述气压泵上均设置控制面板和显示屏。
[0013]通过上述设置,可以调节髋膝关节屈伸活动的角度、锻炼时间和速度,实现 CPM机主体对支撑组件运行速度和运行时间的精确控制,实现气压泵对气压、加压频率的精确控制。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支撑筒和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下端滑动穿设于所述支撑筒内侧,所述支撑柱的上端与所述小腿支撑架连接,所述支撑筒下端与所述滑槽滑动连接,所述支撑筒通过螺纹连接有限位螺栓,所述限位螺栓与所述螺支撑柱抵接。
[0015]通过上述设置,调整限位螺栓与支撑柱的抵接位置,可调节支撑组件的长度,实现小腿支撑架与CPM机主体角度的可调控性。
[0016]优选的,所述小腿气囊袋与所述大腿气囊袋之间连接有按摩透气束紧带。
[0017]通过上述设置,增强小腿气囊袋与大腿气囊袋的连接紧密度,实现保护并按摩膝盖的作用。
[0018]优选的,所述按摩透气束紧带材质为高弹纤维尼龙丝材料,所述按摩透气束紧带朝病患下肢的一面均匀粘附有多粒按摩颗粒。
[0019]通过上述设置,材质采用高弹纤维尼龙丝材料,提高按摩透气束紧带的延展性,多粒按摩颗粒的粘附,改善对膝盖的按摩效果。
[0020]优选的,所述小腿气囊袋与所述大腿气囊袋顶部均设有开口,所述开口处均设有魔术贴组件方便装卸。
[0021]通过上述设置,松开或缩紧气囊袋,可调节病患腿部在气囊袋里的松紧度,贴合魔术贴组件,增加对腿部的固定性,改善气囊袋对小腿和大腿的按摩效果。
[0022]优选的,所述小腿气囊袋与所述大腿气囊袋顶部均粘附有电极板,两块所述电极板内均设有多块电极,多块所述电极均与所述CPM机主体电连接。
[0023]通过上述设置,控制CPM机上的电极开关和电压大小,产生脉冲电流对病患小腿和大腿肌肉进行电刺激治疗,提高肌肉组织的活性和反馈性地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出的神经冲动增加,从而在肌肉收缩时调动更多的肌纤维参与工作,起到增大腿部收缩力量的作用从而达到电刺激治疗功效。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中下肢康复锻炼装置的左视图;
[0025]图2为本技术中支撑组件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技术中按摩透气束紧带为展开状态的正视图;
[0027]图4为本技术中小腿气囊袋与小腿支撑架的局部透视图;
[0028]图5为本技术中电极板的剖视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包括CPM机主体(1),所述CPM机主体(1)底部两侧连接有固定杆(3),所述CPM机主体(1)边侧设有滑槽(4),所述CPM机主体(1)连接有支撑组件(40),所述支撑组件(40)沿着所述滑槽(4)滑动,其特征在于:所述CPM机主体(1)固定连接有气压泵(2),所述气压泵(2)固定连接有把手(10),所述支撑组件(40)顶端连接有小腿支撑架(5),所述小腿支撑架(5)连接有小腿气囊袋(50),所述小腿气囊袋(50)管接有第一输气管(25),所述第一输气管(25)自由端与所述气压泵(2)管接,所述小腿支撑架(5)远离所述第一输气管(25)的一端铰接有大腿支撑架(6),所述大腿支撑架(6)上连接有大腿气囊袋(60),所述大腿气囊袋(60)管接有第二输气管(26),所述第二输气管(26)与所述气压泵(2)管接,所述大腿支撑架(6)远离所述第一输气管(25)的一端与两组所述固定杆(3)铰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CPM机主体(1)设置有控制面板和显示屏。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下肢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40)包括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昌斌时春红唐光唐泓林晓妮邝榜为葛欢
申请(专利权)人:湘南学院附属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