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41307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壳体内形成有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的风道;以及加热装置,设置于风道内,且配置成选择性地处在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从而选择性地对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热。当加热装置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时,可以对风道内的流经加热装置的气流进行加热,提高了气流的温度。当加热装置不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时,风道内的气流不会流经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不会对气流产生任何阻力。由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不但可以选择性地对气流进行加热,而且在不需要加热的普通送风过程中的风阻很小,送风效率较高。送风效率较高。送风效率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处理
,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及空调器。

技术介绍

[0002]为了确保空调或其他空气处理装置的使用效果,要求其使用环境为密闭空间。密闭空间的通风性不好,并且空调运行过程会带走空气中的水分,使室内空气非常干燥。并且,对于具有新风功能的空气处理装置来说,当室内温度较高、室外温度较低导致室内外温差较大时,引入的新风温度会明显影响室内温度的稳定性。
[0003]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现有技术在新风路径中设置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然而,加热装置通常是固定不同的,仅通过通电和断电实现是否加热;加湿装置的位置通常也是不可动的,仅通过是否运行实现是否加湿。然而,无论是加热装置还是加湿装置,都处于气流流动路径中,都具有一定大小的迎风面积,这多少都会对气流产生一定的阻力。当用户不需要加热和/或加湿功能时,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反而会产生一定的风阻,影响了送风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目的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缺陷,提供一种具有气流加热功能且送风效率较高的空气处理装置。
[0005]本技术第一方面的一个进一步的目的是提高空气处理装置的加湿效率。
[0006]本技术第二方面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上述空气处理装置的空调器。
[0007]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包括:
[0008]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以及
[0009]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配置成选择性地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热。
[0010]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0011]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配置成选择性地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湿。
[0012]可选地,当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加湿装置均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时,在所述气流流动路径上,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湿装置的上游。
[0013]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的加热状态和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之外的非加热状态,所述加湿装置具有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的加湿状态和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之外的非加湿状态;且
[0014]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加热状态和所述非加热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加湿装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加湿装置在所述加湿状态和所述非加湿状态之间切换。
[0015]可选地,所述加热装置邻近所述进风口的内侧;且
[0016]在所述加热状态下,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地落入所述进风口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中;在所述非加热状态下,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全部处于所述进风口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之外。
[0017]可选地,所述加湿装置邻近所述进风口的内侧;且
[0018]在所述加湿状态下,所述加湿装置在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地落入所述进风口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中;在所述非加湿状态下,所述加湿装置在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全部处于所述进风口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之外。
[0019]可选地,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
[0020]补水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内,用于为所述加湿装置提供加湿用的水。
[0021]可选地,所述补水装置为设置于所述壳体底部的储水箱,所述储水箱具有位于其底部的进气口和排水口;
[0022]所述排水口敞开,以允许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自动地通过所述排水口流出;所述进气口的高度高于所述排水口的高度,以在所述壳体底部的水位高于所述进气口时阻止气流进入所述储水箱从而阻止所述储水箱内的水向外流出。
[0023]可选地,所述加湿装置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壳体底部,且至少部分所述加湿装置与所述壳体底部的水保持接触状态,以允许所述壳体底部的水在所述加湿装置的吸附力作用下分布于整个所述加湿装置。
[0024]可选地,所述加湿装置为具有吸水性能的加湿网布或加湿膜;且/或
[0025]所述加热装置为PTC电加热器。
[0026]可选地,所述进风口处连接有新风管道,以通过所述新风管道向所述进风口引入室外新风。
[0027]根据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
[0028]机壳,其上开设有用于向其内引入气流的引风口;以及
[0029]上述任一方案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所述空气处理装置的出风口与所述引风口相连,以将流经所述空气处理装置后的气流引入所述机壳内。
[0030]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包括加热装置,加热装置能够选择性地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也就是说,加热装置可以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也可以均不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当加热装置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时,可以对风道内的流经加热装置的气流进行加热,提高了气流的温度。当加热装置不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时,风道内的气流不会流经加热装置,加热装置不会对气流产生任何阻力。由此,本技术的空气处理装置不但可以选择性地对气流进行加热,而且在不需要加热的普通送风过程中的风阻很小,送风效率较高。
[0031]进一步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选择性地处于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的加湿装置,以选择性地对气流进行加湿,并且在不需要加湿时不对气流产生任何阻力。当加热装置和加湿装置均处在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时,加热装置位于加湿装置的上游。也就是说,先对气流进行加热,然后再对气流进行加湿。由此,加湿后的气流不会再经过加热装置,避免加湿后的气流吸收加热装置的热量后导致气流中的水分快速蒸发的问题,确保了气流的湿度,提高了空气处理装置的加湿效率。
[0032]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
附图说明
[0033]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
[0034]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5]图2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示意性结构分解图;
[0036]图3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空气处理装置的示意性剖视图;
[0037]图4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处于加热状态、加湿装置处于非加湿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0038]图5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加热装置处于非加热状态、加湿装置处于加湿状态的示意性结构图;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壳体内形成有连通所述进风口和所述出风口的风道;以及加热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配置成选择性地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湿装置,设置于所述风道内,且配置成选择性地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从而选择性地对所述风道内的气流进行加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加热装置和所述加湿装置均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时,在所述气流流动路径上,所述加热装置位于所述加湿装置的上游。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具有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的加热状态和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之外的非加热状态,所述加湿装置具有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中的加湿状态和处在所述风道内的气流流动路径之外的非加湿状态;且所述空气处理装置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和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与所述加热装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加热状态和所述非加热状态之间切换;所述第二驱动机构与所述加湿装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加湿装置在所述加湿状态和所述非加湿状态之间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邻近所述进风口的内侧;且在所述加热状态下,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地落入所述进风口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中;在所述非加热状态下,所述加热装置在所述进风口所在平面内的投影全部处于所述进风口在该平面内的投影之外。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衡郝本华张德明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