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型培养料装袋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1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多用型培养料装袋机,其特征是构成螺旋输送机构的绞龙和绞龙套筒设有大、中、小三套,每套按相对应的尺寸规格两两设计配置而成,其中大套的绞龙其后半部分的直径D设计大于前半部分的直径d、其中小套的绞龙其后半部分的直径D又可设计小于前半部分的直径d、不论是大、中、小绞龙套筒都设计成可与下料斗出料口处呈活动连接的结构,与现有技术比较,由于绞龙套筒及绞龙设计成大、中、小三种形状规格,更换方便,其动力能耗佳,装料效果理想。(*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一种将颗粒状物料装入料袋的机械,特别是一种用于人工袋料栽培食用菌的多用型培养料装袋机设备。目前普遍利用工业上的植物废料,如棉籽壳、杂木屑、甘蔗渣等作为食用菌生产所需的培养料,这些原料经粉碎加工成颗粒状的培养料后,装袋机将培养料装填在不同尺寸规格的塑料袋筒中,经过灭菌、接菌种、形成菌棒、出菇。因此培养料装袋机是茹农生产各种食用菌所不可缺少的机械设备。现有的培养料装袋机由机架、电机、皮带传动机构、齿轮传动机构、料斗(包括喂料斗、下料斗)、螺旋输送机构(亦称绞龙及绞龙套筒)等组成,上述这种装袋机存在着下述几个缺点1、每台机的螺旋输送机构中所用的绞龙尺寸规格单一固定,若采用750瓦动力,只能承受φ84mm以下的绞龙送料,不能换用改用φ84mm~φ146mm之间的绞龙套筒与定死尺寸的绞龙配合出料,若机型要按最大的绞龙套筒(φ164mm)设计主机,就要固定配1500瓦动力,造成主机成本高。2、下料斗与搅棒不配套,因为搅棒为圆周旋转,而下料斗的横截面为梯形截面结构,造成死角(死角处培养料不能往绞龙推送)影响出料,装袋效率低。3、原装袋机三个齿轮中,其中间一个过轮没有装滚动轴承很容易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改进的用于食用菌的培养料袋装机,使得具有多用型的功能,适应大、中、小多种规格的料袋,产生较佳的动力能耗,达到理想的装料效果。本技术是以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它仍包括机架,电机,动力传动机构,料斗,送料搅轴、螺旋输送机构等构成,其特征是构成螺旋输送机构的绞龙和绞龙套筒设有大、中、小三套,每套又是按相对应的尺寸规格进行两两设计配置,其中对于大套的绞龙其后半部分的直径D(位于绞龙套筒内)设计大于机内(指下料斗中)的前半部分直径d、其中小套的绞龙其位于绞龙套筒内的后半部分直径D又可设计小于机内前半部分的直径d,不论是大、中、小绞龙套筒都设计成可与下料斗出料口处呈活动连接(或活动套接)的结构。由于绞龙套筒及与配套的绞龙,按需要设计大、中、小三种形状规格,更换方便,实现了能按需要选择最佳的动力能耗,达到了理想的装料效果。此外还有拆换维修方便,使用寿命长等特点。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结构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装袋机的一种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的两两配设的中套绞龙及绞龙套筒的结构中,其中绞龙的前后部分直径可皆为φ70左右)。图2是下料斗的结构示意图(横剖面图)。图3是两两配设的大套绞龙及绞龙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绞龙的后半部分直径D>φ70,可为φ100、φ130等)。图4是两两配设的小套绞龙及绞龙套筒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绞龙的后半部分直径D<φ70,可为φ58左右)。其中1~机架,2~主动力轴,3~连体轴承座,4~下料斗,5~绞龙,6~绞龙轴,7~绞龙套筒(可采用铸铁件),8~送料搅轴,9~搅棒(固定在搅轴上),10~喂料斗(上料斗)、11~上齿轮,12~中间齿轮,13~滚动轴承,14~下齿轮,15~三角带轮,16~下料斗的半圆弧部分,17~绞龙的前半部分(位于机内部分),18~绞龙的后半部分(机外部分,位于绞龙套筒内)。参照附图可知,本技术在具体设计制造时还具有以下技术特征。一、所述下料斗4的横截面是制呈半圆弧形的结构,使该弧形结构能适应搅棒的圆周运动,避免造成死角,有利全部培养料拌匀并顺利往绞龙推送。二、所述作为过轮的中间齿轮12是安装在设有滚动轴承13的轴承座孔内(即在连体轴承座上设有一个滚动轴承,将中间齿轮安装在滚动轴承中),以减少磨损,有利于延长整机的使用寿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型培养料装袋机,整机包括机架,电机,动力传动机构,料斗,送料搅轴,螺旋输送机构,其特征是构成螺旋输送机构的绞龙和绞龙套筒设有大、中、小三套,每套又是按相对应的尺寸规格两两设计配置而成,其中大套的绞龙,其后半部分的直径D设计大于前半部分的直径d、其中小套的绞龙其后半部分的直径D可设计小于前半部分的直径d,不论是大、中、小绞龙套筒都设计成可与下料斗出料口处呈活动连接的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用型培养料装袋机,整机包括机架,电机,动力传动机构,料斗,送料搅轴,螺旋输送机构,其特征是构成螺旋输送机构的绞龙和绞龙套筒设有大、中、小三套,每套又是按相对应的尺寸规格两两设计配置而成,其中大套的绞龙,其后半部分的直径D设计大于前半部分的直径d、其中小套的绞龙其后半部分的直径D可设计小于前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赐和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古田县教学器材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