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炸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4043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有炸锅机体和炸篮;所述炸锅机体具有座体和位于座体上方的空炸机头,所述炸篮位于空炸机头下方;所述空炸机头的底部具有热风出口,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电风扇,所述座体内或者空炸机头内设置有电热单元;所述电风扇带动空气流动,经电热单元将空气加热为热风,从热风出口进入炸篮内;如此,其解决电动部分距电热部分太近,电动部分温升过高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延长使用寿命;同时,可以采用通用型风叶进行送风,降低风叶生产难度,提高互换的便利性;以及,由于电风扇不布置于空炸机头内,降低了空炸机头的重量,同时加重了座体相对重量,使得空气炸锅在摆放尤其是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空气炸锅在摆放尤其是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空气炸锅在摆放尤其是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炸锅


[0001]本技术涉及空气炸锅领域技术,尤其是指一种空气炸锅。

技术介绍

[0002]空气炸锅是利用热风烹饪食物的烹饪设备。传统技术中的空气炸锅,其电热单元与电风扇都布置在空炸机头内,电风扇与电热单元距离太近,经常出现电风扇电机温升过高,或使用过程中温升过高,产品使用寿命减少或直接失效现象;为了降低电机的温升,有些采用大叶片高强度专用风叶,这样会增加风叶生产制作难度,而且,风叶需占用空间大,在空炸机头内布置受局限,也必然导致空炸机头内外形变大,这种专用的风叶在后续维修更换时比较麻烦。
[0003]还有,由于电热单元与电风扇都布置在空炸机头内,导致空炸机头较重,不利于空气炸锅在摆放尤其是工作时的稳定性。
[0004]因此,需要研究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有鉴于此,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之缺失,其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空气炸锅,其解决传统技术电动部分距电热部分太近,电动部分温升过高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延长使用寿命;
[0006]其另一目的是供一种空气炸锅,其解决了传统技术采用大叶片高强度专用风叶导致生产制作难度大、续维修更换时比较麻烦等问题;
[0007]其再一目的是供一种空气炸锅,其解决了传统技术由于电热单元与电风扇都布置在空炸机头内,导致空炸机头较重,不利于空气炸锅在摆放尤其是工作时的稳定性的问题。
[0008]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之技术方案:
[0009]一种空气炸锅,包括有炸锅机体和炸篮;所述炸锅机体具有座体和位于座体上方的空炸机头,所述炸篮位于空炸机头下方;
[0010]所述空炸机头的底部具有热风出口,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电风扇,所述座体内或者空炸机头内设置有电热单元;
[0011]所述电风扇带动空气流动,经电热单元将空气加热为热风,从热风出口进入炸篮内。
[001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包括有底座部、连接于底座部且向上延伸的侧座部,所述空炸机头连接于侧座部上端;所述底座部的上端、侧座部的内侧以及空炸机头的下端围构形成炸篮适配腔;所述侧座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空炸机头内设置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热风出口依次连通;
[0013]所述炸篮具有上侧敞口的食物容纳腔,所述炸篮可取放式定位于炸篮适配腔;所述电风扇带动空气流动经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从热风出口经上侧敞口进入炸篮的食物容纳腔。
[0014]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风道于侧座部内朝上延伸设置以连通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空炸机头具有机头体、装设于机头体上侧的顶盖板、装设于机头体下侧的挡板,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机头体和挡板之间,所述热风出口设置于挡板上。
[0015]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热风出口具有若干水平间距布置的热风孔隙。
[0016]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风道于空炸机头内水平延伸设置覆盖整个热风出口,所述热风出口贯通第二风道下侧。
[0017]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机头体与顶盖板之间设置有风道连通腔,所述机头体的周侧设置有贯通第二风道与风道连通腔的通孔,所述风道连通腔的下端连通第一风道。
[0018]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侧座部的顶部设置有风道连通口A,所述风道连通腔的下端设置有风道连通口B,所述风道连通口B贯通风道连通口A。
[0019]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座体包括有外本体和内本体,所述外本体具有底圈和一体连接于底圈上端的外侧板,所述内本体具有底板和一体连接于底板上端的内侧板,所述底板位于底圈上端,所述内侧板组装于外侧板的内侧,所述底圈的下端设置有底盖;所述第一风道形成于内侧板、外侧板之间。
[0020]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电风扇设置于第一风道内,所述电热单元设置于第二风道内;
[0021]或者,所述电风扇、电热单元均布置于第一风道内。
[0022]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空炸机头的底部对应热风出口的周边设置有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位置高于热风出口,所述出风口经空炸机头的周侧贯通外界。
[002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具体而言,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其主要是通过将电风扇设置于座体内,而电热单元设置于座体内或者空炸机头内,使电风扇远离电热单元,解决电动部分距电热部分太近,电动部分温升过高的问题,从而提高产品的稳定性及延长使用寿命;
[0024]同时,使电风扇远离电热单元,电风扇不再依赖大叶片高强度专用风叶,可以采用通用型风叶进行送风,降低风叶生产难度,提高互换的便利性,从而节约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及在后续维修更换时的成本;
[0025]以及,由于电风扇不布置于空炸机头内,降低了空炸机头的重量,同时加重了座体相对重量,使得整个炸锅机体的稳定性得到提升,使得空气炸锅在摆放尤其是工作时的稳定性更好。
[0026]本技术之炸锅机体,其结构设计合理,易于生产制作及组装,巧妙形成第一风道、第二风道,适于批量生产。
[0027]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截面示图(炸篮模块放入状态);
[0029]图2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另一截面示图(炸篮模块放入状态);
[0030]图3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一的分解示图;
[0031]图4是本技术之实施例二的截面示图(炸篮模块放入状态);
[0032]图5是将整个空气炸锅模块化设计的第一分解示图;
[0033]图6是将整个空气炸锅模块化设计的第二分解示图;
[0034]图7是将整个空气炸锅模块化设计的第三分解示图(炸篮模块取出状态、空炸机头模块打开状态);
[0035]图8是图7所示座体模块的分解示图。
[0036]附图标识说明:
[0037]炸锅机体10
[0038]座体11
[0039]空炸机头12
[0040]电风扇13
[0041]电热单元14
[0042]炸篮适配腔15
[0043]炸篮定位台阶腔151
[0044]扣件16
[0045]第一风道111
[0046]风道连通口A 112
[0047]外本体1101
[0048]内本体1102
[0049]底盖1103
[0050]热风出口121
[0051]第二风道122
[0052]出风口123
[0053]机头体1201
[0054]顶盖板1202
[0055]挡板1203
[0056]反光罩1204
[0057]风道连通腔1205
[0058]通孔1206
[0059]风道连通口B 1207
[0060]炸篮20
[0061]外本体107'
[0062]内本体10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包括有炸锅机体和炸篮;所述炸锅机体具有座体和位于座体上方的空炸机头,所述炸篮位于空炸机头下方;所述空炸机头的底部具有热风出口,所述座体内设置有电风扇,所述座体内或者空炸机头内设置有电热单元;所述电风扇带动空气流动,经电热单元将空气加热为热风,从热风出口进入炸篮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座体包括有底座部、连接于底座部且向上延伸的侧座部,所述空炸机头连接于侧座部上端;所述底座部的上端、侧座部的内侧以及空炸机头的下端围构形成炸篮适配腔;所述侧座部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风道,所述空炸机头内设置有第二风道,所述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热风出口依次连通;所述炸篮具有上侧敞口的食物容纳腔,所述炸篮可取放式定位于炸篮适配腔;所述电风扇带动空气流动经第一风道、第二风道,从热风出口经上侧敞口进入炸篮的食物容纳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风道于侧座部内朝上延伸设置以连通所述第二风道;所述空炸机头具有机头体、装设于机头体上侧的顶盖板、装设于机头体下侧的挡板,所述第二风道形成于机头体和挡板之间,所述热风出口设置于挡板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炸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热风出口具有若干水平间距布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智章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昌久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