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耐磨透气布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973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30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透气布料,包括布料主体,所述布料主体包括内层、位于内层外侧的中层和位于中层外侧的外层,所述中层包括靠近内层的上透气层和位于上透气层外侧的下透气层,所述上透气层由若干个横向连接条构成,所述下透气层由若干个纵向连接条构成,且若干个横向连接条与若干个纵向连接条呈“十”字形交错分布,交错间隙为方形,所述内层包括里布和位于里布外侧的棉布,所述外层包括靠近中层的防水层和位于防水层外侧的耐磨层,若干个所述纵向连接条的外表面和若干个横向连接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该设计不仅能够使得整个布料主体具有一定的韧性,也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透气性。度上提升透气性。度上提升透气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透气布料


[0001]本技术涉及布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耐磨透气布料。

技术介绍

[0002]布料是装饰材料中常用的材料。包括有化纤地毯、无纺壁布、亚麻布、尼龙布、彩色胶布、法兰绒等各式布料。布料在装饰陈列中起到了相当的作用,常常是整个销售空间中不可忽视的主要力量。大量运用布料进行墙面面饰、隔断、以及背景处理,同样可以形成良好的商业空间展示风格。
[0003]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种多样的布料也随着面世,但是现有的布料仍存在透气性不足的问题,在使用时容易让人感觉不适,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透气布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磨透气布料,通过设置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方便该布料更好的透气,从而更快的传递热量。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耐磨透气布料,包括布料主体,所述布料主体包括内层、位于内层外侧的中层和位于中层外侧的外层,所述中层包括靠近内层的上透气层和位于上透气层外侧的下透气层,所述上透气层由若干个横向连接条构成,所述下透气层由若干个纵向连接条构成,且若干个横向连接条与若干个纵向连接条呈“十”字形交错分布,交错间隙为方形,所述内层包括里布和位于里布外侧的棉布,所述外层包括靠近中层的防水层和位于防水层外侧的耐磨层,若干个所述纵向连接条的外表面和若干个横向连接条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
[0006]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厚度比为1:1。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透气层和下透气层均由竹炭纤维制成,所述里布由亚麻纤维制成。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耐磨层由牛津布制成。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由防水涂层布制成。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内层、中层和外层厚度比为1:2:1。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2]1、当使用该布料时,经由内层透气,进入中层,因为上透气层是由多个横向连接条构成,下透气层由多个纵向连接条构成,且交错分布,不仅能够为布料主体整体提供较好的连接性,也能够最大程度通过交错分布的间隙进行透气,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布料主体的透气性,并且还能通过若干个纵向连接条和若干个横向连接条本身开设的透气孔进行透气,该设计不仅能够使得整个布料主体具有一定的韧性,也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透气性;
[0013]2、通过设置耐磨层和防水层,使得整个布料主体具有较好的防水性和耐磨性,同时内层由亚麻纤维和棉布组成,利用亚麻纤维和棉布良好的透气性,也能够使得该布料主体具有较好的透气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布料主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中层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布料主体;2、内层;3、中层;4、外层;5、里布;6、棉布;7、上透气层;8、下透气层;9、防水层;10、耐磨层;11、纵向连接条;12、横向连接条;1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下述实施例中的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下述实施例中所用的材料、试剂等,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得到。
[0019]实施例:
[0020]如图1

图3所示,一种耐磨透气布料,包括布料主体1,布料主体1包括内层2、位于内层2外侧的中层3和位于中层3外侧的外层4,中层3包括靠近内层2的上透气层7和位于上透气层7外侧的下透气层8,上透气层7由若干个横向连接条12构成,下透气层8由若干个纵向连接条11构成,且若干个横向连接条12与若干个纵向连接条11呈“十”字形交错分布,交错间隙为方形,内层2包括里布5和位于里布5外侧的棉布6,外层4包括靠近中层3的防水层9和位于防水层9外侧的耐磨层10,若干个纵向连接条11的外表面和若干个横向连接条12的外表面均开设有透气孔13;
[0021]当使用该布料时,经由内层2透气,进入中层3,因为上透气层7是由多个横向连接条12构成,下透气层8由多个纵向连接条11构成,且交错分布,不仅能够为布料主体1整体提供较好的连接性,也能够最大程度通过交错分布的间隙进行透气,极大的提高了整个布料主体1的透气性,并且还能通过若干个纵向连接条11和若干个横向连接条12本身开设的透气孔13进行透气,该设计不仅能够使得整个布料主体1具有一定的韧性,也能够极大程度上提升透气性。
[0022]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透气层7和下透气层8厚度比为1:1;
[0023]方便使得布料主体1具有均匀透气性。
[0024]在其他实施例中,上透气层7和下透气层8均由竹炭纤维制成,里布5由亚麻纤维制成;
[0025]利用竹炭纤维的高透气性和吸湿性,可以使得该布料主体1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同时里布5由亚麻纤维制成,能够很快的将与布料主体1最先接触的气体进行排出。
[0026]在其他实施例中,耐磨层10由牛津布制成;
[0027]使得该布料主体1的外表面具有优良的耐磨性,从而延长该布料主体1的使用寿命。
[0028]在其他实施例中,防水层9由防水涂层布制成;
[0029]使得该布料主体1具有良好的防水性能。
[0030]在其他实施例中,内层2、中层3和外层4厚度比为1:2:1;
[0031]方便整个布料主体1具有足够的透气性。
[0032]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003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技术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技术,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透气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布料主体(1),所述布料主体(1)包括内层(2)、位于内层(2)外侧的中层(3)和位于中层(3)外侧的外层(4),所述中层(3)包括靠近内层(2)的上透气层(7)和位于上透气层(7)外侧的下透气层(8),所述上透气层(7)由若干个横向连接条(12)构成,所述下透气层(8)由若干个纵向连接条(11)构成,且若干个横向连接条(12)与若干个纵向连接条(11)呈“十”字形交错分布,交错间隙为方形,所述内层(2)包括里布(5)和位于里布(5)外侧的棉布(6),所述外层(4)包括靠近中层(3)的防水层(9)和位于防水层(9)外侧的耐磨层(10),若干个所述纵向连接条(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越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朵铖商贸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