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3735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属于道路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如何利用DCP为道路改扩建通过参考依据,确保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路基,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约成本,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方法是通过现场交通量的调查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等级,并把交通等级与DCP得到的贯入度值DN建立关系,通过对比原路基贯入度值DN,判断不同层位原路基的可用性,为改扩建道路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具体步骤如下:S1、原路基的DCP测量;S2、对现场土样进行室内DCP试验;S3、获取各路层的DCP含水率并修正贯入度值DN;S4、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量及交通等级;S5、根据交通等级确定不同层位的贯入度值DN。交通等级确定不同层位的贯入度值DN。交通等级确定不同层位的贯入度值D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工程
,具体地说是一种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动态圆锥贯入仪(DCP)是指用圆锥体贯人土壤中而读取阻力的硬度计。其操作方法是把仪器垂直立于土壤表面,将仪器自重下沉停止,而手不向下施加压力时的读数定为0;以1cm左右的速度将仪器压人土壤中,圆锥底部通过土壤时开始读数,一般每贯人5cm读一次数,单位以kg
·
cm2表7K。仪器贯入的速度对测定结果有一定影响,一般在水分含量较高(小于pF1.4)时,贯入速度过快,会导致贯入阻力变大;水分含量低(大于pFL4),不会发生上述状况。
[0003]为了尽可能经济有效地升级道路,必须在当前道路环境中优化使用现场材料。经过多年的使用,再加上气候的干湿循环,既有道路路基将达到相当程度的压实,局部位置的强度将得到加强,为新道路提供良好的支撑或基础。如为了满足设计要求,需要新建路层时,对现有条件进行优化将减少大量原材料的需求。
[0004]为了利用既有道路的强度,需要使用DCP测试路面结构中的材料的实际现场强度。该设备能在提供一种快速、相对低成本、无损的方法来估算细粒和粗粒路基、基层和底基层材料以及弱胶结材料的现场强度。但是在实际工程中,DCP的利用率较低,与道路设计没有形成良好的相关性。
[0005]故如何利用DCP为道路改扩建通过参考依据,确保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路基,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约成本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专利技术内容
[0006]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提供一种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来解决如何利用DCP为道路改扩建通过参考依据,确保能够最大限度的利用原有路基,减少资源的浪费,同时节约成本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的技术任务是按以下方式实现的,一种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该方法是通过现场交通量的调查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等级,并把交通等级与DCP(动态圆锥贯入仪)得到的贯入度值DN建立关系,通过对比原路基贯入度值DN,判断不同层位原路基的可用性,为改扩建道路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0008]作为优选,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0009]S1、原路基的DCP测量;
[0010]S2、对现场土样进行室内DCP试验;
[0011]S3、获取各路层的DCP含水率并修正贯入度值DN;
[0012]S4、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量及交通等级;
[0013]S5、根据交通等级确定不同层位的贯入度值DN。
[001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1中的原路基的DCP测量具体如下:
[0015]S101、沿道路全长进行DCP测量;
[0016]S102、获取DCP测量数据,并舍弃测量数据大于或小于3倍标准差的异常结果;
[0017]S103、利用获得的DCP测量数据计算路面结构每150mm路层的加权平均贯入度值DN(DN表示贯入度值,单位为mm/击)以及DSN800值;其中,DSN800值是指达到800mm深度所需的锤击总数。
[0018]更优地,DCP测量要求具体如下:
[0019]①
、每次DCP测量深度至少为800mm;
[0020]②
、在外轮迹带和行车道中线处交叉进行DCP测量;
[0021]③
、DCP测量频率为20次/km。
[002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2中的对现场土样进行室内DCP试验具体如下:
[0023]S201、在现场取代表性的土样,做击实试验得到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
[0024]S202、利用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配制土样,做室内DCP试验,得到0

150mm的加权平均锤击数BN
150

[0025]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3中的获取各路层的DCP含水率并修正贯入度值DN具体如下:
[0026]S301、对现场湿度条件进行估计,获取DCP调查时的含水率,以便与使用中的预期湿度状况进行比较;
[0027]S302、在外轮迹带上0

150mm、150

300mm以及300

450mm深度处,每公里至少采集两个样品测量长期运营内的含水率;
[0028]S303、比较长期运营内各路层的含水率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的关系:
[0029]①
、当长期运营期内各路层的含水率大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时,则选用各路层的贯入度值DN的80百分位数;其中,百分位数是指如果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并计算相应的累计百分位,则某一百分位所对应数据的值就称为这一百分位的百分位数。可表示为:一组n个观测值按数值大小排列。如,处于p%位置的值称第p百分位数。
[0030]②
、当长期运营期内各路层的含水率等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时,则选用各路层的贯入度值DN的50百分位数;
[0031]③
、当长期运营期内各路层的含水率小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时,则选用各路层的贯入度DN值的20百分位数。
[0032]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4中的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量及交通等级具体如下:
[0033]S401、估算每类车辆的初始流量AADT;
[0034]S402、估算每类车辆的车辆等效因子ESA,公式如下:
[0035]ESA=(W/8160)
n

[0036]n=0.044(BN
150
)
1.24

[0037]其中,W表示轴重,单位为kg或kN;n表示当量指数;BN
150
表示路基土室内试验得到的贯入150mm深度时的锤击数;
[0038]S403、估算每个车辆类别的每日车辆等效因子DESA,公式如下:
[0039]DESA=AADT
×
ESA;
[0040]S404、估算设计寿命内预期的每个交通类别的单向设计交通荷载,即累积等效标准车轴CESA,公式如下:
[0041]CESA=365
×
DESA
×
[((1+r)N

1]/r;
[0042]其中,DESA表示第一年的一个方向上的每种车辆类别的平均每日车辆等效因子;r表示假定的年增长率,以小数表示;N表示以年为单位的设计周期;标准车轴负载为8160千克;
[0043]S405、将每种类型车辆的CESA相加得出所有类型车辆的CESA总数,通过CESA总数查阅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表格确定道路交通等级。
[0044]作为优选,所述步骤S5中的根据交通等级确定不同层位的贯入度值DN具体如下:
[0045]通过对交通道路和材料参数的分析,建立现场不同深度的贯入度值与交通量等级的相互关系,即将现场贯入度值与所需设计贯入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是通过现场交通量的调查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等级,并把交通等级与DCP得到的贯入度值DN建立关系,通过对比原路基贯入度值DN,判断不同层位原路基的可用性,为改扩建道路的方案选择提供参考依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具体步骤如下:S1、原路基的DCP测量;S2、对现场土样进行室内DCP试验;S3、获取各路层的DCP含水率并修正贯入度值DN;S4、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量及交通等级;S5、根据交通等级确定不同层位的贯入度值DN。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原路基的DCP测量具体如下:S101、沿道路全长进行DCP测量;S102、获取DCP测量数据,并舍弃测量数据大于或小于3倍标准差的异常结果;S103、利用获得的DCP测量数据计算路面结构每150mm路层的加权平均贯入度值DN(DN表示贯入度值,单位为mm/击)以及DSN800值;其中,DSN800值是指达到800mm深度所需的锤击总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其特征在于,DCP测量要求具体如下:

、每次DCP测量深度至少为800mm;

、在外轮迹带和行车道中线处交叉进行DCP测量;

、DCP测量频率为20次/k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对现场土样进行室内DCP试验具体如下:S201、在现场取代表性的土样,做击实试验得到其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S202、利用最佳含水率和最大干密度配制土样,做室内DCP试验,得到0

150mm的加权平均锤击数BN
1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的获取各路层的DCP含水率并修正贯入度值DN具体如下:S301、对现场湿度条件进行估计,获取DCP调查时的含水率,以便与使用中的预期湿度状况进行比较;S302、在外轮迹带上0

150mm、150

300mm以及300

450mm深度处,每公里至少采集两个样品测量长期运营内的含水率;S303、比较长期运营内各路层的含水率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的关系:

、当长期运营期内各路层的含水率大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时,则选用各路层的贯入度值DN的80百分位数;

、当长期运营期内各路层的含水率等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时,则选用各路层的贯入度值DN的50百分位数;

、当长期运营期内各路层的含水率小于DCP调查时各路层的含水率时,则选用各路层
的贯入度DN值的20百分位数。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DCP的改扩建道路路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的估算改扩建后的交通量及交通等级具体如下:S401、估算每类车辆的初始流量AADT;S402、估算每类车辆的车辆等效因子ESA,公式如下:ESA=(W/8160)
n
;n=0.044(BN
150
)
1.24
;其中,W表示轴重,单位为kg或kN;n表示当量指数;BN
150
表示路基土室内试验得到的贯入150mm深度时的锤击数;S403、估算每个车辆类别的每日车辆等效因子DESA,公式如下:DESA=AADT
×
ESA;S404、估算设计寿命内预期的每个交通类别的单向设计交通荷载,即累积等效标准车轴CESA,公式如下:CESA=365
×
DESA
×
[((1+r)N

1]/r;其中,DESA表示第一年的一个方向上的每种车辆类别的平均每日车辆等效因子;r表示假定的年增长率,以小数表示;N表示以年为单位的设计周期;标准车轴负载为8160千克;S405、将每种类型车辆的CESA相加得出所有类型车辆的CESA总数,通过CESA总数查阅路面设计的交通等级表格确定道路交通等级。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赛志毅张磊王喆孙兆云王超韦金城王伟任瑞波韩洪超户桂灵孙贻国司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建筑大学山东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