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涵顶进施工装置、系统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627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方涵顶进施工装置、系统及方法,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包括呈矩形管状的顶推体,顶推体一端面为相对顶推体轴线呈锐角的斜切面,以作用开挖处形成倾斜掌子面,顶推体另一端面设有开孔挡板,开孔挡板与斜切面之间形成土仓;土仓靠近斜切面的一端安装有多个依次间隔布置的开挖辊;针对目前方涵顶进施工容易对地面设施产生影响的问题,通过设置带有斜切面的矩形管状顶推体进行涵洞顶进施工,形成满足方涵需求的矩形涵洞,斜切面能够使得顶推体前端上部和下部所受土压力平衡,保证顶推过程土体的稳定性,减少地面的沉降或隆起。减少地面的沉降或隆起。减少地面的沉降或隆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涵顶进施工装置、系统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岩土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方涵顶进施工装置、系统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综合管廊、电力隧道、雨水箱涵等地下方涵工程的建设中,经常会遇到下穿道路的情景。如果进行开挖施工,不仅影响到人们的出行,而且破坏、恢复道路及相关地下管线的过程,也会造成不小的经济浪费。在施工后的沉降等次生病害也对相关结构存在隐患。
[0003]目前多采用非开挖技术进行顶进施工,目前非开挖技术的顶管机机头多为圆形,机头前端面与顶进方向垂直,其截面形状难以适应方涵的顶进;对于适应方涵的工艺改进中,采用多个圆形顶管机进行工作区域整合,获取能够适应容纳方涵的涵洞,但是由于截面形状的差异,圆形顶管机形成的涵洞难以适应贴合方涵。另外,在顶进过程中,由于顶部、底部侧向土压力存在差别,尤其对于高度较大的方涵顶进过程中,无法进行区别控制,而导致对应顶推前端顶部或底部的土体容易发生破坏,而使作用里延伸到地面,引起地面的沉降或隆起,损伤地面设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涵顶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呈矩形管状的顶推体,顶推体一端面为相对顶推体轴线呈锐角的斜切面,以作用开挖处形成倾斜掌子面,顶推体另一端面设有开孔挡板,开孔挡板与斜切面之间形成土仓;土仓靠近斜切面的一端安装有多个依次间隔布置的开挖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涵顶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切面所在平面与顶推体工作时的顶部管壁呈锐角。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涵顶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推体垂直于轴线方向的截面呈矩形环状,该截面的外轮廓与待拼装的方涵外轮廓一致。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涵顶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有开挖辊轴线共面布置,且与斜切面共面或平行。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涵顶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辊外圆周面与斜切面所在平面相交,开挖辊局部外圆周面延伸至土仓外。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涵顶进施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挖辊外圆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正郑明万王晓媚戴欣彭小刚任文郑召怡于增明张锐王雨蒙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