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及喷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595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及喷毛机,包括针筒机构,所述针筒机构包括舌针、储纱腔、上凸轮、下凸轮和转轴;所述转轴的中心设置储纱腔;所述转轴内壁设置针槽,舌针位于针槽中,舌针能够与转轴同步旋转;所述上凸轮和下凸轮位于转轴的下方,上凸轮和下凸轮之间形成曲线凹槽,该曲线凹槽由成圈凹槽和集圈凹槽组合而成;所述舌针的针踵安装在曲线凹槽内,在转轴的转动下舌针的针踵沿着凹槽行进,在经过成圈凹槽和集圈凹槽时做升降运动,实现成圈和集圈动作。本发明专利技术使得喷毛纱外层包覆网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平针组织,成圈与集圈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层包覆网更加牢固,一定程度上解决喷毛纱掉毛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喷毛纱掉毛的问题。一定程度上解决喷毛纱掉毛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及喷毛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纺织机械
,具体涉及一种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及喷毛机。

技术介绍

[0002]喷毛纱编织过程是通过一个类似圆机的机头,将长丝或单纱织成外层包覆网,芯纱被高压气体喷射装置中的高压气流打散后灌入包覆网中,形成外层包覆网包围着中间散纤维的特殊纱线。随着消费者对织物外观和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外层包覆网需要具备足够的牢度及美观度,避免内部散散纤维脱落。
[0003]目前,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0115879.8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防水抗静电仿羊绒圈圈纱,芯线外周螺旋缠绕着仿羊绒喷毛纱,固定线沿着芯线轴向螺旋缠绕成十字交叉,将喷毛纱穿插在在芯线与固定线交叉处。申请号为CN201620724727.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由多层套圈结构件组成的喷毛纱网状镂空套,该网状镂空套的套圈结构是用平针方式编织而成,保证纱线在纵向和横向拉伸时具有一定延伸性。
[0004]上述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螺旋缠绕或平针编织而成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结构简单,散乱的纤维插入芯纱与包覆网之间,拉伸过程中容易出现掉毛现象。在实际穿用过程中,掉毛严重会影响成品质量,影响消费者穿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及喷毛机,使得喷毛纱外层包覆网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平针组织,成圈与集圈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层包覆网更加牢固,一定程度上解决喷毛纱掉毛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种技术方案是:所述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包括针筒机构以及位于编织机构底部的出纱口;所述针筒机构包括舌针、储纱腔、上凸轮、下凸轮和转轴;所述转轴能够实现快速旋转,转轴的中心设置储纱腔;所述转轴内壁设置针槽,舌针位于针槽中,舌针能够与转轴同步旋转;所述上凸轮和下凸轮位于转轴的下方,上凸轮和下凸轮之间形成曲线凹槽,该曲线凹槽由成圈凹槽和集圈凹槽组合而成;所述舌针的针踵安装在曲线凹槽内,在转轴的转动下舌针的针踵沿着凹槽行进,在经过成圈凹槽和集圈凹槽时做升降运动,实现成圈和集圈动作。
[0007]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内壁被等份分割形成多个独立空间形成针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针筒机构安装在外壳支架上。
[0009]进一步地,所述外壳支架上设置导纱孔。
[0010]进一步地,所述舌针的背部紧邻储纱腔的外壁。
[0011]进一步地,所述储纱腔位于针筒机构的中心区域。
[0012]进一步地,所述转轴安装在针筒底座上。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采用上述编织机构的喷毛机,包括外层包覆网所用纱筒、芯纱、
纱线分梳装置、导纱孔、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导纱滚筒和喷毛纱纱筒,纱线分梳装置安装在芯纱下方,纱线分梳装置下方的喷嘴对准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的下方安装导纱滚筒和喷毛纱纱筒。
[001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具体如下: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是在原有机构上进行改进,利用上凸轮和下凸轮形成具有成圈和集圈路径的曲线凹槽,舌针在针踵的作用下,由转轴带动进行升降运动。该机构使得喷毛纱外层包覆网不再拘泥于单一的平针组织,成圈与集圈的相互配合,使得外层包覆网更加牢固,喷毛纱掉毛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机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的示意图。
[0017]图3为所述针筒内部示意图。
[0018]图4为所述针筒内部俯视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

外层包覆网所用纱筒、2

芯纱、3

纱线分梳装置导、4

导纱孔、5

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6

导纱滚筒、7

喷毛纱纱筒、11

针筒机构、12

外壳支架、21

针槽、22

舌针、23

储纱腔、24

曲线凹槽、25

上凸轮、26

下凸轮、27

转轴、28

成圈凹槽、29

集圈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具体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但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专利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专利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2]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喷毛机包括外层包覆网所用纱筒1、芯纱2、纱线分梳装置3、导纱孔4、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5、导纱滚筒6和喷毛纱纱筒7,纱线分梳装置3安装在芯纱2下方,纱线分梳装置3下方的喷嘴对准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5,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5的下方安装导纱滚筒6和喷毛纱纱筒7。外层包覆纱线从纱筒1上退绕下来,经过导纱孔4输送到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5中;内部的芯纱2送入纱线分梳装置3,经过纱线分梳装置3中的高压气流作用,被拆解成散乱无序的短纤维,后通过纱线分梳装置3下方的喷嘴送入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5中。散乱纱线被外层包覆网包裹,经过导纱滚筒6后缠绕到喷毛纱纱筒7上,形成全新的纱线。
[0023]如图2

4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包括导纱孔4、针筒机构11、外壳支架12、以及位于机构底部的出纱口。所述针筒机构11安装在外壳支架12上,包括针槽21、舌针22、储纱腔23、曲线凹槽24、上凸轮25、下凸轮26、转轴27、成圈凹槽28和集圈凹槽29;所述转轴27安装在针筒底座上,转轴27能够快速旋转,转轴27的中心设置储纱腔23,储纱腔23可容纳喷毛纱外层包覆网和散乱的纤维;所述针槽21布置在转轴27上,根据安装舌针22的数量,转轴27内壁被等份分割形成多个独立的针槽21;所述舌针22位
于针槽21中,舌针22的背部紧邻储纱腔23外壁,转轴27运转时,舌针22与转轴27同步旋转;所述上凸轮25和下凸轮26位于转轴27的下方,上凸轮25和下凸轮26之间形成曲线凹槽24,该曲线凹槽24由成圈凹槽28和集圈凹槽29组合而成;所述舌针22的针踵安装在曲线凹槽24内,在转轴27的转动下舌针22的针踵沿着凹槽行进,在经过成圈凹槽28和集圈凹槽29时做升降运动,舌针22在升降过程中钩住纱线,编织喷毛纱外层包覆网。
[0024]本专利技术的工作过程:纱线从导纱孔4喂入,舌针22在转轴27的作用下同步旋转,舌针22的针踵沿曲线凹槽2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机构包括针筒机构(11)以及位于编织机构底部的出纱口;所述针筒机构(11)包括舌针(22)、储纱腔(23)、上凸轮(25)、下凸轮(26)和转轴(27);所述转轴(27)能够实现快速旋转,转轴(27)的中心设置储纱腔(23);所述转轴(27)内壁设置针槽(21),舌针(22)位于针槽(21)中,舌针(22)能够与转轴(27)同步旋转;所述上凸轮(25)和下凸轮(26)位于转轴(27)的下方,上凸轮(25)和下凸轮(26)之间形成曲线凹槽(24),该曲线凹槽(24)由成圈凹槽(28)和集圈凹槽(29)组合而成;所述舌针(22)的针踵安装在曲线凹槽(24)内,在转轴(27)的转动下舌针(22)的针踵沿着凹槽行进,在经过成圈凹槽(28)和集圈凹槽(29)时做升降运动,实现成圈和集圈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27)内壁被等份分割形成多个独立空间形成针槽(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实现多组织结构喷毛纱外层包覆网编织机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建伟华徐依周振伟丛洪莲李玉贤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裕盛纱线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