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35231 阅读:10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前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滚动轮,所述底板后端可拆卸连接两条第一支撑板,两条所述第一支撑板下方可拆卸连接两个万向轮;所述底板上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内滑动连接移动组件,所述移动组件上设有气动升降组件,所述气动升降组件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下端设有升降式转动组件,所述升降式转动组件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组件,且所述升降式转动组件上设有气动夹紧组件。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脚升降式转动组件和气动夹紧组件来实现对应的升降和夹持,从而来实现对气瓶的升降调节更为的轻松。的升降调节更为的轻松。的升降调节更为的轻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氧气瓶搬运
,主要涉及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氧气瓶是储存和运输氧气用的高压容器,一般用合金结构钢热冲、压制而成,外径219mm,常用气瓶容积40升,圆柱形。应用于医院、急救站、疗养院。
[0003]现有的氧气瓶在进行运输的时候往往通过人工将其搬运至推车上,到达指定的地方后,在通过人工将氧气瓶进行搬下来,从而达到氧气瓶的搬运。
[0004]但是,由于现有的氧气瓶在装满液氧后,重量较大,同时部分地方氧气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定的抬高,进而导致了氧气瓶搬运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主要提供了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由于现有的氧气瓶在装满液氧后,重量较大,同时部分地方氧气瓶在使用的时候需要进行一定的抬高,进而导致了氧气瓶搬运难度较大的技术问题。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前端可拆卸连接两个滚动轮(11),所述底板(1)后端可拆卸连接两条第一支撑板(12),两条所述第一支撑板(12)下方可拆卸连接两个万向轮(2);所述底板(1)上设有第一滑槽(13),所述第一滑槽(13)内滑动连接移动组件(3),所述移动组件(3)上设有气动升降组件(4),所述气动升降组件(4)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5)下端设有升降式转动组件(6),所述升降式转动组件(6)可拆卸连接所述移动组件(3),且所述升降式转动组件(6)上设有气动夹紧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3)包括两块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一滑槽(13)两侧对称设有第二滑槽(14),所述第二滑槽(14)内可拆卸连接第一滑杆(32),两个所述第一滑杆(32)分别贯穿两块所述第一连接板(31),两块所述第一连接板(31)通过固定板(33)可拆卸连接,所述固定板(33)一侧设有斜撑板(34),所述斜撑板(34)两侧对称设有第一连接块(35),所述第一连接块(35)上可拆卸连接L型杆(36),所述L型杆(36)上可拆卸连接杆套(37)。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升降组件(4)包括两根第一转动杆(41),两根所述第一转动杆(41)均轴承连接第三连接板(42),所述第三连接板(42)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一气缸(43),所述第一气缸(43)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块(44),所述第一连接块(44)一侧轴承连接第二转动杆(45),所述第二转动杆(45)轴承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所述斜撑板(34)背面设有第三滑槽(38),所述第三滑槽(38)内设有第一连接管(46),所述第一连接管(46)内设有橡胶盘(461),所述橡胶盘(461)中部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杆(462),所述第一连接杆(462)一端可拆卸连接推杆(463),所述第一连接管(46)一端可拆卸连接软管(47),所述软管(47)可拆卸连接所述接第一气缸(44),所述软管(47)一侧可拆卸连接第二软管(471),所述第二软管(471)上设有电磁阀(472),且所述第一连接管(46)上设有单向阀(464)。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氧气瓶的升降搬运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式转动组件(6)包括第三转动杆(61),所述第三转动杆(61)可拆卸连接两个所述第一连接板(31),所述第三转动杆(61)上设有第一连接套(62),所述第一连接套(62)上对称设有两个第二气缸(63),两个所述第二气缸(63)上端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板(5),两个所述第二气缸(63)一端可拆卸连接第三软管(64),所述第三软管(64)设置在所述底板(1)上,且所述第三软管(64)可拆卸连接充气结构(65)。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睿媛李得祥李明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卫市明新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