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3510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外壳、感温盖、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动簧片、第一动作碟片、第二动作碟片、导向架和推杆,感温盖与外壳连接并围成空间,导向架将外壳与感温盖所围成的空间分成感温腔和容纳腔;第一动作碟片的动作温度大于第二动作碟片的动作温度,第一动作碟片的复位温度小于第二动作碟片的复位温度。本温控器通过第一动作碟片提升了发热体的发热上限,使得发热体在初始加热的时候,可以达到更加高的温度,这样一来,就有更加多的热量进行温度下降。在散热率相同的情况下,第二动作碟片可以跳动更加少的次数,使得发热体更加快的达到恒温状态。提高了温度控制的效率。本温控器主要用于温度控制技术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温度控制
,特别涉及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突跳式温控器应用广泛,几乎发热类的电器都要使用。但是现有的突跳式温控器当应对温升很快的环境时,则会造成温控器早跳。这种早跳不利于快速使得取热体达到目标温度。因此,现有的控温器的结构温控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外壳、感温盖、第一接线端、第二接线端、动簧片、第一动作碟片、第二动作碟片、导向架和推杆,所述感温盖与外壳连接并围成空间,所述导向架将外壳与感温盖所围成的空间分成感温腔和容纳腔,其中,感温腔靠近感温盖,所述容纳腔靠近外壳;所述动簧片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接线端和第二接线端均设置在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第一铆钉将动簧片的一端固定在容纳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二接线端通过第二铆钉与容纳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设有高部位和底部位,所述动簧片的一端固定在高部位上,所述动簧片的另一端横向延伸并使得其位于底部位的上方,所述动簧片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所述动触点相对底部位向下设置,所述第二铆钉设有静触点,所述静触点相对底部位向上设置,所述动触点与所述静触点接触;所述第一动作碟片和第二动作碟片均设置在感温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动作碟片和第二动作碟片上下堆叠,其中,第二动作碟片位于第一动作碟片的下方,且靠近动簧片;所述导向架的中部设有导向穿孔,所述推杆的下端穿过所述导向穿孔并与动簧片的中部顶接,所述推杆的上端与第二动作碟片顶接,所述第一动作碟片的动作温度大于第二动作碟片的动作温度,所述第一动作碟片的复位温度小于第二动作碟片的复位温度。
[0005]进一步,所述动簧片的中部设有凸点,所述凸点与所述推杆的另一端顶接。
[0006]进一步,所述感温盖通过四周滚边收口方式与外壳连接。
[0007]进一步,所述感温盖为铝材质。
[0008]进一步,所述第一动作碟片为双金属片结构。
[0009]进一步,所述第二动作碟片为双金属片结构。
[0010]进一步,所述第一接线端设有第一接线孔。
[0011]进一步,所述第二接线端设有第二接线孔。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温控器通过构建常闭结构,使得温控器可以用于常闭的应用场景。同时,通过第一动作碟片提升了发热体的发热上限,使得发热体在初始加热的时
候,可以达到更加高的温度,这样一来,就有更加多的热量进行温度下降。在散热率相同的情况下,第二动作碟片可以跳动更加少的次数,使得发热体更加快的达到恒温状态。提高了温度控制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0014]图1是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断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1和图2的箭头分别表示上和下。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专利技术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0017]参考图1和图2,提供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包括:外壳100、感温盖200、第一接线端530、第二接线端540、动簧片400、第一动作碟片601、第二动作碟片602、导向架300和推杆400,所述感温盖200与外壳100连接并围成空间,所述导向架300将外壳100与感温盖200所围成的空间分成感温腔和容纳腔,其中,感温腔靠近感温盖200,所述容纳腔靠近外壳100;所述动簧片400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接线端530和第二接线端540均设置在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一接线端530通过第一铆钉510将动簧片400的一端固定在容纳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二接线端540通过第二铆钉520与容纳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设有高部位511和底部位521,所述动簧片400的一端固定在高部位511上,所述动簧片400的另一端横向延伸并使得其位于底部位521的上方,所述动簧片400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402,所述动触点402相对底部位521向下设置,所述第二铆钉520设有静触点403,所述静触点403相对底部位521向上设置,所述动触点402与所述静触点403接触;所述第一动作碟片601和第二动作碟片602均设置在感温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动作碟片601和第二动作碟片602上下堆叠,其中,第二动作碟片602位于第一动作碟片601的下方,且靠近动簧片400;所述导向架300的中部设有导向穿孔,所述推杆400的下端穿过所述导向穿孔并与动簧片400的中部顶接,所述推杆400的上端与第二动作碟片602顶接,所述第一动作碟片
601的动作温度大于第二动作碟片602的动作温度,所述第一动作碟片601的复位温度小于第二动作碟片602的复位温度。
[0018]在平常状态下,本温控器处于常闭状态,即第一接线端530和第二接线端540处于导通状态。在平常状态下,第一动作碟片601和第二动作碟片602处于初始状态,第一动作碟片601和第二动作碟片602通过对推杆400的上端的顶接,使得推杆400的下端顶接住动簧片400的中部。由于动簧片400的一端被固定,因此,动簧片400的另一端由于顶接的力的作用下,动簧片400被压迫,动触点402与静触点403接触。从而形成了常闭结构。
[0019]当温控器对温度进行控制的时候,将温控器与需要控制的发热体电连接,即将发热体与第一接线端530和第二接线端540串联。发热体通电,发热体产生热量。感温盖200吸收到热量,使得感温腔的温度升高。由于第一动作碟片601的动作温度大于第二动作碟片602的动作温度。当温度升高到第二动作碟片602的动作温度时,由于第一动作碟片601还没有动作,故第一动作碟片601会将第二动作碟片602压制,使得第二动作碟片602不会动作。当温度继续升高,当达到第一动作碟片601的动作温度的时候。第一动作碟片601动作,第二动作碟片602动作。动簧片400被压迫的力消失,动簧片400向上恢复,动触点402和静触点403分开。实现对发热体断电的功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常闭型突跳式温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100)、感温盖(200)、第一接线端(530)、第二接线端(540)、动簧片(400)、第一动作碟片(601)、第二动作碟片(602)、导向架(300)和推杆(400),所述感温盖(200)与外壳(100)连接并围成空间,所述导向架(300)将外壳(100)与感温盖(200)所围成的空间分成感温腔和容纳腔,其中,感温腔靠近感温盖(200),所述容纳腔靠近外壳(100);所述动簧片(400)设置在容纳腔的内部,所述第一接线端(530)和第二接线端(540)均设置在容纳腔的外部,所述第一接线端(530)通过第一铆钉(510)将动簧片(400)的一端固定在容纳腔的腔壁上,所述第二接线端(540)通过第二铆钉(520)与容纳腔的腔壁固定连接;所述容纳腔的腔壁设有高部位(511)和底部位(521),所述动簧片(400)的一端固定在高部位(511)上,所述动簧片(400)的另一端横向延伸并使得其位于底部位(521)的上方,所述动簧片(400)的另一端设有动触点(402),所述动触点(402)相对底部位(521)向下设置,所述第二铆钉(520)设有静触点(403),所述静触点(403)相对底部位(521)向上设置,所述动触点(402)与所述静触点(403)接触;所述第一动作碟片(601)和第二动作碟片(602)均设置在感温腔的内部,所述第一动作碟片(601)和第二动作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雁听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天狼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