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极大型空间刚
‑
柔耦合系统多阶模态主动振动抑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航天器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多阶模态主动振动抑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航天器结构设计趋于大型化和复杂化,大型挠性空间桁架结构应用也更加广泛。由于桁架结构具有尺度大、阻尼小的特点,在轨运行时容易受到干扰产生振动,进而影响航天器的正常工作。为满足稳定性需求,对于空间大尺度刚
‑
柔耦合系统进行振动抑制具有重要意义。
[0003]对于空间大尺度桁架的振动抑制问题,文献《空间智能桁架的有限时间振动抑制控制》等给出了桁架结构独立模态空间控制方法,但是缺乏刚
‑
柔耦合系统层面的振动控制方法;申请号为CN10719407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将卫星动力学、振动抑制与姿态控制解析式耦合的计算模型,设计多个控制器分别对刚体和柔性天线进行控制,但模型动力学方程没有统一,无法直观看出系统刚
‑
柔耦合关系,控制器设计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极大型空间刚
‑
柔耦合系统多阶模态主动振动抑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建立空间大尺度刚
‑
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柔耦合系统动力学模型;q
y
=[q
y1
,q
y2
,q
y3
,......q
yn
]
T
q
z
=[q
z1
,q
z2
,q
z3
,......q
zn
]
T
其中,η是状态变量,M、C、K为系数矩阵,Q为广义力矩阵,P为剩余矩阵,q
y
、q
z
分别为等效梁y向和z向模态坐标,θ为系统面内姿态角,为系统面外姿态角、γ为系统滚转姿态角,q
yn
表示第n阶y向模态坐标,q
zn
表示第n阶z向模态坐标;n≥1,表示模态阶数;步骤2:设计模态滤波器;ψ
T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侯新宇,黄攀峰,张夷斋,常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