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31482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44
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沥青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时温敏感性评价方法精度低,人工操作准确性差的问题。对老化前后道路沥青材料进行离散温度扫描试验,利用单循环下总耗散能与复数剪切模量、加载应力和相位角的关系,获得总耗散能随温度变化曲线,并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耗散能变化率,以耗散能变化率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将两者做除法获得温度敏感性比,以温度敏感性比评价服役时间延长后温度敏感性衰变速率,两者数值越小,沥青的时温敏感性越低。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评价沥青时温敏感性。于评价沥青时温敏感性。于评价沥青时温敏感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道路沥青性能检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沥青混合料由集料、沥青和空隙组成。虽然骨料本质上被认为是简单的弹性材料,但沥青相在多变车辆荷载作用下表现出复杂的流变特性,即黏弹性;具体表现为,沥青材料的力学性质(模量、相位角等)会随着温度和加载频率(加载时间)的变化而不同程度的变化,因而沥青是典型的时间温度敏感性材料。为了提高路面的稳定性、耐久性和抗损伤性,对沥青材料的研究一直是道路工业研究的热点。其中对于沥青材料的时温敏感性的分析更是重中之重。
[0003]沥青材料是一种典型的黏弹性材料。在线性粘弹性域内,高聚物具有简单的热流变特性,其应力

应变本构关系通常用积分的形式表示。具体表现为在低温/高频下,沥青材料模量会升高,而在高温/低频情况下会降低。对时间和温度敏感的沥青或者改性沥青材料,这一现象会更为明显,具体表现为沥青路面在低温下容易出现裂缝,在高温下容易出现车辙。因而在将具体的道路沥青材料应用于实际公路建设之前,利用一种简单、快速、灵敏且有代表性的试验方法对其时温敏感特性进行定量评价是很有必要的。然而,以往对于温度敏感性的评价主要依赖于针入度指数(PI),而针入度试验较为粗糙,受试验操作和实验员影响较大,已经被广为诟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是为了解决现有沥青时温敏感性评价方法精度低,人工操作准确性差的问题,现提供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步骤一、试验预处理:

确定沥青样品,利用旋转薄膜烘箱制取短期老化样品;

以浇筑的方式分别制取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

分别对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进行PG高温分级试验,获得临界温度数据;

以获得的临界温度数据分别进行正弦波振荡剪切加载实验,加载频率选取10rad/s,进行若干次加载,以车辙因子G*/sinδ作为分析对象获取令试件状态稳定的最低预加载次数n;
[0007]步骤二、分别对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进行离散温度扫描试验,获得单循环下总耗散能,绘制正弦曲线荷载单循环下总耗散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利用指数函数对该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耗散能变化率,将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的耗散能变化率记为k1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的耗散能变化率记为k
age
,以耗散能变化率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将两者做除法获得温度敏感性比Ratio=k
age
/k1,以温度敏感性比评价服役时间延长后温度敏感性衰变速率,两者数值越小,沥青的时温敏感性越低。
[0008]有益效果:
[0009]本专利技术利用流变学分析方法,提出了以耗散能随温度的变化速率作为定量评价指标来评价沥青时温敏感性的方法;利用单循环下总耗散能与复数剪切模量、加载应力和相位角的关系,得到总耗散能随着试验温度的变化率和变化率比,来评价沥青初始状态与短期老化后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时温敏感性评价指标对沥青的老化灵敏度高、可适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实施例一试件状态稳定的最低预加载次数确定示意图;其中1为试件达到稳定状态的加载曲线,其中2为试件未达到稳定状态的加载曲线;
[0011]图2为沥青老花前后总耗散能变化与非线性拟合结果图;其中1为老化前,2为老化后。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具体实施方式一: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3]步骤一、试验预处理:

确定沥青样品,利用旋转薄膜烘箱制取短期老化样品;

以浇筑的方式分别制取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

分别对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进行PG高温分级试验,获得临界温度数据;

以获得的临界温度数据分别进行正弦波振荡剪切加载实验,加载频率选取10rad/s,进行若干次加载,以车辙因子G*/sinδ作为分析对象获取令试件状态稳定的最低预加载次数n;
[0014]步骤二、分别对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进行离散温度扫描试验,获得单循环下总耗散能,绘制正弦曲线荷载单循环下总耗散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利用指数函数对该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耗散能变化率,将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的耗散能变化率记为k1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的耗散能变化率记为k
age
,以耗散能变化率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将两者做除法获得温度敏感性比Ratio=k
age
/k1,以温度敏感性比评价服役时间延长后温度敏感性衰变速率,两者数值越小,沥青的时温敏感性越低。
[0015]本实施方式对试验配套设备要求低,无论是旋转薄膜烘箱(RTFO)还是动态剪切流变仪(DSR)均已在道路领域应用多年,仅需开发离散温度扫描试验便可获得沥青温度敏感性评价指标,有良好的经济性和可操作性。
[0016]具体实施方式二: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不同的是:步骤一

所述短期老化样品是在温度为162.5~163.5℃、老化时间为75min~85min的条件下制备的。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0017]具体实施方式三: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不同的是:步骤一

所述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的尺寸标准:对于无颗粒效应沥青,试件尺寸采用Φ25mm
×
1mm;对于有颗粒效应沥青,试件尺寸采用Φ25mm
×
2mm。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0018]具体实施方式四: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无颗粒效应沥青为基质沥青、SBS改性沥青或SBR改性沥青。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三之一相同。
[0019]具体实施方式五: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不同的是:所述有颗粒
效应沥青为橡胶沥青或生物油改性橡胶沥青。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四之一相同。
[0020]具体实施方式六: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

所述PG高温分级试验是在58℃~112℃之间每6℃选取的一个温度进行测试。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五之一相同。
[0021]具体实施方式七: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不同的是:步骤一

所述正弦波振荡剪切加载实验的最低加载次数为10次,当10次加载后仍达不到稳定状态,继续增加加载次数至出现稳定状态。其他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六之一相同。
[0022]具体实施方式八:本实施方式与具体实施方式一至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试验预处理:

确定沥青样品,利用旋转薄膜烘箱制取短期老化样品;

以浇筑的方式分别制取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

分别对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进行PG高温分级试验,获得临界温度数据;

以获得的临界温度数据分别进行正弦波振荡剪切加载实验,加载频率选取10rad/s,进行若干次加载,以车辙因子G*/sinδ作为分析对象获取令试件状态稳定的最低预加载次数n;步骤二、分别对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进行离散温度扫描试验,获得单循环下总耗散能,绘制正弦曲线荷载单循环下总耗散能随温度的变化曲线,利用指数函数对该曲线进行非线性拟合,获得耗散能变化率,将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的耗散能变化率记为k1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的耗散能变化率记为k
age
,以耗散能变化率评价沥青温度敏感性;将两者做除法获得温度敏感性比Ratio=k
age
/k1,以温度敏感性比评价服役时间延长后温度敏感性衰变速率,两者数值越小,沥青的时温敏感性越低。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所述短期老化样品是在温度为162.5~163.5℃、老化时间为75min~85min的条件下制备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耗散能变化的沥青时温敏感性测试与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

所述老化前沥青薄片试样和老化后沥青薄片试样的尺寸标准:对于无颗粒效应沥青,试件尺寸采用Φ25mm
×
1mm;对于有颗粒效应沥青,试件尺寸采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志彬谭忆秋徐慧宁肖神清吕慧杰张超黄兰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