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发电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各种无污染的新能源的蓬勃发展,而太阳能是最清洁的能源,且方便活动,资源非常丰富,而光伏发电是指通过光伏发电装置将太阳能转换为电能,在今天光伏发电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光伏发电板吸收的光量决定了光伏发电装置的发电量,所以人们为了获取更多的太阳能在一个立柱上设置多个发电装置,致使有的发电装置的位置距离地面过高,不易检修。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在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0004]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端设有立柱(2);检测装置(5),所述检测装置(5)设于所述立柱(2)顶端,用于检测太阳光的方向;爬升装置(28),所述爬升装置(28)设于所述底座(1)和立柱(2)内;智能调节装置,若干所述智能调节装置套设于所述立柱(2)上,所述爬升装置(28)、智能调节装置和检测装置(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光伏发电板(21),若干所述光伏发电板(21)设于所述智能调节装置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节装置包括:旋转装置(3),所述旋转装置(3)套设于所述立柱(2)上;角度调节装置(4),两个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对称设于所述旋转装置(3)的两侧;所述旋转装置(3)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均与控制器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5)包括:检测板(25),所述检测板(25)设于所述立柱(2)顶端;隔板(26),若干所述隔板(26)均匀设于所述检测板(25)顶端;光敏电阻(27),若干所述所述光敏电阻(27)设于所述检测板(25)顶端,所述光敏电阻(27)位于相邻两个隔板(26)之间,所述光敏电阻(27)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装置(3)包括:固定座(6),所述固定座(6)固定套接于所述立柱(2)上,所述固定座(6)顶端设有环形限位槽(8);转动环(7),所述转动环(7)设于所述固定座(6)顶端,所述转动环(7)底端设有环形限位块(9),所述环形限位块(9)滑动连接于所述环形限位槽(8)内,所述转动环(7)内壁设有传动齿;第一电机(10),所述第一电机(10)设于所述固定座(6)内,所述第一电机(1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一转动杆(11),所述第一转动杆(1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10)连接,所述第一转动杆(11)的另一端设有齿轮(12),所述齿轮(12)于所述传动齿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包括:横板(13),所述横板(13)设于所述转动环(7)的外壁上;气泵(14),所述气泵(14)设于所述横板(13)顶端,所述气泵(14)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立杆(22),所述立杆(22)与所述气泵(14)顶端连接,所述立杆(22)另一端与所述光伏发电板(21)底端铰接;升降装置,所述气泵(14)的两侧对称设有升降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气缸(17),所述气缸(17)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板(18);连接管(15),所述气泵(14)与所述气缸(17)之间通过所述连接管(15)连接,所述连接管(15)内设有电磁阀(16),所述电磁阀(16)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升降杆(19),所述升降杆(19)的一端与所述活塞板(18)连接,所述升降杆(19)的另一端与连接杆(20)的一端铰接,所述连接杆(20)的另一端与所述光伏发电板(21)底端铰接。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调节装置底端还设有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包括:支撑环(24),所述支撑环(24)滑动套接于所述立柱(2)上;支撑杆(23),所述支撑杆(23)的一端与所述角度调节装置(4)底端连接,所述支撑杆(23)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环(24)外壁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电力系统的智能型光伏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爬升装置(28)包括:限位腔(29),所述限位腔(29)设于所述底座(1)内,所述限位腔(29)的内壁底端设有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第二转动杆(33),所述第二转动杆(33)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电机(30)连接,所述第二转动杆(33)的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腔(29)内壁顶端转动连接;限位杆(32),所述限位杆(32)的两端均与所述限位腔(29)的内壁转动连接;升降板(31),所述升降板(31)滑动连接于所述限位腔(29)内,所述限位杆(32)和第二转动杆(33)均穿过所述升降板(31),所述第二转动杆(33)与所述升降板(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志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阳升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