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及其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73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及其制作方法,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包括手柄、转向控制器、抽吸口、抽吸控制器、插入管、弯曲部、探头头端部,所述手柄上分别安装有所述转向控制器、所述抽吸口、所述抽吸控制器,所述插入管一端安装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插入管另一端与所述弯曲部相连,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探头头端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制造成本低,易于患者接收,且解决了反复使用导致的感染问题;2.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探头头端部的制作方法避免了胶水胶接用人工操作工艺的不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连续生产效率,降低了一次性内窥镜的制作成本。降低了一次性内窥镜的制作成本。降低了一次性内窥镜的制作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及其制作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传统而言,内窥镜多采用反复使用产品,主要是一次使用成本过高,患者难以接受,同时内窥镜反复使用容易导致感染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包括手柄、转向控制器、抽吸口、抽吸控制器、插入管、弯曲部、探头头端部,所述手柄上分别安装有所述转向控制器、所述抽吸口、所述抽吸控制器,所述插入管一端安装在所述手柄内,所述插入管另一端与所述弯曲部相连,所述弯曲部与所述探头头端部相连。
[000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连接单元,所述插入管通过所述连接单元安装在所述手柄上。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操作通道密封圈、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能插在所述密封圈上。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工作通道,所述工作通道为一根独立柔性导管,内置于所述插入管内,所述工作通道末端与所述探头头端部相连;所述插入管为单腔编织管。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摄像头、灯源,所述探头头端部内部分别安装有所述摄像头、所述灯源,所述探头头端部内部设置有工作通道出口,所述工作通道末端安装在所述工作通道出口内。
[0008]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的探头头端部的制作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0009]整体成形步骤:通过双色注塑机连续注塑的方式把成像头端部的摄像头、灯源和工作通道出口连接为整体探头头端部。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整体成形步骤中,具体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0011]步骤1:先采用低温软质透明医疗软质材料注塑包覆摄像头、灯源和工作通道出口。
[0012]步骤2:在步骤1的基础上再在低温软质透明医疗软质材料外表面包覆注塑高透硬质材料。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整体成形步骤中,所述双色注塑机为一体双模具注塑机,通过两个挤出螺杆在一台注塑机上实现不同材料的注塑。
[0014]所述低温软质透明医疗软质材料包括聚氨酯、透明环氧树脂、硅胶。
[0015]所述高透硬质材料包括MABS、PC、PSU。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制造成本低,易于患者接收,且解决了反复使用导致的感染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探头头端部的制作方法避免了胶水胶接用人工操作工艺的不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连续生产效率,降低了一次性内窥镜的制作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结构图;
[0018]图2是本专利技术探头头端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包括手柄1、转向控制器2、抽吸口4、抽吸控制器5、插入管7、探头头端部9,所述手柄1上分别安装有所述转向控制器2、所述抽吸口4、所述抽吸控制器5,所述插入管7一端安装在所述手柄1内,所述插入管7另一端与所述弯曲部8相连,所述弯曲部8与所述探头头端部9相连。转向控制器2用于控制弯曲部8的调弯角度和方向。抽吸口4为液体通道口。抽吸控制器5用于控制抽吸液体开关状态。转向控制器2里面有2根线,线的一端与转向控制器2相连,线的另一端与弯曲部8相连。
[0020]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连接单元6,所述插入管7通过所述连接单元6安装在所述手柄1上。
[0021]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操作通道密封圈、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可以插在所述密封圈上,方便活检钳等的通过。操作通道密封圈安装在工作通道3的最外部位置。
[0022]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工作通道3,所述工作通道3为一根独立柔性导管,内置于所述插入管7内,所述工作通道3末端与所述探头头端部9相连;所述插入管7为单腔编织管。
[0023]如图2所示,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摄像头12、灯源11,所述探头头端部9内部分别安装有所述摄像头12、所述灯源11,所述探头头端部9内部设置有工作通道出口10,所述工作通道3末端安装在所述工作通道出口10内。摄像头12内部安装有摄像头芯片线路板13。
[0024]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一次性使用内窥镜的探头头端部9的制作方法,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0025]整体成形步骤:通过双色注塑机连续注塑的方式把成像头端部的摄像头12、灯源11和工作通道出口10连接为整体探头头端部9。
[0026]在所述整体成形步骤中,具体还包括执行以下步骤:
[0027]步骤1:先采用低温软质透明医疗软质材料注塑包覆摄像头12、灯源11和工作通道出口10。
[0028]步骤2:在步骤1的基础上再在低温软质透明医疗软质材料外表面包覆注塑高透硬质材料。
[0029]在所述整体成形步骤中,所述双色注塑机为一体双模具注塑机,通过两个挤出螺杆在一台注塑机上实现不同材料的注塑;
[0030]所述低温软质透明医疗软质材料包括聚氨酯、透明环氧树脂、硅胶。
[0031]所述高透硬质材料包括MABS(甲基苯乙烯)、PC(聚碳酸酯)、PSU(聚砜)。
[003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的一次性内窥镜的探头头端部9的制作方法,通过双色注塑机连续注塑的方式把成像头端部的摄像头12,灯源11和工作通道出口10连接为整体探头头端部9,简化了探头头端部9部位的制作装配工艺,同时采用注塑的方法,避免了胶水胶接用人工操作工艺的不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连续生产效率,降低了一次性内窥镜的制作成本。
[003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制造成本低,易于患者接收,且解决了反复使用导致的感染问题;2.本专利技术的探头头端部的制作方法避免了胶水胶接用人工操作工艺的不稳定性,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和连续生产效率,降低了一次性内窥镜的制作成本。
[0034]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1)、转向控制器(2)、抽吸口(4)、抽吸控制器(5)、插入管(7)、弯曲部(8)、探头头端部(9),所述手柄(1)上分别安装有所述转向控制器(2)、所述抽吸口(4)、所述抽吸控制器(5),所述插入管(7)一端安装在所述手柄(1)内,所述插入管(7)另一端与所述弯曲部(8)相连,所述弯曲部(8)与所述探头头端部(9)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连接单元(6),所述插入管(7)通过所述连接单元(6)安装在所述手柄(1)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操作通道密封圈、鲁尔接头,所述鲁尔接头能插在所述密封圈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工作通道(3),所述工作通道(3)为一根独立柔性导管,内置于所述插入管(7)内,所述工作通道(3)末端与所述探头头端部(9)相连;所述插入管(7)为单腔编织管。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次性使用内窥镜,其特征在于:该一次性使用内窥镜还包括摄像头(12)、灯源(11),所述探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晓淞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英美达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