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282713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预制混凝土技术领域,具体为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包括:基础混凝土件、保水混凝土件和透水混凝土件,所述基础混凝土件上开设有渗透槽,且所述渗透槽的内部填充有栓体;所述保水混凝土件填充于所述基础混凝土件内。本发明专利技术中,通过预制的基础混凝土件和透水混凝土件,搭配实时制成的保水混凝土件,可以形成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采用栓体可保持周围水量和养分的流动,利于植物生长,而透水混凝土件既能保持水流良好的渗入,结构强度也较高,方便植物的种植,保水混凝土件具有较好的琐水保水能力,且利于植物根系在透水混凝土件和保水混凝土件中蔓延,大大方便了植物的种植和生长,结构设计新颖合理,便于推广使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混凝土
,具体为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植生混凝土是一种可以供植物种植生长的混凝土构件,相比较传统混凝土来说,更容易种植植被,以满足各类条件下的使用需求,而预制混凝土在别处浇制而非在最后的施工现场,不同尺寸、形状的预制混凝土都可采用纤维增强其可靠性及开裂后的韧性。
[0003]近年来,预制混凝土以其低廉的成本,出色的性能,成为建筑业的新宠,繁多的样式、重量加上出色的挠曲强度和性能,使其在路障、储水池、外墙、建筑和装饰领域得到广泛应用,预制混凝土能加快住宅产业化速度。
[0004]但传统的植生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或多或少都存在有一定的缺点,比如混凝土结构透水、保水性能差,结构实密,不利于植物的生长,较不合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为此,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包括:基础混凝土件、保水混凝土件和透水混凝土件,所述基础混凝土件上开设有渗透槽,且所述渗透槽的内部填充有栓体;所述保水混凝土件填充于所述基础混凝土件内,所述保水混凝土件的外侧设有隔网,且所述保水混凝土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大豆秸秆120

170份, BSC

WY03添加剂10

15份,透水混凝土原料150

>220份,生物质屑30

50份,陶土40

65份,有机肥15

30份,减水剂5

10份,适量水;所述透水混凝土件设置于所述基础混凝土件内且位于所述保水混凝土件上,所述透水混凝土件上设置有种植用栅格槽,且所述透水混凝土件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植物糠50

70 份,BSC

J活性添加剂8

12份,透水混凝土80

100份,草木灰5

10份,生物质纤维20

40份,陶土15

35份,有机肥10

15份,适量水;所述透水混凝土件上设有用于种植的种植壤,且所述种植壤上层依次铺设有细沙层和细石层。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预制的基础混凝土件和透水混凝土件,搭配实时制成的保水混凝土件,可以形成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采用栓体可保持周围水量和养分的流动,利于植物生长,而透水混凝土件既能保持水流良好的渗入,结构强度也较高,方便植物的种植,保水混凝土件具有较好的琐水保水能力,且利于植物根系在透水混凝土件和保水混凝土件中蔓延,大大方便了植物的种植和生长,结构设计新颖合理。
[000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础混凝土件上安装有固定柱,且所述固定柱上固定有固定环,所述固定环上连接有位于所述细石层上用于防护的防护网。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防护网的安装,对种植区域土壤进行防护,效果较
好。
[001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础混凝土件的底部还设有固定柱,且所述基础混凝土件的侧面设有拼装件。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基础混凝土件的设置和组装,施工起来较为简便。
[001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栓体采用生物质成型结构,且所述栓体为经过破碎、干燥、压制成型的植物秸秆和果壳。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水流和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穿过,便于保持土壤环境的均衡,利于植物的生长。
[001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大豆秸秆经切割、干燥和筛选,选取长度值为25

50mm使用。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植物根系的生长。
[0017]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生物质屑采用植物秸秆、植物壳、植物叶和植物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筛选后粒径为4.5

7.8mm。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为植物提供营养成分。
[0019]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植物糠为稻、麦、花生和谷子壳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破碎后粒径3.5

6.2mm,PH值4.8

6。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为植物生长营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
[0021]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陶土制粒呈蜂窝状,经干燥后,粒径为3.2

4.5cm。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保水,防止水过度流失。
[0023]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透水混凝土件采用一体式浇筑而成,且所述栅格槽之间隔边的高度值为栅格槽高度值的二分之一。
[00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植物的深载,提高表面抗水效果。
[0025]本专利技术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包括以下步骤:
[0026]S1:预制基础混凝土件,采用凹式下模具和平口式上模具,错位合模,下模具上设有用于渗透槽成型的多组横竖杆和用于固定柱成型的凹孔,进行浇筑成型;
[0027]S2:按重量份称取所述保水混凝土件组成的各原料;
[0028]S3:将大豆秸秆经切割、干燥和筛选,选取长度值为25

50mm使用,选取生物质材料,经破碎机破碎后筛选出粒径为4.5

7.8mm之间的生物质屑,再将陶土经造粒机加工出粒径为3.2

4.5cm的块体,烘干;
[0029]S4:将透水混凝土原料投入搅拌机,加入适量常温水,搅拌5min,再依次投入大豆秸秆、BSC

WY03添加剂、生物质屑、有机肥和减水剂,搅拌过程25min,再加入陶土,搅拌3min,制成保水混凝土件;
[0030]S5:将生物质材料经过破碎、干燥、压制成型为与渗透槽适配的形状,制成栓体;
[0031]S6:预制透水混凝土件,按重量份称取所述透水混凝土件组成的各原料;
[0032]S7:将透水混凝土原料投入搅拌机,加入适量常温水,搅拌5min,再依次投入处理好的植物糠、BSC

J活性添加剂、草木灰、生物质纤维和有机肥,搅拌过程35min,再加入陶土,搅拌3min,然后采用凹式下模具和栅格突出式上模具,将制成混合料导入浇筑,浇筑成型,进行干燥,制成透水混凝土件;
[0033]S8:取出S1中制成的基础混凝土件,将栓体放入渗透槽的内部,在基础混凝土件的内腔铺上隔网,将S4中制成的保水混凝土件浇筑在渗透槽内,其高度值不超过基础混凝土件内腔高度值的二分之一,适当干燥后在保水混凝土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础混凝土件(100),所述基础混凝土件(100)上开设有渗透槽(110),且所述渗透槽(110)的内部填充有栓体(120);保水混凝土件(200),填充于所述基础混凝土件(100)内,所述保水混凝土件(200)的外侧设有隔网(210),且所述保水混凝土件(200)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大豆秸秆120

170份,BSC

WY03添加剂10

15份,透水混凝土原料150

220份,生物质屑30

50份,陶土40

65份,有机肥15

30份,减水剂5

10份,适量水;透水混凝土件(300),设置于所述基础混凝土件(100)内且位于所述保水混凝土件(200)上,所述透水混凝土件(300)上设置有种植用栅格槽,且所述透水混凝土件(300)包括以下重量份组成:植物糠50

70份,BSC

J活性添加剂8

12份,透水混凝土80

100份,草木灰5

10份,生物质纤维20

40份,陶土15

35份,有机肥10

15份,适量水;所述透水混凝土件(300)上设有用于种植的种植壤(310),且所述种植壤(310)上层依次铺设有细沙层(320)和细石层(33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混凝土件(100)上安装有固定柱(150),且所述固定柱(150)上固定有固定环(130),所述固定环(130)上连接有位于所述细石层(330)上用于防护的防护网(14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混凝土件(100)的底部还设有固定柱(150),且所述基础混凝土件(100)的侧面设有拼装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栓体(120)采用生物质成型结构,且所述栓体(120)为经过破碎、干燥、压制成型的植物秸秆和果壳。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大豆秸秆经切割、干燥和筛选,选取长度值为25

50mm使用。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式保水植生透水混凝土,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质屑采用植物秸秆、植物壳、植物叶和植物皮中的一种或几种组合而成,筛选后粒径为4.5

7.8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晓迪李志勇范亮孔祥东单宇杰
申请(专利权)人:禹智环保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