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光伏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7024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1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光伏瓦装置,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彩钢瓦和固定夹具,彩钢瓦水平部包括第一子水平部和第二子水平部,第一子水平部和第二子水平部位于同一平面,彩钢瓦凸起部位于第一子水平部和第二子水平部之间;凸起部远离水平部一侧包括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水平部所在的平面平行;且凸起部朝向第一子水平部和/或第二子水平部的一侧设有凹陷部;彩钢瓦还包括公肋、与公肋相配合的母肋,公肋和母肋分设于水平部宽度方向的两侧;固定夹具包括夹具结构,用于夹持相邻设置的两个彩钢瓦的公肋和母肋;夹具结构包括夹持机构和固定连接机构,沿凸起部指向公肋的方向上,夹持机构设置于固定连接机构的至少一侧。机构的至少一侧。机构的至少一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光伏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光伏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光伏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是利用太阳能,采用诸如晶硅板、逆变器等特殊材料电子元件组成的发电体系,与电网相连并向电网输送电力的光伏发电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主要包括太阳能电池方阵、蓄电池组、充放电控制器、逆变器、交流配电柜和太阳跟踪控制系统。世界性能源危机促进了新能源产业的迅猛发展,而太阳能是各种可再生能源中最重要的基本能源,近些年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在许多产业中都有应用。
[0003]彩钢瓦建筑主要适用于生产型企业厂房、仓库等,因其结构简单稳定、施工方便、建设周期短、建筑成本低,得到了大多数生产型企业的青睐。但是彩钢瓦建筑的屋面不平整,安装光伏组件较为不便,且安装稳定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光伏瓦装置,用以将光伏组件稳定安装于彩钢瓦的屋面上,并将彩钢瓦固定于铝支架上。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包括:彩钢瓦和固定夹具;
[0006]所述彩钢瓦包括水平部和凸起部,所述水平部包括第一子水平部和第二子水平部,所述第一子水平部和所述第二子水平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子水平部和第二子水平部之间;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一侧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水平部所在的平面平行;
[0007]所述彩钢瓦还包括公肋、与所述公肋相配合的母肋,所述公肋和所述母肋分设于所述水平部宽度方向的两侧;
[0008]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夹持机构和固定连接机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用于夹持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彩钢瓦的公肋和母肋;沿所述凸起部指向所述公肋的方向上,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至少一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下表面为承载面,沿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小于所述承载面的高度,且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高度差0<ΔH≤30mm。
[0009]可选地,其中:
[0010]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高度差5mm≤ΔH≤10mm。
[0011]可选地,其中:
[0012]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沿垂直于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第一表面的宽度为W,W≥4mm。
[0013]可选地,第一表面的宽度10mm≤W≤25mm。
[0014]可选地,其中:
[0015]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沿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H,10mm≤H≤25mm。
[0016]可选地,其中:
[0017]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件相连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的一侧表面为承载面;沿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指向所述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一侧,所述承载面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顶端高度且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高度。
[0018]可选地,其中:
[0019]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紧固件连接;沿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指向所述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一侧,所述夹持机构的顶端高度小于所述紧固件的高度。
[0020]可选地,其中:
[0021]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连接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
[0022]可选地,其中:
[0023]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的距离为2

7mm。
[0024]可选地,其中:
[0025]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夹片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夹片、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卡接。
[0026]可选地,其中:
[0027]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
[0028]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连接机构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卡合结构;
[0029]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一侧设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四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卡合结构;
[0030]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卡接。
[0031]可选地,其中:
[0032]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第一夹片背离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和第六凸起,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夹片并置于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六凸起之间。
[0033]可选地,其中:
[0034]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公肋和母肋夹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
[0035]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夹臂远离所述第二夹臂一侧,和/或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夹臂远离所述第一夹臂一侧;所述第一夹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夹臂、第二子夹臂和第三子夹臂,所述第三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子夹臂与所述第三子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
[0036]可选地,其中:
[0037]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固定夹具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支架,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彩钢瓦中的所述公肋和所述母肋均卷绕形成锁缝并卡持于固定连接机构的第二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公肋、所述母肋之间分别填充一层密封胶。
[0038]可选地,其中:
[0039]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所述锁缝包括依次相连的平直部和折角部,所述密封胶填充于所述折角部。
[0040]可选地,其中:
[0041]所述锁缝的卷绕角度为360
°
~540
°
;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卡接。
[0042]可选地,其中:
[0043]所述固定夹具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支架,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卡持于所述凸起部内,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卡接。
[0044]可选地,其中:
[0045]沿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部包括贯通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为凹陷部,所述第一空间设置于所述第二空间靠近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一侧;
[0046]所述第一空间和所述第二空间相交接的第一面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第一表面所在平面;
[0047]在所述凸起部的横截面中,所述第二空间为倒梯形或六边形。
[004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彩钢瓦和固定夹具;所述彩钢瓦包括水平部和凸起部,所述水平部包括第一子水平部和第二子水平部,所述第一子水平部和所述第二子水平部位于同一平面,所述凸起部位于所述第一子水平部和第二子水平部之间;所述凸起部远离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一侧包括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所在的平面与所述水平部所在的平面平行;所述彩钢瓦还包括公肋、母肋,所述公肋和所述母肋分设于所述水平部宽度方向的两侧;所述固定夹具包括夹持机构和固定连接机构,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用于夹持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彩钢瓦的公肋和母肋;沿所述凸起部指向所述公肋的方向上,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至少一侧,所述夹持机构包括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持空间的下表面为承载面,沿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第一表面的高度小于所述承载面的高度,且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高度差0<ΔH≤30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面与所述第一表面之间的高度差5mm≤ΔH≤10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凸起部的长度延伸方向上,第一表面的宽度为W,W≥4m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10mm≤W≤25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部的高度为H,10mm≤H≤25mm。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在竖直方向相对设置且通过连接件相连的第一夹片和第二夹片,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之间形成所述第一夹持空间,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的一侧表面为承载面;沿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指向所述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一侧,所述承载面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顶端高度且大于等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的底端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紧固件连接;沿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指向所述第一表面所在平面一侧,所述夹持机构的顶端高度小于所述紧固件的高度。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调节螺栓,所述调节螺栓穿过并连接所述第一夹片和所述第二夹片。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第二夹片之间的距离为2

7mm。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固定相连,且所述第二夹片通过卡合结构与所述第一夹片、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卡接。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结构包括第一卡合结构和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夹片朝向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有第一凸起,且所述固定连接机构朝向所述第
一夹片侧设有第二凸起,所述第一凸起和所述第二凸起形成所述第一卡合结构;所述第二夹片朝向所述第一夹片一侧设有第三凸起和第四凸起,所述第三凸起和所述第四凸起形成所述第二卡合结构;所述第一卡合结构和所述第二卡合结构卡接。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片背离所述第二夹片一侧设置有第五凸起和第六凸起,所述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夹片并置于所述第五凸起和所述第六凸起之间。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机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夹臂和第二夹臂,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第一夹臂和所述第二夹臂之间形成第二夹持空间,所述公肋和母肋夹设于所述第二夹持空间;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一夹臂远离所述第二夹臂一侧,和/或所述夹持机构连接于所述第二夹臂远离所述第一夹臂一侧;所述第一夹臂从上至下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子夹臂、第二子夹臂和第三子夹臂,所述第三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子夹臂与所述第二夹臂之间的距离,所述夹持机构与所述第一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小于等于所述第二子夹臂与所述第三子夹臂相连接部位的高度。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支架,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彩钢瓦中的所述公肋和所述母肋均卷绕形成锁缝并卡持于固定连接机构的第二夹持空间内,所述第一端与所述公肋、所述母肋之间分别填充一层密封胶。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缝包括依次相连的平直部和折角部,所述密封胶填充于所述折角部。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缝的卷绕角度为360
°
~540
°
;所述支撑杆的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卡接。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夹具还包括固定支座,所述固定支座包括支撑杆和固定支架,所述支撑杆的第一端卡持于所述凸起部内,第二端与所述固定支架卡接。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伏组件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垂直于所述水平部所在平面的方向上,所述凸起部包括贯通的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第一空间和第二空间之间为凹陷部,所述第一空间设置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波王娟郭志球朱磊陶春华郑丽花周雨豪王俊博高云辉
申请(专利权)人:晶科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