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和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2667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和方法,所述系统包括麦克风、信号电缆和声音频谱分析装置;麦克风用于拾取机械贯穿件周围的声音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信号电缆用于将麦克风转换的电信号传送给声音频谱分析装置;声音频谱分析装置用于记录麦克风的电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将电信号变换为声音频谱信号,通过将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与CTT试验前记录的同一位置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在CTT试验期间进入安全壳进行听音检查,避免了高气压环境特种作业带来的人身伤害、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可以避免人工安全壳外部听音检查时,因为环境噪音干扰导致人工听音困难的问题。致人工听音困难的问题。致人工听音困难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和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核电站安全壳密封性试验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和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机械贯穿件是用于机械管道穿过安全壳时与安全壳的接口。请参阅图1,一般安全壳机械贯穿件由贯穿件、贯穿件隔离阀V1、V2、贯穿件隔离阀密封性试验阀V3构成。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仅示出了一个贯穿件,但实际核电机组有50~100个贯穿件。
[0003]CTT(containment test,安全壳试验)用于模拟验证安全壳在大破口失水(LOCA)事故条件下的密封能力,对于保障核电厂的运行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机组建设阶段和机组运行阶段均需要进行CTT试验。CTT试验期间,需要向安全壳内充入压缩空气至设计压力(例如CPR1000机组的4.3bar.g),并测量安全壳的泄漏。
[0004]安全壳的主要泄漏点为机械贯穿件阀门、机械贯穿件裂纹、电气贯穿件、钢内衬等。若CTT期间安全壳泄漏率超标,则需要暂停试验,进行CTT试验查漏。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CTT试验查漏均是由人工到安全壳外部的贯穿件隔离阀附近(即图1中的V1处)进行泄漏检查,检查方法一般为人工耳朵听音的方式,检查管道、阀门是否存在泄漏,也可在压力较低的时候,试验人员进入安全壳听音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泄漏。现有人工听音检查的基本流程如图2所示。
[0005]但是,现有的人工听音检查方法至少存在以下问题:
[0006]1)若在安全壳外围听音,则容易被外界环境中的噪声源(例如泵、阀门、管线流体噪声)干扰;
[0007]2)若在低压力平台(图2中的第二步)进入安全壳听音检查,则存在特种作业(高气压环境工作),存在着成本较高的问题(需要专业打捞局参与培训、减压舱护航);
[0008]3)存在只能在低压力平台(图2中的第二步)进入安全壳听音检查、无法在高压力平台进入安全壳听音检查的问题:因为一般工程技术人员为非专业潜水作业人员,无法在高于1bar.g平台情况下进入安全壳;虽然专业潜水人员可以在4.2bar.g情况下进入安全壳,但他们对安全壳内贯穿件不熟悉,不具备检查能力。
[0009]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和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实现且不受安全壳外噪音干扰的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和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0011]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其包括麦克风、信号电缆和声音频谱分析装置;所述麦克风设置在需要检查的机械贯穿件附近,用于拾取机械贯穿件周围的声音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信号电缆连接在麦克
风和声音频谱分析装置之间,用于将麦克风转换的电信号传送给声音频谱分析装置;所述声音频谱分析装置用于记录麦克风的电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将电信号变换为声音频谱信号,通过将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与CTT试验前记录的同一位置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声音频谱分析装置包括:
[0013]变换模块,用于通过傅里叶变换将电信号变换为声音频谱信号;
[0014]存储模块,用于存储CTT试验前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以及分析结果;
[0015]对比判断模块,用于对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与CTT试验前记录的同一位置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和
[0016]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对比结果和判断结果。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对比判断模块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的方式为:
[0018]相对CTT试验前的频谱,若CTT试验期间频谱的频率和幅度没有明显变化,则认为基本不存在泄露;
[0019]相对CTT试验前的频谱,若CTT试验期间频谱的频率明显增大和/或幅度明显增高,则认为泄露可能性较大,发出泄漏提示。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麦克风设置在安全壳内,并位于需要检查的机械贯穿件的1m范围内,所述信号电缆经电缆贯穿件穿过安全壳,将麦克风的电信号传送给安全壳外的声音频谱分析装置。
[0021]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的一种改进,所述麦克风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械贯穿件附近,同时对多个机械贯穿件周围的声音进行监测。
[0022]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0023]1)安装上述段落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包括将麦克风设置在需要检查的机械贯穿件附近,并通过信号电缆将麦克风与安全壳外的声音频谱分析装置连接;
[0024]2)在CTT试验前,开启麦克风,利用声音频谱分析装置记录机械贯穿件周围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
[0025]3)开始CTT试验,对安全壳进行充气操作,此过程中,麦克风保持开启,利用声音频谱分析装置持续记录机械贯穿件周围的声音频谱信号;
[0026]4)在安全壳充气操作停止后,利用声音频谱分析装置对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与CTT试验前记录的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
[0027]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方法的一种改进,步骤4)中,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的具体方式为:
[0028]相对CTT试验前的频谱,若CTT试验期间频谱的频率和幅度没有明显变化,则认为
基本不存在泄露;
[0029]相对CTT试验前的频谱,若CTT试验期间频谱的频率明显增大和/或幅度明显增高,则认为泄露可能性较大,发出泄漏提示。
[0030]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方法的一种改进,还包括步骤5),根据泄漏提示,人工到被判断为泄露机械贯穿件的安全壳外部区域,对该区域的泄漏情况进行重点检查,并做出适当修正。
[0031]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麦克风设置在安全壳内,并位于需要检查的机械贯穿件的1m范围内,所述信号电缆经电缆贯穿件穿过安全壳,将麦克风的电信号传送给安全壳外的声音频谱分析装置。
[0032]作为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方法的一种改进,所述麦克风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械贯穿件附近,同时对多个机械贯穿件周围的声音进行监测。
[003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和方法不需要在CTT试验期间进入安全壳进行听音检查,避免了高气压环境特种作业带来的人身伤害(减压病等)、成本增加的问题,而且可以避免人工安全壳外部听音检查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麦克风、信号电缆和声音频谱分析装置;所述麦克风设置在需要检查的机械贯穿件附近,用于拾取机械贯穿件周围的声音并将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信号电缆连接在麦克风和声音频谱分析装置之间,用于将麦克风转换的电信号传送给声音频谱分析装置;所述声音频谱分析装置用于记录麦克风的电信号,并通过傅里叶变换将电信号变换为声音频谱信号,通过将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与CTT试验前记录的同一位置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声音频谱分析装置包括:变换模块,用于通过傅里叶变换将电信号变换为声音频谱信号;存储模块,用于存储CTT试验前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以及分析结果;对比判断模块,用于对CTT试验期间的声音频谱信号与CTT试验前记录的同一位置本底噪声的声音频谱信号进行对比,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和显示模块,用于显示对比结果和判断结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比判断模块判断机械贯穿件是否存在泄漏的方式为:相对CTT试验前的频谱,若CTT试验期间频谱的频率和幅度没有明显变化,则认为基本不存在泄露;相对CTT试验前的频谱,若CTT试验期间频谱的频率明显增大和/或幅度明显增高,则认为泄露可能性较大,发出泄漏提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设置在安全壳内,并位于需要检查的机械贯穿件的1m范围内,所述信号电缆经电缆贯穿件穿过安全壳,将麦克风的电信号传送给安全壳外的声音频谱分析装置。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电站安全壳机械贯穿件泄漏查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麦克风的数量为多个,分别设置在不同的机械贯穿件附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锐卜玉兵陈威张波赵健沈东明李少纯赵云涛杨宏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广核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