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常州大学专利>正文

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28264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稠油井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包括空气源热泵、相变蓄能系统、换热器、备用电加热装置、缓存罐及混水阀,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的启闭实现独立供热或联合供热,同时采用系统回水的加热流通路径与相变蓄能系统自身内部液体的加热流通路径相互独立,并配以备用电加热装置的设计,实现在相变蓄能系统供热不足时,能够利用备用电加热装置进行快速补热,加热时效性高,以解决系统回水加热时效性与相变蓄能系统供热不足时所出现的不兼容问题,为井下热水循环单元提供稳定、可持续的热源,具有多级备用,确保连续运行的优点,亦能够便于控制,降低控制系统的复杂度。系统的复杂度。系统的复杂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稠油井加热
,尤其是一种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国内稠油油藏普遍存在埋藏深、胶质和沥青质含量高、含油区域分散等特点,很多稠油油藏经过常规方式开采后仍有大量残余油。同时,随着开采深度的不断增加,抽油杆会出现结蜡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油田开采效率。
[0003]油田企业主要通过加热降粘法、热复合化学吞吐法、掺稀粘法和添加降粘剂等方法降低井下稠油粘度。然而,热复合化学吞吐法成本高不能大范围推广,掺稀降粘法会在稠油中会加入新的有机物,影响后续稠油加工、提炼,而添加降粘剂则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0004]加热降粘由于其设备简单和降粘效率高等优势被广泛使用,其通过注入高温热水加热稠油使得稠油温度上升,增加稠油中晶体溶解度。同时,温度上升使得稠油中分子活跃性变得更好,这使得稠油大分子结构更容易破碎断裂,从而形成小分子团使得稠油粘度大幅下降。传统加热注入水方法主要包括锅炉加热法和地热法,依靠锅炉持续供热需要消耗大量煤炭资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空气源热泵(1)、相变蓄能系统(2)、换热器(3)、备用电加热装置(4)、缓存罐(5)及混水阀(6);所述空气源热泵(1)的进水口通过进液管(8)和井下热水循环单元(7)的出水口连通,空气源热泵(1)的出水口通过一级出液管(9)和备用电加热装置(4)的进口连通,所述备用电加热装置(4)的出口和缓存罐(5)的进口连通,缓存罐(5)的出口通过二级出液管(10)与井下热水循环单元(7)的进水口连通,所述一级出液管(9)上设有第一循环泵(P1),所述二级出液管(10)上设有第三循环泵(P3);所述相变蓄能系统(2)具有相变蓄能罐(201)、蓄能系统电加热装置(202)及第二循环泵(P2),所述相变蓄能罐(201)的出液口通过管道A(203)和蓄能系统电加热装置(202)的进口连通,蓄能系统电加热装置(202)的出口通过管道B(204)与相变蓄能罐(201)的进液口连通,所述第二循环泵(P2)配置在管道A(203)或管道B(204)上;所述换热器(3)的热源进口和热源出口串联在管道A(203)或管道B(204)上,换热器(3)的冷源进口通过旁通管A(16)与一级出液管(9)连通,换热器(3)的冷源出口通过旁通管B(17)与一级出液管(9)连通,一级出液管(9)上设有第一阀门(V1),第一阀门(V1)位于旁通管A(16)和旁通管B(17)之间,旁通管A(16)上设置有第二阀门(V2),所述二级出液管(10)与进液管(8)之间连通有回流管(11),所述混水阀(6)安装在回流管(11)上。2.根据权利1所述的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14),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用于监控流出井下热水循环单元(7)出水口的液体温度,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3)用于监控流入空气源热泵(1)进水口的液体温度,第三温度传感器(14)用于监控相变蓄能罐(201)出液口的液体温度,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2)、第二温度传感器(13)、第三温度传感器(14)、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混水阀(6)、空气源热泵(1)、蓄能系统电加热装置(202)、第二循环泵(P2)及备用电加热装置(4)均与控制器信号连接。3.根据权利2所述的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阀门(V1)、第二阀门(V2)及混水阀(6)均为电动阀。4.根据权利1所述的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泵(P1)位于空气源热泵(1)与旁通管A(16)之间。5.根据权利1所述的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1)与二级出液管(10)的连接端位于第三循环泵(P3)与缓存罐(5)之间。6.根据权利1所述的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管(11)上安装有用于允许液体从二级出液管(10)流入进液管(8)的单向阀(15)。7.根据权利1所述的相变蓄热与热泵热源耦合稠油井加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备用电加热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小兵朱晨阳陈海群李森李栋马婷婷黄志刚何昊王路李凯峰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