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611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的是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及方法。包括底部支撑结构、传动结构、仿形装置和火焰切割装置;底部支撑结构为本装置的基座,坐落于圆柱体钢结构需仿形加工的指定位置上方;其上承载传动结构、仿形装置和火焰切割装置进行开孔、开坡口加工;传动结构安装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电机和变速器驱动旋转台,带动仿形装置旋转。仿形装置设有工作平台,在工作平台上设置仿形轨道和直线导轨;沿形轨道行走的仿形升降装置,通过直线导轨带动火焰切割装置同步运行。火焰切割装置与仿形轨道同步运行,并通过调整火焰喷嘴切割角度进行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仿形轨道使火焰喷嘴的切割路径与仿形轨道同步。适宜作为仿形加工装置应用。工装置应用。工装置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领域的圆柱体钢结构的加工,特别是涉及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仿形开孔技术在圆柱体钢结构上应用较少,传统的开孔都是通过划线、切割进行人工开孔。如果能够利用仿形技术实现自动化开孔,可有效提高效率,提高开孔精度及坡口开设角度。因此,急需应用仿形技术、坡口开设技术及自动化控制技术,设计研究仿形开孔、开坡口装置及方法,可应用于各类型柱体及各种形式的开孔、开坡口的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能够解决圆柱体钢结构开孔、开坡口自动化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及方法。该方法通过传动结构驱动仿形装置,仿形装置带动火焰切割装置,火焰喷嘴随仿形轨道同步运行,解决圆柱体钢结构开孔、开坡口的技术问题。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包括底部支撑结构、传动结构、仿形装置和火焰切割装置;所述底部支撑结构为本装置的基座,坐落于圆柱体钢结构需仿形加工的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其特征是:包括底部支撑结构、传动结构、仿形装置和火焰切割装置;所述底部支撑结构为本装置的基座,坐落于圆柱体钢结构需仿形加工的指定位置上方;其上承载传动结构、仿形装置和火焰切割装置进行开孔、开坡口加工;所述传动结构安装在底部支撑结构上,电机(10)和变速器(9)驱动旋转台(14),带动仿形装置旋转,实现火焰切割装置定速行走,满足切割速度要求;所述仿形装置设有工作平台(17),在工作平台(17)上设置仿形轨道(5)和直线导轨(6);沿仿形轨道(5)行走的仿形升降装置(8),通过直线导轨(6)带动火焰切割装置同步运行;所述火焰切割装置与仿形轨道(5)同步运行,并通过调整火焰喷嘴(11)切割角度进行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部支撑结构由底座(1)、支撑杆(2)、轴座(3)和座板(4)组成;在支撑杆(2)的两端设置顶部装配有轴座(3)的底座(1),轴座(3)上设有螺栓锁紧支撑杆(2),将支撑杆(2)与座板(4)连接形成整体框架;在支撑杆(2)中部安装有座板(4)承载仿形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底座(1)为底部支撑结构的支腿,底座(1)的下部设有圆弧,其圆弧与圆柱体钢结构的外廓保持一致,使之紧密的坐落在圆柱体钢结构上。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传动结构包括变速器(9)、电机(10)、减速器(13)和旋转台(14);旋转台(14)与减速器(13)连接装配在一起,在旋转台(14)旁侧设置有电机(10)与变速器(9)连接减速器(13),并控制旋转台(14)转速,实现仿形装置同轴转动。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仿形设置包括工作平台(17)、仿形轨道(5)、直线导轨(6)、仿形升降装置(8)、滑块(15)和滑块固定座(16);工作平台(17)为坐落在旋转台(14)上的圆盘,在工作平台(17)外圆周装配设有对圆柱体钢结构展开放样制作的仿形轨道(5);工作平台(17)中心设置贯穿的直线导轨(6),直线导轨(6)镶嵌在通过滑块固定座(16)固定的滑块(15)中;在直线导轨(6)下端设置有火焰切割装置,直线导轨(6)上部套装有沿着仿形轨道(5)转动的仿形升降装置(8),使得火焰切割装置和仿形升降装置(8)与仿形轨道(5)同步运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圆柱体钢结构仿形加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仿形升降装置(8)由套环、曲轴和仿形轮组成;在曲轴地一端连接有套环,另一端连接有仿形轮,仿形升降装置(8)通过套环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初鸿郭东李明峰李野杨义春
申请(专利权)人:渤海造船厂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