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5596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7
本申请涉及一种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及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基于所述第一带宽要求,调整优化所述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获得第一设定参数;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对比确定所述第二带宽结果满足所述第一带宽要求,以实现对所述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的优化。采用本方法能够系统运行之前,有效评估不同参数对子单元模块在任一系统内存通道内的读写效能,最大程度上确保了任一系统内存通道读写性能及整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最佳。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最佳。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最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0001]本申请涉及内存优化
,特别是涉及一种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大多数的ASIC或FPGA器件,皆会有多通道DDR内存控制器,让ASIC或FPGA的子单元模块可分时共享一组实体的DDR内存。现有技术中,为了达到提升系统内存读写效能的需求,通常会采用下述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其一是提升实体的DDR内存的读写速度;其二是外加第二组实体的DDR内存。
[0003]但是,通过上述两种方式不但会导致成本的提高而且需要对已经成型的电路进行修改。并且如果通过采用提升实体的双倍速率SDRAM(全称:Double Date Rate SDRAM,简称:DDR内存)的读写速度的方式达到提升系统内存读写效能的需求,会导致无法根据系统内存的每个通道的读写效能及读写带宽的具体使用情况进行优化。如果在事先不得知任一子单元模块的带宽效能需求,就直接通过外加第二组实体的DDR内存的方式达到提升系统内存读写性能的需求,则会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某一个子单元模块在通道1的需求是每间隔5秒,会有大量数据需求。但另一子单元模块在通道2是需要持续不断连续读写,但只是小量数据的需求。在事先不得知任一子单元模块在通道内的读写效能的情况下,很容易造成资源的浪费。
[0004]因此,急需提出一种可以评估系统整体内存的最佳读写效能的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动态调整内存控制器在个别通道的动态参数、实现事先评估优化任一系统内存通道读写效能及整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的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0006]一方面,提供一种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包括:步骤S1、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及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步骤S2、基于所述第一带宽要求,调整优化所述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获得第一设定参数;步骤S3、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步骤S4、对比确定所述第二带宽结果满足所述第一带宽要求,以实现对所述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的优化。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包括:步骤S11、基于数据读写场景,选择对应的数据读写操作;其中,所述数据读写场景包括:数据写入场景和数据读取场景;所述数据读写操作包括:数据写入操作和数据读取操作。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包括:根据所述数据读写操作及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获取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包括:步骤S41、若所述第二带宽结果不满足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则执行步骤S42,否则判定所述系统内存通道的读写效能优化完成;步骤S42、判断所述动态参数是否均已调整优化,若存在未调整优化的动态参数,则执行步骤S2和S3,重新获得第一设定参数和第二带宽结果。
[001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态参数包括:数据连续读写个数、数据连续读写个数的数目及刷新规则;其中,所述刷新规则包括:手动刷新和自动刷新。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动态参数包括:连续读写个数、连续读写个数的数目及刷新规则;其中,所述刷新规则包括:手动刷新和自动刷新。
[0012]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带宽要求包括第一数据写入带宽要求与第一数据读取带宽要求;所述第二带宽结果包括第二数据写入带宽要求与第二数据读取带宽要求。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带宽结果为:所述数据读写操作的数据读写量除以所述数据读写操作的数据读写时长得到的商。
[0014]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信息获取模块,所述信息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及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动态参数调整模块,所述动态参数调整模块与所述内存控制器交互连接,以用于调整优化所述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获取第一设定参数;带宽计算模块,所述带宽计算模块与所述动态参数调整模块交互连接,以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计算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带宽比对模块,所述带宽比对模块分别与所述信息获取模块及所述带宽计算模块交互连接,以用于获取所述第一带宽要求和所述第二带宽结果,并对比所述第二带宽结果与所述第一带宽要求,确定所述系统内存通道的读写效能的优化结果。
[00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数据读写场景判断模块,所述数据读写场景判断模块与所述带宽计算模块通信连接,以用于判断当前数据读写场景;若所述数据读写场景为数据读取场景,则选择对应的数据读取操作;若所述数据读写场景为数据写入场景,则选择对应的数据写入操作。
[0016]再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及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步骤S2、基于所述第一带宽要求,调整优化所述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获得第一设定参数;步骤S3、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步骤S4、对比确定所述第二带宽结果满足所述第一带宽要求,以实现对所述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的优化。其中,所述动态参数包括:连续读写个数、连续读写个数的数目及刷新规则;所述刷新规则包括:手动刷新和自动刷新;所述第一带宽要求包括第一数据写入带宽要求与第一数据读取带宽要求;所述第二带宽结果包括第二数据写入带宽要求与第二数据读取带宽要求。
[001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步骤S11、基于数据读写场景,选择对应的数据读写操作;其中,所述数据读写场景包括:数据写入场景和数据读取场景;所述数据读写操作包括:数据写入操作和数据读取操作。
[001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根据所述数据读写操作及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获取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其中,所述第二带宽结果为:所述数据读写操作的数据读写量除以所述数据读写操作的数据读写时长得到的商。
[001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步骤S41、若所述第二带宽结果不满足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则判定所述动态参数是否均已调整优化;步骤S42、若存在未调整优化的动态参数,则执行步骤S2和S3,重新获得第一设定参数和第二带宽结果;步骤S43、若所述第二带宽结果满足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S1、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及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步骤S2、基于所述第一带宽要求,调整优化所述内存控制器的动态参数,获得第一设定参数;步骤S3、基于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获取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步骤S4、对比确定所述第二带宽结果满足所述第一带宽要求,以实现对所述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的优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与步骤S3之间包括:步骤S11、基于数据读写场景,选择对应的数据读写操作;其中,所述数据读写场景包括:数据写入场景和数据读取场景;所述数据读写操作包括:数据写入操作和数据读取操作。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根据所述数据读写操作及所述第一设定参数,获取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二带宽结果。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包括:步骤S41、若所述第二带宽结果不满足所述子单元模块在与其对应设置的系统内存通道内的第一带宽要求,则执行步骤S42,否则判定所述系统内存通道的读写效能优化完成;步骤S42、判断所述动态参数是否均已调整优化,若存在未调整优化的动态参数,则执行步骤S2和S3,重新获得第一设定参数和第二带宽结果。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能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态参数包括:数据连续读写个数、数据连续读写个数的数目及刷新规则;其中,所述刷新规则包括:手动刷新和自动刷新。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优化多通道系统内存读写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志恺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