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32822778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涉及高脂餐耐量试验领域;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如下表:每份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一共200ml,包括饱和脂肪酸9.3g,单不饱和脂肪酸18.6g,多不饱和脂肪酸18.6g,蛋白质43.8g,碳水化合物26.2g完全由葡萄糖提供,钠1.8g;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总热量不及历史试验总热量的一半,观察被测者高脂餐负荷之后的血脂反应,弥补现有只检查被测者空腹状态下的静态血脂数值水平。值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高脂餐耐量试验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

技术介绍

[0002]高脂血症是指血脂水平过高,可直接引起一些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是这些代谢类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高脂血症患者进行早期干预、治疗可以减少上述代谢疾病的发生发展。既往认为血浆总胆固醇浓度>5.17mmol/L(200mg/dl)可定为高胆固醇血症,血浆三酰甘油浓度>2.3mmol/L(200mg/dl)为高三酰甘油血症;各地由于所测人群不同以及所采用的测试方法的差异等因素,所制定的餐后高脂血症诊断标准不一;现有高脂血症检测的时机都选在早餐前,也就是要求被测者空腹抽血进行检测。
[0003]现有血脂检查安排在早上空腹抽血,但人一天的大半时间里都处于非空腹状态,空腹是一种特殊的状况,以空腹采血为前提进行的血脂检查,能检查出某个体是否已经患有高血脂症,但对于一些被测者仅仅是餐后血脂异常,血脂的消耗吸收及清除速率出现了问题,也就是脂肪耐量减低,而尚未出现空腹血脂异常,通过空腹抽血检测是无法分辨的,测定作为代谢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餐后血脂的水平,对临床上早期干预有重要意义;
[0004]餐后高血脂是进餐后人体血液中的脂类物质总量或部分高出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有研究对受试者进行脂肪餐负荷试验,并动态观测餐前及餐后8小时内的血清甘油三酯浓度,经多因素分析显示,在排除了年龄、性别、基础代谢率(BMI)及吸烟等主要冠心病危险因素的混杂影响后,餐后血酯水平与代谢类疾病呈显著正相关;
[0005]而对被测者进行餐后高血脂症检查过程中,被测者摄入的总热量没有统一标准,导致餐后检测结果同样没有准确的参考价值,虽然已有研究表明餐后血脂水平可以预测代谢疾病,但国内外因为摄入热量不明确导致结果不稳定,尚未有确定餐后血脂水平指标用于代谢疾病发生风险的判断,失去餐后观察被测者对脂耐受程度的意义;
[0006]本专利技术人历史试验中使用的高脂餐热量高达1500kcal,配置 1500kcal的高脂餐分量大,患者口服困难,服用时间长,热量大导致患者不耐受,产生恶心,乃至呕吐和腹泻的情况,导致患者吸收量变化,且使大量参与试验患者中途退出试验,导致试验不能继续推进,且1500kca热量太大,在体质较胖和较瘦的两种患者试验表现上差异大,试验不稳定,遮盖试验真实性,在使用1500kcal高脂餐后一段时间后,患者无法完全消化,能量过剩,体内血脂水平不能恢复。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
[0008]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9]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如下表:
[0010][0011][0012]每份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一共200ml,包括饱和脂肪酸9.3g,单不饱和脂肪酸18.6g,多不饱和脂肪酸18.6g,蛋白质43.8g,碳水化合物26.2g完全由葡萄糖提供,钠1.8g。
[001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现有临床中相关性研究表明,餐后脂肪耐受量下降的被测者要比餐后脂肪耐受量正常的被测者患代谢疾病的概率要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总热量不及历史试验总热量的一半,观察被测者高脂负荷之后的血脂反应,弥补现有只检查被测者空腹状态下的静态数值水平,不能对被测者餐后对高脂肪耐受量程度进行观察的问题,对部分空腹血脂正常的早期血脂代谢紊乱的筛查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从餐后血脂数据早期提示代谢相关疾病发病的可能性,并通过本专利技术的配方配比,规范被测者摄入热量,得出准确的有参考意义的餐后血脂数据,作为预测评估被测者发展患有代谢疾病的参考数据,通过参考数据作为中间数据在专业医疗领域的判断下,对被测者进行尽早进行干预,延缓或降低被测者发展至发病状态,在临床中推广,解决无法对被测者进行高脂肪耐受情况进行观察的问题,并在非空腹状态也能对患者的高脂肪耐受进行统一标准的评判,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更适合中国人群肠胃耐受,使试验患者不会因为热量过高产生恶心呕吐的情况,患者不会因为不耐受中途推出试验,试验更稳定,使患者吸收全部的高脂餐,不会因为体质胖瘦产生不同试验结果,试验数据真实,患者试验后一段时间血脂恢复正常水平。
[0015]当然,实施本专利技术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
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7]实施例1
[0018]第一组给予1500kcal热量,共招募100名志愿者,其中21名在进食高脂餐后出现恶心、呕吐等胃肠道不适反应(21名中15名体重小于60kg),另有5名顺利于10分钟内进食完高脂餐,但在餐后不同时间出现了腹泻症状,此26名受试者由于上述不适症状无法完成后续采血,中途退出试验,最终共74名受试者完成全部口服脂肪耐量试验。结果统计如下
[0019]表1:1500kcal试验结果
[0020][0021][0022]第二组后续招募100名志愿者进行本专利技术的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所有受试者均在10分钟内进食完毕,2例诉轻度恶心,无头晕、呕吐等出现,其中1名在餐后1小时出现腹泻,退出试验,余下99名受试者均顺利完成后续采血。
[0023]表2: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的试验结果
[0024][0025]第三组后续招募100名志愿者进行90%本专利技术的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所有受试者均在10分钟内进食完毕,未诉恶心等不适,无头晕、呕吐等出现,无受试者腹泻,100名受试者均顺利完成后续采血。
[0026]表3:使用90%本专利技术的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的试验结果
[0027][0028]通过第一组试验的表1以及第二组试验的表2,在试验前,由于患者对1500kcal高脂餐产生不适反应,导致中途退出试验,不仅对患者身体造成不适的影响,而且影响试验的进行,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患者无主观不适感觉,仅一名患者产生不适,大大提高试验参与患者的使用感受,促进试验推进;
[0029]且在各类代谢疾病的发病率中餐后高脂血症发病率大于餐后血脂正常的患者,佐证餐后高血脂症与代谢类疾病的相关性,且在使用本专利技术的脂肪耐量试验的高脂餐配方后,餐后高血脂症与后期发病率相对于使用1500kcal高脂餐有所提高,反应参与使用1500kcal高脂餐的患者中,部分患者因为1500kcal高脂餐脂肪过多而误判为餐后高脂血症,掩盖试验真实性,通过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脂肪耐量实验的高脂餐配方,其特征在于:由以下组分组成:饱和脂肪酸9.3g,单不饱和脂肪酸18.6g,多不饱和脂肪酸18.6g,蛋白质43.8g,碳水化合物2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光耀侯晓宇宋桉王超任路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省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