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2821254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换热箱单元,设置在换热箱单元上并用于向外部释放过热气体的放气管单元,以及设置在放气管单元中并用于开关放气通道的挡板单元起到了对冷热废水进行换热以及将换热过程产生的过热气体及时排出以减少换热管热损伤的技术效果。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过热的处理后废水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待加热废水起到了能量回收,设置偏心封头管使得过热气体累计在换热箱上部能够及时散走热能,并且通过设置在管口处的放气管单元及时将过热气体及时排出,以及通过一个转盘推动即可控制过热气体的释放以及旋转控制释放方向的优点。热气体的释放以及旋转控制释放方向的优点。热气体的释放以及旋转控制释放方向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污水处理是一种为使污水达到排入某一水体或再次使用的水质要求对其进行净化的过程。亚临界水氧化工艺是污水处理过程的其中一种方法,是通过高压状态下将污水升温到150

320℃,和空气中的氧气进行反应将有机物完全氧化为清洁的H2O、CO2和N2等物质,S、P等转化为最高价盐类稳定化,重金属氧化稳定固相存在于灰分中,由于该工艺需要将温度升高到150

320℃,需要大量的热,需要换热器回收热能,但是,由于工业污水成分很复杂,所以经常出现由于换热器局部温度过高而发生变型和断裂。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为:由于重力的作用,原水在换热器内出现了气液分层,气体累积在换热器上部,液体累积在下部,由于气体的比热比水小得多,因此反应的时候气相温度急剧升高,造成局部高温、高压,对换热器造成损坏,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可以具有将过热气体及时排出以减少换热管热损伤的换热器。
[0003]公开号为CN113195995A,公开日为2020.06.25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缠结盘管热交换器,包括多个管状流体通道组成的热交换器,所述管状流体通道是形成为缠结盘管(如螺旋盘管),其中每一个盘管的中心路径都是远隔的并形成螺旋,与没有盘管或仅有一些盘管缠结的现有技术不同,这种结构布置通过让每一个盘管与其他盘管中的每个缠结而使盘管的交织最大化,由此使得盘管绕组的平面表示的重叠数量沿着盘管长度可以是相同的。
[0004]虽然该专利技术通过螺旋管增大热交换面积达到了良好的热交换功能;但是该专利技术未设置有排出过热气体的放气装置,存在热扩散慢而导致的局部超温和设备变型、开裂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换热箱单元,设置在换热箱单元上并用于向外部释放过热气体的放气管单元,以及设置在放气管单元中并用于开关放气通道的挡板单元起到了对冷热废水进行换热以及将换热过程产生的过热气体及时排出以减少换热管热损伤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过热的处理后废水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待加热废水起到了能量回收,设置偏心封头管使得过热气体累计在换热箱上部能够及时散走热能,并且通过设置在管口处的放气管单元及时将过热气体及时排出,以及通过一个转盘推动即可控制过热气体的释放以及旋转控制释放方向的优点。
[0006]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箱单元,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单元上并用于向外部释放过热气体的放气管单元,
以及设置在所述放气管单元中并用于开关放气通道的挡板单元。
[0007]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换热箱单元包括筒体,设置在筒体上的壳程入口管和壳程出口管,设置在所述筒体上的管程入口管和管程出口管,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上并用于连通所述管程入口管和管程出口管的热管。
[0008]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换热箱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和管程入口管,筒体和管程出口管之间的偏心封头管。
[0009]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换热箱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偏心封头管上并用于连接所述放气管单元的排气孔;所述放气管单元包括放气管;所述挡板单元包括设置在所述放气管内侧面上的固定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放气管内侧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孔板上顶面的活动孔板,设置在所述放气管内侧面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孔板上方的导气板,以及设置在所述放气管上并与所述活动孔板和所述导气板连接的转盘部。
[0010]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放气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气管中的空腔,设置在所述放气管上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转盘轴孔和所述活动孔板柱孔;所述挡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孔板上并安装在所述活动孔板柱孔上的活动孔板柱;所述转盘部包括转盘,设置在所述转盘上并安装在所述转盘轴孔中的转盘轴,设置在所述转盘轴上的旋转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上并与所述活动孔板柱连接的推动柱。
[0011]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放气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气管上并与所述空腔连通的导气板柱孔;所述挡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气板上且安装在所述导气板柱孔中并与所述旋转柱连接的导气板柱。
[0012]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盘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上并与所述导气板柱啮合的第一冠状齿轮;所述挡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气板柱上并用于啮合所述第一冠状齿轮的第二冠状齿轮。
[0013]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盘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旋转柱上的半弧形槽,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柱上并卡合在所述半弧形槽中的限位块。
[0014]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转盘部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推动柱上的转动齿轮,设置在所述空腔内侧底面上并与所述转动齿轮啮合的齿条,以及设置在所述推动柱上并与所述空腔内侧面连接的拉簧。
[0015]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放气管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气管上的固定槽和T形槽;所述挡板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气板上并安装在所述固定槽中的固定柱,以及设置在所述活动孔板上并安装在所述T形槽中的T形板。
[0016]本专利技术通过换热箱单元,设置在换热箱单元上并用于向外部释放过热气体的放气管单元,以及设置在放气管单元中并用于开关放气通道的挡板单元起到了对冷热废水进行换热以及将换热过程产生的过热气体及时排出以减少换热管热损伤的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将过热的处理后废水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待加热废水起到了能量回收,设置偏心封头管使得过热气体累计在换热箱上部能够及时散走热能,并且通过设置在管口处的放气管单元及时将过热气体及时排出,以及通过一个转盘推动即可控制过热气体的释放以及旋转控制释放方向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换热器装置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放气管单元与挡板单元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转盘部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放气管内侧面固定导气板、固定孔板以及活动孔板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专利技术的范围进行限定。
[0022]实施例:如附图1、2、3以及附图4所示,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包括换热箱单元1,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单元1上并用于向外部释放过热气体的放气管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放气管单元2中并用于开关放气通道的挡板单元3。
[002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换热箱单元1构成了换热器装置的主体,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用于通过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过热的处理后废水,第二部分用于通过待加热废水,两个部分除了热量交换通道之外并无液体交换通道,通过将过热的处理后废水的热量通过热交换传递给待加热废水起到了能量回收的技术效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换热箱单元(1),设置在所述换热箱单元(1)上并用于向外部释放过热气体的放气管单元(2),以及设置在所述放气管单元(2)中并用于开关放气通道的挡板单元(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单元(1)包括筒体(101),设置在筒体(101)上的壳程入口管(102)和壳程出口管(103),设置在所述筒体(101)上的管程入口管(104)和管程出口管(105),以及设置在所述筒体(101)上并用于连通所述管程入口管(104)和管程出口管(105)的热管(10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筒体(101)和管程入口管(104),筒体(101)和管程出口管(105)之间的偏心封头管(107)。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箱单元(1)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偏心封头管(107)上并用于连接所述放气管单元(2)的排气孔(108);所述放气管单元(2)包括放气管(201);所述挡板单元(3)包括设置在所述放气管(201)内侧面上的固定孔板(301),以及设置在所述放气管(201)内侧面上并位于所述固定孔板(301)上顶面的活动孔板(302),设置在所述放气管(201)内侧面上并位于所述活动孔板(302)上方的导气板(303),以及设置在所述放气管(201)上并与所述活动孔板(302)和所述导气板(303)连接的转盘部(304)。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亚临界水氧化工艺的换热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放气管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放气管(201)中的空腔(202),设置在所述放气管(201)上并与所述空腔(202)连通的转盘轴孔(203)和所述活动孔板柱孔(204);所述挡板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活动孔板(302)上并安装在所述活动孔板柱孔(204)上的活动孔板柱(305);所述转盘部(304)包括转盘(304a),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立波吕小东孙小明万金玲王颖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深瑞水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