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及灯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9537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及灯具,连接在外部电源与LED负载之间,包括供电电路、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的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控制电路的采样端与红外感应电路连接,所述非隔离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LED负载的负输入端。有益效果是:不仅线路简化、成本低,而且控制方式简单,可靠性及通用性更强。可靠性及通用性更强。可靠性及通用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及灯具


[0001]本技术涉及放电电路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及灯具。

技术介绍

[0002]在目前现有红外感应电路的电源、非隔离控制电路的电源主要有控制芯片的DIM脚或VCC脚提供,这样控制线路复杂,成本高,控制芯片选择范围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为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中所述的缺陷,提供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及灯具。
[0004]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连接在外部电源与LED负载之间,包括供电电路、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
[0005]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的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
[0006]所述非隔离控制电路的采样端与红外感应电路连接,所述非隔离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LED负载的负输入端。
[0007]可选地,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另一端与非隔离控制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另一端与红外感应电路连接。
[0008]可选地,所述外部电源为220V市电,且所述外部电源还通过保险丝分别与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
[0009]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与非隔离控制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在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
[0010]可选地,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稳压管、第六电容,
[0011]所述第一二极管一端与外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分别与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一稳压管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红外感应电路、第六电容连接,所述第二电容、第一稳压管、第六电容另一端接地。
[0012]可选地,所述红外感应电路包括红外芯片,所述红外芯片的VCC端与第二电源电路连接,OUT端与非隔离控制电路连接输出电平信号。
[0013]可选地,所述非隔离控制电路包括控制芯片、以及信号转换电路,所述红外芯片的OUT端通过信号转换电路与所述控制芯片的ROVP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的HV端与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DRAIN端与LED负载的负输入端连接,CS端通过第三电阻接地。
[0014]可选地,所述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二三极管、第三三极管;
[0015]所述第七电阻一端与OUT端连接;所述第三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七电阻另一端、第八电阻连接,集电极分别与第五电阻、第六电阻、第二三极管的基极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与所述正输入端连接;
[0016]所述第二三极管的集电极分别与所述ROVP端、第四电阻连接,发射极接地;所述第四电阻、第五电阻、第八电阻另一端接地。
[0017]可选地,所述DRAIN端与所述负输入端之间还连接有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第三电容、第一电感,所述DRAIN端通过所述第一电感与第三电容、负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容另一端与所述正输入端连接。
[0018]此外,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灯具,包括上述的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本申请通过设置供电电路,分别给红外感应电路、非隔离控制电路供电,不仅线路简化、成本低,而且控制方式简单,可靠性及通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技术电路的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
[0022]本技术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长”“短”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3]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具体描述:
[0024]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连接在外部电源L~N与LED负载之间,包括供电电路、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的与外部电源L~N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非隔离控制电路的采样端与红外感应电路连接,非隔离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LED负载的负输入端。在本实施例中,本申请通过红外感应电路感应探测区域是否有人体,并将感应结果转换为高低电平信号,输出到非隔离控制电路,通过非隔离控制电路控制LED负载电路的通断。供电电路用于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LED负载的供电。
[0025]在一些实施例中,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1、第二电源电路2,第一电源电路1、
第二电源电路2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L~N连接,第一电源电路1另一端与非隔离控制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LED+连接,第二电源电路2另一端与红外感应电路连接。外部电源L~N为220V市电,且外部电源L~N还通过保险丝F1分别与第一电源电路1、第二电源电路2的输入端连接,其中,保险丝F1用于保护电路。第一电源电路1包括整流桥BD1、第一电容EC1,整流桥BD1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L~N连接,整流桥BD1的输出端与非隔离控制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LED+连接,第一电容EC1一端连接在整流桥BD1的输出端,第一电容EC1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电路1输出非隔离控制电路、LED负载供电的第一电源。第二电源电路2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二电容EC2、第一三极管Q1、第一稳压管DZ1、第六电容C6,第一二极管D1一端与外部电路连接,第一二极管D1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R1分别与第二电容EC2、第二电阻R2、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一稳压管连接,发射极与红外感应电路、第六电容连接,第二电容、第一稳压管DZ1、第六电容C6另一端接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源电路2输出红外感应电路供电的第二电源。
[0026]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感应电路包括红外芯片U2,红外芯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连接在外部电源与LED负载之间,包括供电电路、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入端的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供电电路的输出端分别与非隔离控制电路、红外感应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非隔离控制电路的采样端与红外感应电路连接,所述非隔离控制电路的控制端连接在所述LED负载的负输入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所述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入端均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另一端与非隔离控制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另一端与红外感应电路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电源为220V市电,且所述外部电源还通过保险丝分别与第一电源电路、第二电源电路的输入端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电路包括整流桥、第一电容,所述整流桥的输入端与外部电源连接,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与非隔离控制电路、LED负载的正输入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一端连接在所述整流桥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另一端接地。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红外感应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源电路包括第一二极管、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二电容、第一三极管、第一稳压管、第六电容,所述第一二极管一端与外部电路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另一端通过第一电阻分别与第二电容、第二电阻、第一三极管的集电极连接;所述第一三极管的基极分别与第二电阻另一端、第一稳压管连接,发射极与所述红外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冉成斌何超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雷士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