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放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819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放设备,包括可移动支架、活塞缸、布料筒和挡舌;通过活塞缸驱动布料筒、挡舌以及布料筒前端的掘进锥头联动,实现掘进、放料以及掩埋的连续作业。该设备无需人工挖坑,节约人力且大幅提升了效率。在布放节点仪时,先掘进后放入的过程不会对节点仪施加压力,有效降低了节点仪被破坏的风险。并且,该设备通过活塞缸提供动力并实现整个布放作业,结构简单,不存在电控故障、减少机械故障,能够适应多种施工环境,提升施工的稳定行,维护也更方便。维护也更方便。维护也更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布放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械化工装,具体涉及一种布放设备。

技术介绍

[0002]检波器或称节点仪,是用于地质勘探、地震数据采集、工程测量等领域的设备,一般通过人工挖孔后,将其埋入地下完成布放。然而,人工挖孔效率低下,即便是技术发展后采用钻孔机钻孔,也需要钻孔后取出钻头,然后人工手动放入设备,工作效率仍旧不高,且难以应对施工条件恶劣的环境。
[0003]之后又发展出新型的自动布放设备,通过直接硬压的方式,将设备压入土中。此种设备是结构复杂的整车设备,维护困难、故障也比较多,并且只适用于松软地质,地质稍有变化就容易压坏设备。
[0004]此外,还有如申请号2008200004360的自动检波器埋置机,其虽然替代人工挖坑的原始手段,实现了对设备的自动埋置,但是仍旧存在通过推板将检波器插入土壤中的步骤,也就是说仍旧对地质的松软程度有依赖性,对于在硬质土壤环境施工,很可能会压坏设备。再者,其结构非常复杂,对于沙漠、戈壁、盐碱滩等风沙较大的施工环境,机械的元件越多,越精密,相对就越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很明显该埋置机的环境适应性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技术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布放设备,该设备结构简单,能够适应多种施工环境。
[0006]技术方案: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布放设备,包括:
[0007]可移动支架;
[0008]活塞缸,其缸体顶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可移动支架上;
[0009]布料筒,其上部设置进料口,内部形成布料通道,下端设置可开闭的掘进锥头,所述掘进锥头打开时形成出料口;
[0010]挡舌,其可在释放位置和阻挡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自所述进料口进入的物料能够自所述布料通道滑落至所述布料筒的下端,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所述挡舌能够将物料阻挡在所述布料通道内;
[0011]所述布料筒和所述挡舌以及所述掘进锥头均与所述活塞缸联动,当所述活塞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所述布料筒向下移动,所述掘进锥头闭合,所述挡舌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当所述活塞杆向上缩回时,所述掘进锥头打开,所述布料筒向上移动,所述挡舌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
[0012]工作原理:通过调整活塞杆在可移动支架上的角度,将设备调整至埋设物料的目标角度。布放作业时,从进料口送入物料,控制活塞缸的活塞杆向下伸出,使布料筒下移,接触地面时掘进锥头闭合,挡舌活动至释放位置,布料通道内的物料滑落至布料筒下端,掘进锥头内。接着活塞杆继续向下伸出施加作用力,掘进锥头向下压入土内形成孔洞,完成掘
进。控制活塞杆向上缩回,掘进锥头联动打开形成出料口,将物料留在坑洞内,完成放料。同时,在布料筒向上回缩的过程中,打开的掘进锥头扰动两侧的土料,实现土料的回填掩埋物料。在完成掘进、放料和掩埋后,还可以再次以短行程向下伸出活塞杆,利用掘进锥头轻微压实回填土,加强物料和大地的耦合。并在下一个布放点重复上述布放作业。
[0013]进一步的,该设备还包括吹管,所述吹管与所述布料筒同步移动,吹管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布料筒的下端。通过吹管吹扫高压气体,能够在向下掘进过程中辅以高压气体吹动土料,形成局部松动、预置空间,提高掘进的效率;也能够在放料之后向上回缩的过程中,吹动土料,提升掩埋的效果。
[0014]进一步的,所述布料筒的侧壁设置有回填刨削口,所述回填刨削口连通所述布料通道。在放料之后,布料筒向上回缩的过程中能够刨削孔洞侧壁的土料,并使其自布料通道滑落至节点仪顶部,强化掩埋的效果。
[0015]其中,所述活塞缸还包括驱动拨叉,所述驱动拨叉连接所述活塞杆,同步跟随活塞杆向下和向上活动。
[0016]具体的,所述掘进锥头包括分别铰接在所述布料筒两侧壁下边沿的两个铰链板,所述驱动拨叉的两个叉杆分别与所述两个铰链板连接;当驱动拨叉向下活动时,两个叉杆分别推动两个铰链板使两者相互闭合,以及推动所述布料筒向下移动;当驱动拨叉向上活动时,两个叉杆分别拉动两个铰链板使两者相互分离打开,以及拉动所述布料筒向上移动。
[0017]具体的,所述挡舌安装在所述驱动拨叉上,当驱动拨叉向下活动时,所述挡舌自所述阻挡位置向所述释放位置活动;当驱动拨叉向上活动时,所述挡舌自所述释放位置向所述阻挡位置活动。
[0018]具体的,所述挡舌安装在两个叉杆之间,所述布料筒开设有缺口;所述驱动拨叉向下活动时,所述挡舌自所述缺口脱离所述布料通道,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所述驱动拨叉向上活动时,所述挡舌自所述缺口插入所述布料通道内,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
[0019]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挡舌连接在所述活塞缸的缸体上,所述布料筒开设有缺口;当所述活塞杆向上缩回时,所述挡舌自所述缺口插入所述布料通道内,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当所述活塞杆向下伸出时,所述挡舌自所述缺口脱离所述布料通道,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
[0020]其中,所述活塞缸的缸体顶部设置球头,通过所述球头铰接于所述可移动支架上。从而,利用球头的万向活动效果,在重力场作用下,保证布料筒指向地心,提高对心的效率。同时还可以设置锁紧装置,保证夹紧力,稳固推进,也可以主动设置倾斜角度压入。
[0021]其中,还包括行程限位组件,用于控制所述活塞杆的行程。从而限制压入的深度,也有助于实现自动化控制。
[0022]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该设备能够实现自动化的掘进、放料以及掩埋功能,无需人工挖坑,节约人力且大幅提升了效率。针对于布放节点仪,先掘进后放入的过程不会对节点仪施加压力,有效降低了节点仪被破坏的风险。并且,该设备通过活塞缸提供动力并实现整个布放作业,结构简单,不易出现故障,特别是不存在电控故障,也减少了机械故障。能够适应各种施工环境,提升施工的稳定行,维护也更方便。此外,该设备除了能够实现节点仪的布放,还可以推广应用至其他如耕种、沙漠绿化等领域,适用范围广泛。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布放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是图1中布放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布放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
[0026]图4是图3中布放设备的另一角度观察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5是图3中布放设备在水平方向某一角度观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8]图6是图5沿A

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7是图3中布放设备的沿斜下方某一角度观察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布放设备的局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中活塞杆处于伸长状态;
[0031]图9是图8中布放设备在水平方向某一角度观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2]图10是图9沿A

A向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11是图8中布放设备在水平方向另一角度观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4]图12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可移动支架(1);活塞缸(2),其缸体(21)顶部可活动地连接于所述可移动支架(1)上;布料筒(3),其上部设置进料口(31),内部形成布料通道,下端设置可开闭的掘进锥头(32),所述掘进锥头(32)打开时形成出料口;挡舌(4),其可在释放位置和阻挡位置之间活动,在所述释放位置中,自所述进料口(31)进入的物料(100)能够自所述布料通道滑落至所述布料筒(3)的下端,在所述阻挡位置中,所述挡舌(4)能够将物料(100)阻挡在所述布料通道内;所述布料筒(3)和所述挡舌(4)以及所述掘进锥头(32)均与所述活塞缸(2)联动,当所述活塞缸(2)的活塞杆(22)向下伸出时,所述布料筒(3)向下移动,所述掘进锥头(32)闭合,所述挡舌(4)活动至所述释放位置;当所述活塞杆(22)向上缩回时,所述掘进锥头(32)打开,所述布料筒(3)向上移动,所述挡舌(4)活动至所述阻挡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吹管(5),所述吹管(5)与所述布料筒(3)同步移动,吹管(5)的出气口设置在所述布料筒(3)的下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筒(3)的侧壁设置有回填刨削口(33),所述回填刨削口(33)连通所述布料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塞缸(2)还包括驱动拨叉(23),所述驱动拨叉(23)连接所述活塞杆(22),同步跟随活塞杆(22)向下和向上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布放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掘进锥头(32)包括分别铰接在所述布料筒(3)两侧壁下边沿的两个铰链板(32a),所述驱动拨叉(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颜书文王小刚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