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几何匹配的升降轨星载SAR三维成像方法及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合成孔径雷达成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几何匹配的升降轨星载SAR三维成像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0002]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其全天时、全天候的特点,在对地观测数据的获取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卫星等航天器搭载的星载SAR具有全球成像能力。它在全球军事侦察、环境遥感、自然灾害监测、行星探测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星载SAR采用常规模式,从单侧角度获取SAR图像只能获得目标的有限角度的信息。然而,实际场景中目标的后向散射特性是各向异性的,目标的散射特性随方位角的变化而变化。星载升降轨影像可提供多方位角度的图像,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其中利用升降轨星载SAR图像进行地形提取是一个研究热点。星载升降轨观测几何得到的SAR图像视差明显,基高比大,因此求得的地物的目标点高程精度高。
[0003]现有技术中提取地形高程的方法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干涉法和立体像对法。干涉法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几何匹配的升降轨星载SAR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星载SAR的升轨图像和降轨图像;根据所述升轨图像和所述降轨图像分别对应的成像几何,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中第一场景中心点与所述降轨图像中第二场景中心点的尺度因子;其中,所述尺度因子表征所述第一场景中心点与所述第二场景中心点间的偏移量与地物目标高度间的关系;将所述升轨图像和所述降轨图像分别进行特征提取及图像分割处理,得到图像分割后的所述升轨图像和所述降轨图像;对图像分割后的所述升轨图像和所述降轨图像进行二值化及形态学处理,分别得到所述升轨图像的轮廓特征和所述降轨图像的轮廓特征;将所述升轨图像的轮廓特征与所述降轨图像的轮廓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与所述降轨图像的特征偏移量;根据所述尺度因子及所述特征偏移量,得到所述地物目标的三维成像图。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几何匹配的升降轨星载SAR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升轨图像的轮廓特征与所述降轨图像的轮廓特征进行特征匹配,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与所述降轨图像的特征偏移量,包括:提取所述升轨图像的轮廓特征与所述降轨图像的轮廓特征中部分轮廓特征的最小外接矩形;将所述升轨图像或所述降轨图像作为参考图像,则将另一幅图中的每个最小外接矩形与参考图像进行特征匹配;根据特征匹配结果,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与所述降轨图像的特征偏移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几何匹配的升降轨星载SAR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特征匹配结果,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与所述降轨图像的特征偏移量,包括:将所述每个最小外接矩形与参考图像中的最小外接矩形进行一一匹配计算对应的互相关系数,并选取最大的互相关系数所对应的所述参考图像中的最小外接矩形作为匹配矩形;计算所述每个最小外接矩形与其匹配矩形间的特征偏移量,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与所述降轨图像的特征偏移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几何匹配的升降轨星载SAR三维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升轨图像和所述降轨图像分别对应的成像几何,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中第一场景中心点与所述降轨图像中第二场景中心点的尺度因子,包括:在星载SAR升降轨的成像几何中,得到所述升轨图像中第一场景中心点与所述降轨图像中第二场景中心点的尺度因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几何匹配的升降轨星载SAR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珊珊,林赟,李光祚,胡玉新,洪文,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