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像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81605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3-26 20:1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摄像镜头,包括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前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后透镜组包括:第五透镜、具有凹入的物侧面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并且第一透镜至第八透镜中的至少之一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ImgH>8mm。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沿光轴的距离TTL与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满足:TTL/ImgH<1.3。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满足:f/EPD<1.9。前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a与后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b满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摄像镜头


[0001]本申请涉及光学元件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摄像镜头。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半导体行业的高速发展,手机类芯片发展迅猛,同时,智能手机等便携电子设备搭载的摄像镜头也在不断发展。目前,智能手机摄像头向高像素、大光圈、超薄的方向发展,高像素意味着拍照更清晰,大光圈可使镜头在暗室或者夜间等光照比较小的环境拍照性能较好,超薄则有利于将手机镜头和手机更好的融为一体。另外,为了节省成本和减少手机的重量,普通的手机镜头一般都是由塑料镜片组成的,塑料镜片虽然重量比较轻,但是其折射率以及色散系数限制了由其组成的光学系统的性能,并且,随着环境温度的影响,镜片会比较容易发生形变。因此,设计提供一种具有高像素、大光圈、超薄等特点且具有更高的解析力的玻塑混合的光学系统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努力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摄像镜头,包括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第五透镜、具有凹入的物侧面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并且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的至少之一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ImgH>8mm。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TTL与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ImgH可满足:TTL/ImgH<1.3。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f与所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EPD可满足:f/EPD<1.9。所述前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a与所述后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b可满足:

1.0<Fa/Fb<

0.2。
[000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1可满足:V1>60。
[000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可满足:0.5<f5/(f1+f2)<2.0。
[000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可满足:0<f4/(f3+f4)<1.0。
[000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可满足:0<(f7+f8)/f<1.0。
[000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3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14可满足:0.3<R13/R14<1.0。
[000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所有具有正光焦度的透镜的有效焦距的平均值avFp与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所有具有负光焦度的透镜的有效焦距的平均值avFn可满足:0<|(avFp+avFn)|/(avFp

avFn)<1.0。
[001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5、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6、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7以及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8可满足:

1.0<(R5+R6)/(R7+R8)<0。
[0011]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1、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2、所述第二透镜的物侧面的曲率半径R3以及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曲率半径R4可满足:1.0<(R1+R2)/(R3+R4)<2.0。
[0012]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前透镜组中包括的各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ΣCTa与所述第一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1可满足:2.0<ΣCTa/CT1<3.0。
[0013]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后透镜组中包括的各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之和ΣCTb与所述后透镜组中包括的各透镜中任意相邻两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的总和ΣATb可满足:0.5<ΣCTb/ΣATb<1.5。
[0014]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中心厚度CT7与所述第七透镜和所述第八透镜在所述光轴上的间隔距离T78可满足:0<CT7/T78<0.5。
[0015]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62与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半径DT71可满足:0.3<DT62/DT71<1.3。
[0016]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透镜和所述第四透镜的组合焦距f34与所述第五透镜和所述第六透镜的组合焦距f56可满足:

2.0<f34/f56<

0.5。
[0017]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的边缘厚度ET5、所述第六透镜的边缘厚度ET6、所述第七透镜的边缘厚度ET7以及所述第八透镜的边缘厚度ET8可满足:0.5<(ET5+ET6)/(ET7+ET8)<1.5。
[0018]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物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1与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和所述光轴的交点至所述第七透镜的像侧面的有效半径顶点的轴上距离SAG72可满足:0.3<SAG71/SAG72<1.3。
[0019]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二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三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所述第四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0020]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五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所述第六透镜具有光焦度,其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七透镜可具有正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凸面,像侧面为凹面;以及所述第八透镜可具有负光焦度,其物侧面为凹面,像侧面为凸面。
[0021]本申请采用了八片式镜头架构,通过合理分配各镜片光焦度、优化选择各镜片的面型、厚度以及阿贝数等,提供了一种具有高像素、大光圈、超薄以及更高的解析力等至少之一的有益效果的玻塑混合的摄像镜头,有利于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
附图说明
[0022]结合附图,通过以下非限制性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他特征、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在附图中:
[0023]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1的摄像镜头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2A至图2C分别示出了实施例1的摄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前透镜组和后透镜组,所述前透镜组包括: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三透镜以及第四透镜,所述后透镜组包括:第五透镜、具有凹入的物侧面的第六透镜、第七透镜以及第八透镜,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序排列,并且所述第一透镜至所述第八透镜中的至少之一为玻璃非球面透镜;所述摄像镜头满足:ImgH>8mm;TTL/ImgH<1.3;f/EPD<1.9;以及

1.0<Fa/Fb<

0.2,其中,ImgH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的一半,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成像面沿所述光轴的距离,f为所述摄像镜头的有效焦距,EPD为所述摄像镜头的入瞳直径,Fa为所述前透镜组的有效焦距,Fb为所述后透镜组的有效焦距。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阿贝数V1满足:V1>6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透镜的有效焦距f5、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1与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f2满足:0.5<f5/(f1+f2)<2.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透镜的有效焦距f4与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3满足:0<f4/(f3+f4)<1.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摄像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七透镜的有效焦距f7与所述第八透镜的有效焦距f8满足: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洋王浩邢天祥戴付建赵烈烽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